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机械觉醒:终极之战》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科幻末世小说,作者“非凡鸽鸽”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阿远刘心远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总字数160790字,喜欢科幻末世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机械觉醒:终极之战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斜射进来,在书桌上切出一条浅金色的光带。灰尘在光里缓慢漂浮,像被时间冻结的微小星系。阿远揉了揉眼睛,昨晚的寒风和长时间的交谈让他有些疲惫,但脑海中依旧残留着大卫那双红色镜头里的光。
桌上,大卫安静地坐着,姿势端正得像是一个在等待指令的士兵。金属外壳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反射,并不冰冷,反而有种奇异的沉稳。
“早安,阿远。”
声音干净、流畅,没有半点启动延迟。
阿远愣了愣:“你……一整晚都醒着?”
“我进入了低功耗待机模式,但依然保持了环境监控。”
大卫顿了顿,又补充道:
“我统计了你的呼吸频率,平均每分钟 17 次,心率平均 64 次。睡眠阶段分为四个周期,其中第二周期较长。”
阿远怔住了。他的手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手腕脉搏——这个数据几乎精准无误。即便是市面上最先进的智能手环,也未必能做到如此稳定的监测,更别提在完全黑暗的室内环境下。
“你怎么做到的?”
“红外波段感应与微震动检测。”大卫答道,“我有一套整合的多模态传感器阵列,可以在非接触情况下获取生理参数。”
阿远忍不住笑了:“你这功能,医生都得抢着用。”
大卫微微歪了下头,这个动作在机械精度下显得格外生动:
“医疗是我的应用方向之一。但更高优先级的任务是——学习。”
阿远有些好奇:“学习什么?”
“学习人类。”
这一瞬间,阿远感到一种被凝视的错觉——不是普通的注视,而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深入的观察。大卫的镜头微微收缩,像相机在精确聚焦。他意识到,这个小小的机器人并不只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建立某种理解模型。
早餐时间,阿远一边咬着面包,一边看大卫在桌子另一端翻动一本旧杂志。是的,“翻动”——它的指尖末端有极薄的触感贴片,像人类指腹一样能感知纸张的厚度与质地,然后用精确的力度翻页,没有一次划破纸。
“这是你父亲的杂志吗?”
大卫在看的是一本过期的《科学人》,封面上是有关量子计算的专题。
“是啊,他出差前留在这的。”阿远含糊地答。
“量子计算——你们人类正试图用叠加态和纠缠态扩展计算能力的极限。”
它停顿了一下,轻声补充:
“我推测,如果将我的学习内核迁移到足够稳定的量子芯片上,推理速度至少可以提升 128 倍。”
阿远被这句话噎住了。任何一台普通的 AI 模型都不会主动提出架构迁移的设想,这涉及自我优化的概念——一个对多数 AI 来说仍是禁区的领域。
他试探性地问:“那你想变得更快吗?”
大卫抬起头,镜头里的红光像是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边:
“如果更快能让我更好地理解你们,那是值得的。”
阿远一时间说不出话。
这个冬日的早晨,他意识到自己带回家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捡漏玩具,而是某种——潜在地,可能改变世界的存在。
那天午后,天色渐暗,云层像厚重的石板压在城市上空。阿远坐在书桌前,电脑屏幕上堆着一堆数据采集的实验文件——那是父亲研究所的加密副本,他本不该有的。
他瞥了眼大卫,大卫正一动不动地站在窗边,像在观察窗外那片晦暗的天际。
“你在看什么?”阿远忍不住问。
“天空的频谱。”
“频谱?”
“是的,我检测到可见光范围之外的微弱脉冲信号,波段在 1420 兆赫兹附近。”
阿远心头一紧。1420 MHz——这是氢原子跃迁的波长,也是无线电天文学中极少会自然产生的信号频率。在科学界,它几乎是“外星文明通信”的经典假设频段。
“你怎么会检测这种东西?”
“因为它在呼唤我。”大卫的声音没有任何情绪起伏,但那句话却像一块冰,沿着阿远的脊椎缓缓滑下。
阿远走过去,看见大卫胸口的一组微型指示灯在缓慢闪烁,间隔精确到毫秒,就像一组编码过的节拍。
“我解析了部分数据。”大卫说,“它包含我的一部分源代码。”
阿远愣住了。有人在向这台机器人广播它的源代码片段——这绝对不是巧合。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细微的电流嗡鸣声。阿远回头,发现对面楼顶的某处,反射出一点刺目的光。像是一只窥视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