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哪里可以免费找到重生之凤舞大梁?

重生之凤舞大梁

作者:云玫红

字数:116197字

2025-11-18 10:15:52 连载

简介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充满奇幻与冒险的古风世情小说,那么《重生之凤舞大梁》将是你的不二选择。作者“云玫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戴云英梁珩的精彩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重生之凤舞大梁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戴云英那石破天惊的“盐引竞标制”如同投入死水中的巨石,不仅在于其构想本身,更在于她后续展现出的、令人瞠目的执行细化能力。

梁珩虽心中醋意与忌惮交织,但作为立志中兴的帝王,他对利国利民之策的渴望压倒了个人的情绪。在戴云英于御书房那番“妄言”后,他并未将其束之高阁,反而在次日,单独召见了谢云舒,并将戴云英也留在了殿内。

“戴氏,”梁珩的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公事公办,带着帝王的威仪,“你前日所言,谢相已初步认可。然则,空有骨架,难成血肉。这‘阶梯抽成’具体比例如何划定?‘盐引’底价如何核定方能既不伤民,又能充盈国库?竞标流程又该如何设计,以防胥吏从中舞弊?”

他一连抛出数个关键且极其务实的问题,目光锐利地盯视着戴云英。这既是考较,也是给予机会。他要亲眼看看,这女子的才华,究竟到了何种地步。

谢云侍立一旁,亦是屏息凝神,心中既期待又紧张。他深知这些问题之难,即便朝中浸淫财政多年的老臣,也未必能迅速给出妥善方案。

戴云英深吸一口气。她知道,这是真正的考场。她上前一步,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向梁珩请求道:“陛下,可否容奴婢借用算盘与纸笔?”

梁珩扬了扬下巴,高顺立刻命人取来。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御书房内只剩下清脆密集的算盘声,以及戴云英偶尔在纸上书写的沙沙声。她完全沉浸其中,仿佛回到了前世带领团队攻克重大项目时的状态。

她先是根据记忆中这个时代的大致人口、用盐量、往年盐税收入等模糊数据(部分来自她整理文书时有意无意的记忆),进行逆向推演,设定了几个初步的抽成阶梯模型。

“陛下,谢相,”她抬起眼,目光清澈而专注,已不见平日的恭顺,只有属于专业领域的冷静,“奴婢以为,抽成比例不宜一刀切。可设为三阶:年售盐万引以下,抽三成;万引至五万引,抽两成五;五万引以上,抽两成。此意在鼓励商贾扩大经营,量越大,虽单引利薄,但总量获利更丰,且能自然挤压小规模私盐。”

她边说,边在纸上列出简明的数据对比。

接着,她又谈及盐引底价:“底价核定,需参考往年官盐售价、私盐大概市价、运输成本及合理利润。奴婢建议,可先选一两处盐场试点,底价不妨略低于往年官盐均价之五成,留出利润空间吸引竞标,待模式成熟,再逐步调整。”

最后是竞标流程:“为防舞弊,竞标需公开唱标,所有投标金额当场记录,并由竞标者画押。中标者信息及中标金额,张榜公示于衙门外,接受各方监督。同时,设立举报重赏之法……”

她逻辑缜密,思虑周详,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了执行中的难点与可能的漏洞,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那些枯燥的数字和繁琐的流程,在她口中娓娓道来,竟如同在编织一张精密的蛛网,将利益、权力、监督巧妙地串联、制衡。

谢云舒早已听得心潮澎湃,目光灼灼。他看着她纤指在算盘上飞舞,听着她条分缕析的阐述,心中那份倾慕与折服,已如野火燎原,再也无法抑制。这已非“才华”二字可以形容,这近乎于“道”!她对数术的运用,对人心、利益的洞察与掌控,简直如臂使指!

他忍不住上前几步,凑到案前,与戴云英就某个抽成比例的具体数值低声讨论起来。两人一个执笔演算,一个拨弄算盘验证,时而蹙眉,时而颔首,竟完全沉浸在了解决问题的专注之中,暂时忘却了身份之别,君臣之隔。

梁珩端坐于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看着戴云英在谈论政务时,那双熠熠生辉、充满智慧光芒的眸子,比任何珠宝都要璀璨。看着她与谢云舒靠得极近的肩膀,看着他们之间那无需言说的默契与思想的碰撞。

一股强烈的酸涩与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感在他胸中冲撞。

他嫉妒谢云舒能与她如此自然地交流,嫉妒他们之间那种因才华而生的、纯粹的精神共鸣。

但同时,他又无法否认,此刻光芒万丈的戴云英,是他一手(哪怕是半推半就)推到这个位置上的。她的才华,正在为他,为这个帝国,创造着前所未有的价值。

这种矛盾的占有欲与成就感,让他心绪复杂难言。

“咳。”梁珩轻咳一声,打断了那两人的讨论。

戴云英和谢云舒同时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失仪,连忙退开一步。

谢云舒脸上微赧,眼中却兴奋未退:“陛下!戴姑娘之才,臣五体投地!有此详策,盐政改革,成功可期!”

梁珩目光深沉地看了戴云英一眼,缓缓道:“戴氏,你今日所言,朕会命谢相纳入章程。”他顿了顿,语气意味不明,“你,很好。”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但那份隐含的赞赏与更深的掌控欲,已表露无遗。

戴云英垂下头:“谢陛下。”心中却无多少喜悦,只有如履薄冰的警惕。她知道,自己展现得越多,绑在这架帝王战车上的绳索,就收得越紧。

而谢云舒,在告退离去时,心中那份情愫已然变质。它不再仅仅是欣赏与感激,更掺杂了士人对于知己的向往,以及一个男人对如此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女子,最原始而炽热的倾心。

他回头,望了一眼御书房那紧闭的殿门,仿佛能穿透厚重的门扉,看到里面那个重新低下头,却已在他心中刻下无法磨灭印记的身影。

他知道,有些种子,一旦种下,便只能任由它生根发芽,直至参天。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