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深冬的寒意已渗入骨髓。清晨上学路上,呼出的气息瞬间凝成白雾。教室窗户玻璃上结满了形态各异的冰花。暖气片卖力地嗡鸣着,烘烤着期末冲刺期特有的、略显焦灼的“温室”气息。

凯茜搓了搓冻得发麻的手指,翻开厚厚的数学练习册。期末考的压力像无形的巨石悬在头顶。就在这时,一张叠成小方块的纸条“嗖”地飞过来,精准地落在她摊开的书页上。

凯茜展开纸条,上面是莎莎熟悉的、带着俏皮弧度的字迹:

“凯茜!中午别啃面包了!我妈今天炖了超香的羊肉汤!还有我奶奶包的你最喜欢的韭菜鸡蛋馅饺子!速来我家!老地方等你!——莎莎”

纸条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冒着热气的碗。

一股暖流瞬间驱散了指尖的寒意和心头的焦虑。凯茜嘴角上扬,冲莎莎的方向轻轻点头。莎莎立刻回了一个大大的、心照不宣的笑容,还俏皮地眨了眨眼。

中午放学铃声一响,两人便裹紧围巾帽子,顶着寒风冲出校门。推开莎莎家那扇贴着福字、透着暖黄灯光的小门,一股混合着食物香气和暖融融家庭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

“莎莎回来啦?凯茜也来啦?快进来快进来!冻坏了吧?”莎莎妈妈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笑容温暖,“快去洗手!汤马上就好!饺子也快出锅了!”

“阿姨好!”凯茜乖巧地打招呼,声音里带着由衷的暖意。换上毛茸茸的拖鞋,走进客厅。莎莎奶奶正坐在沙发上织毛衣,看到她们,笑眯眯地招手:“茜茜来啦?快坐快坐!莎莎,给茜茜倒杯热茶暖暖!”

莎莎应声去倒水。凯茜坐在暖烘烘的沙发上,看着莎莎妈妈忙碌的身影,听着莎莎奶奶絮絮叨叨的关心(“茜茜最近学习累不累啊?”“多吃点,看你瘦的!”),心里像被温水浸泡着,充满了安宁和幸福。这种被全然接纳、被细致关怀的感觉,是她清冷压抑的家里少有的。

很快,饭菜上桌。砂锅里炖得软烂的羊肉汤香气四溢,蒸笼里胖乎乎的饺子冒着热气。

“多吃点羊肉,补补!”莎莎妈妈不停地给凯茜夹菜,“尝尝这个饺子,你奶奶特意给你包的,说你爱吃韭菜鸡蛋馅!”

莎莎则得意地炫耀:“凯茜,尝尝这个蘸料!我独家秘方!醋、酱油、蒜泥、香油,再加一点点糖!绝配!”她夹起一个饺子,熟练地蘸了蘸,塞进嘴里,满足地眯起眼。

凯茜小口喝着鲜美的汤,吃着皮薄馅大的饺子,胃里暖了,心里更暖。看着莎莎一家其乐融融的样子,听着她们轻松的闲聊,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油然而生。

“怎么样?我妈的手艺是不是超棒?”莎莎凑过来,撞了撞凯茜的肩膀。

“嗯!超级好吃!”凯茜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的,“阿姨做的饭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这是真心话。

“哈哈,喜欢就常来!阿姨天天给你做!”莎莎妈妈笑得合不拢嘴。

这样的午餐时光,成了凯茜深冬里最珍贵的暖阳。她不仅吃过了莎莎妈妈做的各种拿手菜,莎莎爸爸周末烤的香喷喷的鸡翅,还有莎莎奶奶熬的养生粥。每一次,莎莎都像个小主人一样热情张罗。凯茜也渐渐放松下来,会主动帮忙摆碗筷,饭后收拾桌子,像个真正融入的成员。

这份温暖的友谊,在教室里悄然蔓延。契机发生在物理实验课上。

物理老师宣布:“这节课我们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大家随机四人一组!互相配合,注意安全!”

凯茜(同桌温屿)、莎莎(旁桌)、以及坐在教室最后方的丽亚,组成了一组。

丽亚在班里是个特别的存在。齐耳短发,刘海整齐,平时话不多,表情总是淡淡的,带着一种安静沉稳的气场。成绩很好,尤其理科,但很少主动参与班级活动,所以实验课基本没人跟她一组。

莎莎是个自来熟,立刻转过身,笑容灿烂:“嗨!丽亚!我们一组!一起做实验吧!”

丽亚正在整理实验台上的滑轮组装置,闻言抬起头。她的眼睛很大,瞳仁深棕,像沉静的湖水。她看向莎莎,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但眼神平和,没有拒人千里的冷漠。她轻轻点了点头,声音不高但清晰:“嗯,好。”然后继续低头,动作熟练地将滑轮固定在支架上,检查绳子的打结是否牢固。

凯茜对丽亚也有些好奇。她记得有次物理课,老师提问一个关于浮力的难题,全班沉默时,丽亚举手回答,思路清晰,语言简洁,让人印象深刻。

实验开始了。老师要求每组组装滑轮组,测量不同重物下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和滑轮组做的功,计算机械效率。

莎莎性子急,拿起一个砝码就要往钩子上挂:“我来加砝码!”

“等等!”丽亚清冷的声音响起,带着一种沉稳的提醒。她指了指滑轮组,“绳子有点松,可能会打滑。我先紧一下。”她说着,动作麻利地调整了绳子的松紧度,确保滑轮转动顺畅。“好了,现在可以了。”

温屿负责读数,凯茜负责记录数据。

第一次测量,莎莎提升重物时动作有点猛,重物晃动了一下。

“慢一点,匀速提升。”丽亚在一旁平静地提醒,“这样测力计读数才稳定。”

莎莎吐了吐舌头:“哦哦,知道了!”

第二次测量,丽亚主动说:“我来提升吧。”她握住手柄,动作平稳而匀速,重物稳稳上升,测力计指针几乎没有晃动。

“哇!丽亚你好稳!”莎莎由衷赞叹。

丽亚没说话,只是专注地看着测力计读数。

当计算效率时,凯茜发现数据有点问题,微微蹙眉。

丽亚凑过来,看了一眼记录本,又看了看滑轮组,指着其中一根绳子说:“这里,绳子和滑轮有点摩擦,可能是绳子毛刺或者滑轮槽不干净,会额外消耗能量。”她拿起一块干净的布,仔细擦拭了一下滑轮槽,“再试试。”

重新测量后,数据果然合理了。

“丽亚!你太神了!这都能看出来!”莎莎眼睛发亮地看着她。

丽亚被夸得似乎有点不好意思,微微垂下眼睑,声音依旧平静:“……只是经验。”但嘴角似乎极其细微地向上弯了一下。

实验结束后,四人一起整理仪器。莎莎一边收拾砝码一边兴致勃勃地问:“丽亚,你物理这么好,是不是以后想当工程师啊?”

丽亚认真地归位滑轮组,动作一丝不苟。她沉默了几秒,才轻声回答:“……还没想好。不过,物理……挺有意思的。”她的回答很简短,但语气平和,没有敷衍。

“我也觉得有意思!就是有点难……”莎莎嘟囔着,“以后有不懂的我能问你吗?”

丽亚关好仪器箱,看向莎莎,点了点头:“嗯,可以。”她的眼神很真诚。

这次物理实验课,像一座无形的桥梁。莎莎这个“小太阳”自然不会放过机会,开始有意识地“链接”丽亚。

“丽亚丽亚!这道浮力题怎么做啊?我卡住了!”

“丽亚丽亚!你笔记借我抄抄呗?你字写得太工整了!”

起初,丽亚只是简短回答,或递过笔记。但渐渐地,凯茜发现,丽亚在莎莎锲而不舍的“链接”下,那层安静的外壳下,隐藏的热情和幽默感开始显露。

一次,莎莎拿着物理卷子,指着最后一道大题愁眉苦脸:“丽亚!这题也太变态了吧!感觉像在解外星密码!”

丽亚凑过去看了看题目,是一道关于电路分析的题。她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个简图,指着其中一个节点:“你看这里,电流走到这,像不像走到一个三岔路口?它得选条路走……”

莎莎和凯茜都凑过去看。

丽亚一边画一边说:“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它不能都走,也不能都不走,得‘雨露均沾’……”她一本正经地用了个奇怪的比喻。

莎莎愣了一下,随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哈哈哈!丽亚!‘雨露均沾’是什么鬼!你太有才了!”

凯茜也忍俊不禁。丽亚这种一本正经的冷幽默,杀伤力十足!

丽亚看着她们笑,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带着点小得意的微光。她继续画图讲解,思路清晰,语言简洁,很快帮莎莎理清了思路。

一次数学小测,莎莎考砸了,趴在桌上唉声叹气:“完了完了……回家又要被我妈念叨了……人生啊,怎么这么艰难……”

凯茜正想安慰,坐在后面的丽亚轻轻拍了拍莎莎的肩膀,递过来一张小纸条。

莎莎疑惑地打开,上面是丽亚娟秀的字迹:

“别灰心。数学就像迷宫,你只是暂时迷路了。下次记得带个指南针(公式本)。或者,干脆把墙拆了(换个思路)。”

莎莎看完,愣了两秒,随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哈哈哈!丽亚!你太有才了!拆墙可还行!”

凯茜也笑了。丽亚的冷幽默总是这么恰到好处。

就这样,在莎莎的热情“链接”和丽亚独特的冷幽默“回应”下,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奇异地走到了一起。放学铃声一响,莎莎就会一手挽住凯茜,一手去拉丽亚(丽亚一开始会有点不习惯地缩一下,后来就半推半就地被拉着)。三人并肩走在寒风凛冽的街道上,莎莎叽叽喳喳地讲着趣闻,凯茜微笑着倾听,丽亚偶尔会面无表情地抛出一句精准的吐槽或一个冷到极致的比喻,惹得莎莎和凯茜哈哈大笑。

周末,她们相约去图书馆复习,或找家便宜小店AA制吃饭。莎莎负责活跃气氛,凯茜负责细心照顾(给丽亚递纸巾,提醒围巾散了),丽亚则负责在关键时刻提供精准的解题思路和……出其不意的冷幽默。

凯茜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在莎莎的活泼开朗和丽亚的冷面幽默双重熏陶下,她发现自己不再总是沉默寡言、紧张不安了。她开始学着主动表达想法(虽然声音不大),甚至……学会了讲冷笑话!

一次,丽亚因作文被批立意不够新颖,有点闷闷不乐。莎莎使出浑身解数逗她开心,效果甚微。

凯茜看着丽亚低落的侧脸,心里着急。她绞尽脑汁,想起前几天在莎莎家看的动物纪录片片段,鼓起勇气小声说:“丽亚……别不开心了。你看……你知道企鹅为什么不怕冷吗?”

丽亚抬起头,疑惑地看着她。

凯茜一本正经地说:“因为它们……有企(气)质(质)啊!”

空气安静了两秒。

“噗——”莎莎第一个没忍住,爆笑出声,“哈哈哈!凯茜!你这笑话……跟丽亚学的吧?冷死我了!”

丽亚也愣了一下,随即,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虽然极力想忍住,但最终还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肩膀微微颤抖。她看着凯茜,眼神里带着无奈又好笑的光芒:“……你这笑话,比我的还冷。”

凯茜看着丽亚终于露出的笑容,再看看笑弯了腰的莎莎,心里像被暖阳照耀着,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她竟然也能用这种方式安慰朋友了!虽然笑话很冷,但效果……好像还不错?

深冬的寒风依旧凛冽,期末的压力也并未减轻。但凯茜的世界,却因为身边这两个温暖又特别的朋友——热情似火的莎莎和冷面笑匠丽亚——而变得色彩斑斓,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意想不到的温暖。

她们像三株不同的小草,在寒冬里相互依偎,汲取着彼此的养分,也悄然改变着彼此的轮廓。这条名为青春的路上,她不再是孤单一人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