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宫斗宅斗类型的小说,那么《济世小药娘:家养玉灵太护短》绝对值得一读。小说中精彩的情节、鲜活的角色以及深入人心的故事,都会让你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总字数已达103400字,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济世小药娘:家养玉灵太护短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夜渐渐深了,草棚里点着盏油灯,豆大的火苗在风里轻轻晃,把竹壁上的影子摇得像水草。
姜知微坐在竹凳上,借着灯光整理白日采来的灵香草。
草叶上还带着山涧的潮气,晾在竹篾上,散出清苦的香,混着油灯的烟味,倒也不呛人。
胸口的玉佩贴着棉布衫,凉丝丝的,那道意识醒着,像在“看”她理药。
白日在山坳见到石碑后,它似乎活跃了些,传递来的感受更清晰了。
此刻就有一丝“柔”,像是在说灵香草的味道不难闻。
“这草能安神,”姜知微用指尖捻起片叶子,对着玉佩轻声说。
“你要是觉得躁得慌,闻闻这个或许能好些。”
玉佩没动,却传来一丝“晓”的感受,像是听懂了。
姜知微笑了笑,把理好的灵香草捆成小束,挂在竹梁上。
抬头时,正好看见窗外的月亮——圆滚滚的,像块洗干净的玉盘,清辉洒在地上,白得像霜。
她忽然想起什么,走到窗边,指着月亮对玉佩说:“你看,那是月亮。”
胸口的玉佩轻轻热了热,那道意识传递来一丝“亮”的感受,带着好奇,像是被月光吸引了。
“它挂在天上,很高很远,”
姜知微继续说,语气像教小孩子,“看着圆滚滚的,其实不能吃,也摸不着。”
意识传来一丝“疑”,似乎不太懂“不能吃”的意思。
在它的认知里,亮闪闪的东西或许都能入口?
姜知微想起白日在山坳,它“识”得石碑花纹时的激动,忽然觉得这道意识虽懵懂,却像张白纸,什么都想探个究竟。
“就像你识得的石碑,”
她换了个说法,指尖划过窗棂上的月光,“它就在那儿,看着就好,不能往嘴里塞。”
这次,意识传来一丝“懂”的感受,很淡,却真切。
姜知微猜,它大约是把“不能吃”和“只能看”的石碑联系起来了。
她忍不住抬手摸了摸玉佩,绳结在锁骨处硌了下,带着麻线的糙感,很实在。
“饿不饿?”她忽然想起自己还没吃晚饭,肚子里空落落的,像揣了个没底的药罐。
玉佩顿了顿,传来一道模糊的“空”,像是在模仿她的感受。
姜知微笑了,从竹篮里摸出个野菜饼,是许春娥傍晚烙的,用新收的玉米面掺了荠菜,硬邦邦的,却顶饿。
她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慢慢嚼着,饼渣掉在衣襟上,赶紧用手接住。
“饿就是这种感觉,”她边嚼边说,声音有点含混。
“像药罐里没装药,却被火烤着,空空的,还发慌,想往里填点啥。”
这个比喻似乎很管用。
意识立刻传来一阵“明”的感受,比刚才“懂”月亮时更清晰,还带着点“惊”,大约是没想到“饿”是这样的?
姜知微把剩下的饼子放回篮里,拍了拍手上的渣。
“你不用饿,你是玉灵,不用吃东西。
但凡人会饿,饿了就得找吃的,不然那‘火’能把人烧得没力气。”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肚子,刚才说“火”的时候,肚子还真配合地“咕噜”叫了一声。
就在这时,胸口的玉佩忽然猛地一跳,像被什么烫了下。
姜知微愣了愣,还没反应过来,就觉得一道极淡的凉意擦过她的小腹,不是玉佩的凉,是更清透的、像山涧水的那种凉。
她下意识地按住肚子,抬头看向四周。
草棚里空荡荡的,只有油灯在晃,竹凳上的灵香草安安静静地挂着,哪有旁人?
“是你?”她对着玉佩轻声问,指尖有些发烫。
玉佩传递来一丝“试”的感受,带着点怯,像做错事的孩子。
姜知微忽然明白了。
他大约是听了“腹中有火”,好奇那“火”长什么样,便试着伸手去摸。
可他是灵体,碰不到实体,只能留下一道凉意。
“你刚才摸我肚子?”她的声音有点发飘,脸颊微微发烫。
长这么大,除了祖母小时候给她揉肚子,还没人碰过这里,哪怕只是道虚影。
意识传来“是”的感受,很直接,还带着点“惑”,大约是不懂她为什么突然发烫。
“你碰不到的,”姜知微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慌,解释道。
“你是灵体,像烟似的,穿得透木头,也穿得透我的身子。”
她拿起桌上的空药罐,指着罐底:“就像这罐子是空的,你能穿过去。我这肚子看着实,你也穿得过去。”
意识似乎在“想”,过了好一会儿,才传来一道更浓的“惑”,还带着点“指”。
指向她的肚子,像是在问:那这里的“火”呢?
“那不是真的火,”姜知微拿起火折子,吹亮了又吹灭。
“是种感觉。就像你觉得月亮亮,不是真的把光抓在了手里,是心里知道它亮。”
这个解释有点绕,意识沉默了,大概没听懂。
过了片刻,那道清透的凉意又轻轻擦过她的小腹,比刚才更轻,像片叶子落上去,又立刻飘走了。
姜知微的脸更烫了,却没再躲。
她能感觉到,这道触碰里没有恶意,只有纯粹的好奇。
他是真的想弄明白,那“火烧空药罐”的感觉,到底藏在她肚子的哪处。
“这里没有火,”她按住小腹,声音放得很轻。
“就是凡人饿了,会发慌,像被火燎似的。吃了东西,那‘火’就灭了。”
这次,意识传来一丝“哦”的感受,很淡,却像是真的懂了。
那道凉意没再出现,玉佩渐渐恢复了常有的凉,只有在她指尖划过缠枝莲纹时,才会微微“动”一下,像在应和。
姜知微把空药罐放回桌底,又去翻那本《姜氏本草》。
书页被油灯烤得有点卷,她找到“饥饿”相关的注解。
祖父年轻时添的,说“饥者,腹中空虚如釜,需谷米填之,如薪止釜火”,和她刚才说的“火烧空药罐”倒差不多。
“你看,”她对着玉佩晃了晃书页,“老辈人也这么说,饿了就像空釜被烧,得吃东西才能好。”
意识传来一丝“趣”的感受,像是觉得这比喻挺有意思。
窗外的月亮爬得更高了,清辉透过竹缝洒进来,在地上铺了层碎银。
远处传来几声狗吠,接着又静了,只有草棚外的蟋蟀在“唧唧”叫,还有风吹过茅草顶的“沙沙”声。
姜知微把医书合上,放回竹柜里。
她打了个哈欠,眼角沁出点泪,白天去山坳走了不少路,这会儿腿有点酸。
“该睡了。”她对着玉佩说,起身往草棚角落的竹榻走。
榻上铺着晒干的艾草,躺上去有点扎,却能安神。
她躺下来,把玉佩往心口按了按。
油灯的火苗还在晃,竹壁上的影子也跟着晃。
意识安安静静的,像是也累了,只在她调整姿势时,传递来一丝“稳”的感受,像是让她睡踏实些。
姜知微闭上眼睛,鼻尖萦绕着灵香草的苦香。
肚子里的“火”早就灭了,只剩下吃饱后的暖。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胸口的玉佩,凉而沉,像块贴身的护身符,也像个沉默的伴。
月光还在流,蟋蟀还在叫,油灯的芯子“噼啪”爆了个小火星。
姜知微的呼吸渐渐匀了,唇边还带着点笑。
大约是想起刚才那道擦过小腹的凉意,又或是想起姜景悠懵懂的“腹火”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