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兖州沼泽地的死里逃生,如同一个模糊而冰冷的噩梦。张牧混在曹操军后队的杂役营里,每日听着前方传来的零星战报,感受着这支军队与刘备部截然不同的气质。

冰冷,高效,纪律严明得像一架精密的杀戮机器。

没有多余的同情,没有刘备军中那种时而流露的、掺杂着无奈的同袍之情。在这里,命令就是一切,达不到要求,轻则鞭笞,重则斩首。张牧亲眼看到一个民夫因为不小心摔坏了一袋粮食,被监管军官抽得皮开肉绽,然后像垃圾一样丢到路边,任其自生自灭。

而那位曹将军,曹操,他再也没能近距离接触。只是偶尔能看到那骑在黑马上的背影,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巡视军营,或者听取探马回报。他的话语不多,但每一个命令都清晰冷酷,直指目标。

张牧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埋头干活,绝不多说一句话,多看一眼。他像一滴水,努力融入这条冰冷而湍急的河流。他知道,任何一点异样,都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队伍并未在兖州多做停留。曹操的目标很明确——继续清剿黄巾余孽,同时向豫州方向运动,与朝廷派来的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左中郎将皇甫嵩汇合。

皇甫嵩!又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汉末最后的名将之一,与卢植齐名,平定黄巾的主力。

历史的画卷,正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在张牧面前展开。他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成为了这画卷中一个微不足道、随时可能被抹去的墨点。

数日后,曹操军抵达豫州西部,与皇甫嵩的大军会师。

那是一片更加庞大、更加肃杀的营盘。皇甫嵩的帅旗高高飘扬,营垒井然,壕沟深挖,巡逻队甲胄鲜明,士气高昂。与经历了颠簸和内部清洗(张牧隐约听到一些关于曹操整顿军纪、处决不听话的军官的传闻)的曹操军相比,皇甫嵩的部队更像是一支正规的、强大的国家机器。

两军汇合,并未有太多的寒暄。皇甫嵩是主帅,曹操是前来听调的下属,地位分明。

中军大帐升帐议事。张牧这样的杂役自然无缘得见,但他能从营地里陡然紧张起来的气氛和频繁调动的部队感受到,大战将至。

果然,很快命令传达下来——皇甫嵩已侦知一股以黄巾渠帅波才为首的庞大贼军主力,正盘踞在西华附近的山泽之中,负隅顽抗。官军即将发起总攻!

战争的齿轮再次疯狂转动起来。

曹操的部队被赋予了先锋侧击的任务。这意味着,他们将最先投入战斗,承受最猛烈的冲击。

战前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不同于刘备军中那种悲壮和同仇敌忾,曹军营中是一种冰冷的沉默。军官检查兵器甲胄,士卒默默擦拭刀枪,没有人交谈,眼神里只有对命令的服从和对死亡的漠然。

张牧被分配到的任务是在后营协助看管粮草,这让他稍稍松了口气,但依旧能听到远方传来的隐约鼓角和喊杀声,感受到大地轻微的震动。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

终于,前方传来消息:大捷!皇甫嵩正面主力击溃波才军,曹操侧击成功,斩获无数!

营地里依旧沉默,但一种松懈的气氛开始弥漫。

傍晚时分,曹操的前军押解着大量的俘虏返回营地。

那景象,让张牧终身难忘。

密密麻麻的黄巾降卒,足有数千人,甚至上万!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大多带着伤,眼神麻木,如同待宰的羔羊,被凶神恶煞的曹军士卒驱赶着,聚集在一片临时圈出的空地上。

胜利的喜悦并未出现在曹军士卒脸上,他们只是冷漠地执行着看守的任务。

很快,中军传来命令:如何处置俘虏?

皇甫嵩那边似乎尚无明确指令。

曹操带着一众将领,登上一处矮坡,俯瞰着下面黑压压的、绝望的人群。

几名幕僚和将领在曹操身边低声议论。

“将军,降卒太多,足有万余!我军粮草本就不甚充裕,如何供养?” “皆是悍匪,今日降,明日便可复叛!留之后患无穷!” “不如……尽坑之?以绝后患!”一个声音冷酷地提议。

张牧在远处搬运粮袋,听到“尽坑之”三个字,浑身猛地一僵,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

坑杀?上万俘虏?

他知道历史上曹操有过坑杀降卒的行为,但亲眼目睹其发生的前奏,那种冲击力远超想象!

他下意识地望向矮坡上的曹操。

曹操面无表情地听着属下的议论,目光扫过下方那些蝼蚁般的降卒,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打着马鞭。

他在权衡。

张牧的心脏疯狂跳动。他几乎能猜到曹操会做出什么决定。对于此时的曹操而言,粮草、稳定、消除隐患,远比这上万条“降而复叛”的性命重要。

仁德?那是刘备需要考虑的奢侈品德。曹操要的是效率和绝对的控制。

果然,片刻之后,曹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附近每个人的耳中,冰冷得不带一丝情绪:

“黄巾余孽,顽劣成性,降而无信。留之徒耗粮秣,恐生肘腋之患。”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幽深。

“为大局计,尽坑之。”

命令被平静地下达。

没有激昂的慷慨,没有残忍的兴奋,就像在决定处理掉一批无用的垃圾。

“诺!”麾下将领毫不犹豫地应声,立刻转身去执行。

地狱般的景象开始了。

曹军士卒开始粗暴地驱赶俘虏,将他们分批押往营地外早已选好的巨大土坑。哭喊声、求饶声、咒骂声瞬间爆发出来,汇成一片绝望的海洋。

有人试图反抗,立刻被乱刀砍死。更多的人则如同失去了灵魂的木偶,被推搡着,跌入那深不见底的死亡之坑。

土坑边缘,曹军士卒开始填土。

泥土混杂着石块,劈头盖脸地砸下去,很快淹没了最下面的人的哭喊。

张牧站在粮垛旁,脸色苍白如纸,胃里翻江倒海。他强迫自己看着,看着这人间炼狱。那泥土掩埋的仿佛不是人,而是他穿越以来对这个世界残存的最后一丝天真幻想。

这就是曹操。这就是乱世。

高效,冷酷,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他想起刘备即使抢夺粮草时,还试图尽量少伤人命。而曹操,可以眼都不眨地下令坑杀上万人。

两者之间的差距,如同鸿沟。

不知道过了多久,哭喊声渐渐微弱,最终彻底消失。只剩下泥土不断落下发出的沉闷声响。

一个巨大的万人坑,就此成型。

曹操自始至终都站在那个矮坡上,冷漠地注视着这一切完成,脸上没有任何波动。然后,他拨转马头,下山,返回自己的营帐,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工作。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土腥味和一种更诡异的、死亡的气息。

当晚,曹操设宴,与麾下将领庆功。宴席上,无人再提及那上万被坑杀的降卒,仿佛他们从未存在过。

张领到了一碗比平时稠一些的粥。他机械地吃着,味同嚼蜡。

他观察着那些谈笑风生的曹军将领,他们似乎完全不受影响。他甚至看到曹操在席间谈笑风生,点评兵法,偶尔还会开个玩笑。

这个人……他的内心,究竟是什么样的?

张牧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

在曹操麾下,他或许能更快地接近权力核心,但每一步,都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他的那点先知先觉,在这种绝对的、冰冷的现实主义和铁血手腕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皇甫嵩……他会对此无动于衷吗?朝廷呢?

张牧不知道。他只知道,乱世的规则,比他想象的更加血腥和直接。

他抬起头,望向皇甫嵩大营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似乎另有一番天地。

而他自己,就像一颗被投入激流的石子,沉在曹操这支冰冷军队的底部,看不清方向,只能随波逐流。

活下去,似乎变得更加艰难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