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备受瞩目的都市日常小说,开局救贵人,我的命运从此改变,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月映章江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如果你喜欢阅读都市日常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
开局救贵人,我的命运从此改变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半夜两点。
省委大楼只剩走廊尽头那盏白炽灯亮着,灯罩上蒙着一层灰,像蒙了霜的月亮。
机要室的门虚掩,透出一线暖黄。
沈星澜坐在折叠椅上,身上裹着林万骁的军大衣,袖口长得盖住半只手。
她面前摆着一份被红笔划得面目全非的稿纸《青溪救灾物资黑洞调查》。
标题旁,值班副总编用粗体写了一行字:
“稿件敏感,暂停刊发。”
末尾盖着鲜红的“毙”字章,像一摊血。
她咬着下唇,指节发白。
林万骁端着一次性纸杯进来,杯口冒着热气,是刚从值班员水壶里接的开水。
“喝一口,压压火。”
沈星澜抬头,眼里全是血丝:“我盯了半个月,好不容易拍到帐篷倒卖现场,一句敏感就给我毙了?”
声音哑,却带着不肯低头的倔。
林万骁没劝,转身从公文包里抽出一本蓝皮文件夹,拍在桌面。
“敏感的不是稿子,是发的地方。”
文件夹封面印着三个小字:内参选编。
“内参?”沈星澜怔住。
林万骁把椅子拉近,声音压得极低:“报纸发不了,就让它进中南海。
《北江内参选编》每周三直送中央办公厅,只印一百二十份,每份编号。
只要你的稿子上版,违规项目就得踩刹车。”
他说话时,指尖在桌面轻敲,节奏像倒计时。
沈星澜盯着文件夹,喉头滚动:“可内参要求实名,还要附证据,我怕……”
“怕什么?”林万骁打断她,“证据我给你补,实名我给你担。
你只负责写,剩下我来办。”
他目光黑得发亮,像雪夜里没关紧的窗缝,透出的全是锋利的光。
三点整,机要室打印机开始低鸣,像老猫打呼噜。
沈星澜伏案重写,手边堆着一沓照片:
青溪老粮库门口,卡车深夜拉走成捆帐篷;
县民政局副局长胡长海在单据上签字,手抖得连笔迹都歪斜;
更有银行流水,八百万救灾款如走迷宫,最后停在一家空壳物流公司名下。
林万骁坐在旁边,钢笔在稿纸边空处标注:
“此处加审计厅背书”
“此处附省纪委转办单编号”
每添一句,都像给稿子上了一道保险。
四点二十,稿件定名:
《青溪县救灾资金被挪用调查及问责建议》
署名:本报记者沈星澜,特约信息员林万骁。
末尾,他签上自己的名字,笔锋收势,像刀尖回鞘。
五点整,机要室值班员小赵被叫醒。
小伙子揉着眼睛,看见稿件尾页那两个并排签名,顿时清醒。
“林哥,这得走机要通道?”
“走。”
林万骁把稿件装进牛皮纸袋,封口处贴上红色保密条,写上编号:
北办内参选编〔2008〕第007号
他把袋子塞进机要柜最里层,钥匙贴身收好。
走出机要室时,东方已泛起蟹壳青。
沈星澜跟在后面,军大衣还披在她肩上,长出一截,像拖在地上的影子。
她忽然伸手拽住他的袖口:“万一出事……”
林万骁停下脚步,声音低却稳:“我担着。”
三个字,像钉子钉进木板,带着金石音。
周三上午九点,内参如期送京。
周四傍晚,省委值班室接到中央办公厅电话:
青溪救灾资金问题,要求立即彻查,违规项目即刻停工。
周五一早,省纪委、省审计厅、省财政厅联合调查组进驻青溪。
同日,青溪县老城区棚改项目被紧急叫停,山河路桥二十亿专项债暂停上会。
消息传回报社,沈星澜的值班手机几乎被打爆。
她却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上的红头文件,指尖微微发抖。
文件末尾,一行小字:
“信息员:林万骁”
她忽然笑了,笑得眼角发红。
周六夜,雪又下了起来。
省委宿舍楼后的小树林里,沈星澜靠着一棵老槐树,手里拎着两罐啤酒。
林万骁接过其中一罐,指尖触到冰凉的铝皮,像触到一块铁。
“稿子发了,项目停了,下一步呢?”
她问得轻,却带着灼热的期待。
林万骁仰头喝一口,喉结滚动:“下一步,等他们自乱阵脚。”
沈星澜偏头看他,雪光映在他侧脸上,线条冷硬得像刀。
她忽然伸手,指尖碰了碰他的袖口:“林万骁,你这把刀,什么时候会割到自己?”
林万骁没回头,声音散在雪里:“刀在鞘里,割不到我。”
沈星澜垂下眼,指尖却悄悄攥紧了他的袖口,像攥住一线不肯松开的希望。
周日清晨,省委大院。
林万骁站在办公楼前,看远处雪地上被车轮轧出的辙痕,像一条条尚未愈合的伤口。
他想起机要室那盏彻夜未熄的灯,想起牛皮袋上鲜红的编号,想起沈星澜发红的眼角。
雪落在肩头,瞬间化水。
他抬手,轻轻掸去,像掸去一场尚未落地的风暴。
风后,雪无声。
而他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小智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