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时光里的影子》是一本引人入胜的都市日常小说,作者“小一原创”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洛天临廖静雯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总字数194836字,喜欢都市日常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时光里的影子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周六的晨光像融化的锡箔,铺满广菱大学门口的公交站台。洛天临背着双肩包站在“书法协会”的红色旗帜下,指尖反复擦拭着背包外侧的青瓷笔洗——是廖静雯常用的那个,他昨天特意借来说“想临摹碑刻时用她的笔洗找感觉”,其实是怕她忘了带。
“洛哥,你这装备够齐全的啊。”韦昊天嚼着肉包凑过来,背包上挂着个夸张的毛笔挂件,“防晒霜、驱蚊水、创可贴……你是去碑林还是去野营?”
洛天临没理他,目光锁定在路尽头——廖静雯正和书法协会的学姐走过来,穿着浅杏色的棉麻衬衫,牛仔裤裤脚卷到脚踝,露出白皙的小腿,手里拎着个帆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想必装着临摹用的宣纸和墨条。
“早。”洛天临迎上去,自然地接过她的帆布包,“看着挺沉的,我帮你背。”
“谢谢,”她的声音带着点晨起的微哑,目光落在他背包外侧的笔洗上,“你怎么把我的笔洗带来了?”
“想沾点你的灵气,”他笑得坦荡,从背包侧袋拿出个小罐子,“给你带的薄荷糖,上次听你说碑林那边蚊子多,薄荷味能驱蚊。”
旁边的学姐“哟”了一声,廖静雯的耳根泛起薄红,接过糖罐说了声“谢谢”,指尖碰到他的掌心,像被阳光轻轻烫了一下。
大巴车沿着城郊的山路蜿蜒而上,洛天临靠窗坐着,廖静雯坐在他旁边,正低头看一本《历代碑刻精选》。阳光透过车窗落在她的书页上,把“九成宫醴泉铭”的字样照得透亮。
“这个‘泉’字的竖钩写得真有力,”洛天临指着书页,“像你算金融模型时的止损线,果断又精准。”
她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总能把书法和算法扯到一起。”她翻到下一页,“不过你说得对,书法和金融一样,都讲究‘收放自如’,该放时要大胆,该收时要克制。”
洛天临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忽然觉得这颠簸的山路也变得温柔起来。他从背包里拿出个小小的U型枕,塞给她:“山路颠,靠着睡会儿,到了叫你。”
“不用……”
“拿着,”他不由分说地把枕头顶在她颈后,“你昨晚复习到凌晨,黑眼圈都出来了。”
廖静雯的反抗没了力气,只好靠着U型枕闭上眼睛,鼻尖却萦绕着一股淡淡的薄荷香——是他身上的味道,混着阳光的气息,像浸了晨露的青草,让人安心。
一个半小时后,大巴车停在碑林景区门口。青灰色的牌坊上刻着“翰墨千秋”四个大字,笔力浑厚,透着股历史的沧桑。洛天临叫醒廖静雯时,发现她的头不知何时靠在了他的肩膀上,呼吸均匀,像只熟睡的小猫。
他的心跳漏了半拍,僵硬地维持着姿势,直到她自己醒来,才假装整理背包,耳根却红得能滴出血。“到了?”廖静雯揉着眼睛,声音带着刚睡醒的迷糊。
“嗯,”他别过脸,指着牌坊,“你看那四个字,是不是很有气势?”
“是褚遂良的风格,”她立刻清醒过来,眼里闪着光,“楷书里带着行书的灵动,难怪都说‘褚体如美人婵娟’。”
两人跟着队伍走进碑林,一块块石碑在晨光里沉默矗立,从秦汉的古朴到唐宋的风骨,墨痕里藏着千百年的故事。洛天临在一块《兰亭序》碑刻前停住脚步,手指在虚空临摹着“之”字的捺画,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手腕再放松点,”廖静雯站在他身后,声音很轻,“你太用力了,像在敲代码,得像流水漫过石头,看似柔,实则有股韧劲……”她的指尖轻轻碰了下他的手腕,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心里漾开圈圈涟漪。
洛天临的动作瞬间柔和下来,虚空中的“之”字忽然有了韵味。“谢谢你,静雯。”
“不客气,”她的指尖收得很快,像被烫到般,“多看看就找到了。”
中午在景区的素菜馆吃饭时,洛天临从背包里拿出个保温饭盒,里面是他早上六点起来做的三明治——全麦面包,夹着煎蛋和生菜,没有洋葱,是廖静雯喜欢的口味。“景区的菜贵,这个填填肚子。”
“你还会做饭?”她惊讶地看着三明治,包装纸上画着个简笔画的笑脸,是他的笔迹。
“瞎做的,”他挠了挠头,“我爷爷教的,说男孩子要会照顾自己。”
她拿起三明治咬了一口,鸡蛋的香混着生菜的脆在舌尖散开,温度刚好,暖得心里发麻。“很好吃,比食堂的好吃。”
“喜欢就好,”洛天临的嘴角扬起,像得到了满分的代码反馈,“下次做给你吃别的。”
下午参观草书碑刻时,韦莉莉忽然走到他们身边,指着一块怀素的《自叙帖》:“洛同学,这狂草你看得懂吗?别跟看代码似的,一行都看不明白。”
“看不懂就学,”洛天临的语气很淡,“总比某些人只会说风凉话强。”
“你!”韦莉莉气结,目光落在廖静雯手里的三明治包装纸上,“哟,还自带爱心午餐呢?洛同学可真贴心,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廖静雯的保姆。”
“朋友之间互相照顾很正常,”廖静雯把包装纸折好,语气平静,“不像某些人,只会站在旁边说三道四。”
韦莉莉撇撇嘴,悻悻地走了。洛天临看着廖静雯,忽然觉得她平静的样子比任何激烈的反驳都有力量。“谢谢你。”
“不用,”她的目光回到碑刻上,“她就是这样,不用放在心上。”
返程的大巴上,廖静雯靠在U型枕上睡着了,这次没有靠在洛天临的肩膀,却把帆布包放在了两人中间,像座无声的桥梁。洛天临看着她被夕阳染红的侧脸,忽然拿出手机,悄悄拍了张照片——不是为了别的,只是想留住这瞬间的温柔,像珍藏着一段完美运行的代码。
周日的实验室,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格子状的光影。洛天临和廖静雯趴在操作台上,对着建模竞赛的数据争论不休。
“这个异常值应该剔除,”洛天临指着屏幕上的红点,“明显是录入错误,会影响模型精度。”
“不能剔除,”廖静雯调出原始交易记录,“这是毕业季的二手空调交易,价格确实比平时高30%,属于合理波动,就像股票的除权除息,看着异常,其实是正常现象。”
“但它会拉高整体均值……”
“那可以用中位数代替均值,”她打断他,语气很认真,“金融数据处理时经常这么做,能减少极端值的影响。”
洛天临看着她发亮的眼睛,忽然笑了:“听你的,用中位数。”他敲击键盘修改参数,屏幕上的曲线瞬间变得平滑,“果然好多了,还是你懂数据。”
“是你愿意听我的,”她的声音很轻,“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接受不同意见的。”
实验室的钟摆滴答作响,像在为他们的默契打节拍。洛天临忽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拿出个小小的玻璃罐,里面装着晒干的桂花:“上周在学校摘的,晒干了,泡茶喝很香,你复习累了可以试试。”
“你还会摘桂花?”她接过玻璃罐,里面的桂花金黄饱满,显然是精心挑选过的。
“我爷爷喜欢喝桂花茶,”他的声音有点沙哑,“小时候总跟他一起摘。”
“会好起来的,”廖静雯看着他,“你爷爷那么疼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洛天临的心里像被温水泡过,又暖又软。他点点头,拿出手机给爷爷发了条视频电话。屏幕亮起时,爷爷正坐在藤椅上晒太阳,咳嗽声比上次轻了些。
“爷爷,看我给您带什么回来了?”洛天临把手机对着桂花罐。
“这是……桂花?”爷爷眼睛一亮,“好东西啊,泡茶喝养胃。”
“是静雯帮我挑的,说您喝了好。”洛天临的声音放软了。
“是静雯同学啊?”爷爷笑得合不拢嘴,“替我谢谢她,等她有空,爷爷给她做红烧肉。”
“爷爷!”洛天临的耳尖红了,赶紧挂了电话,却看到廖静雯正低头偷笑,脸颊像染了晚霞。
周一的高数课,教授布置了道附加题,是道关于傅里叶变换的难题,班里一片哀嚎。洛天临盯着题目皱眉时,廖静雯忽然把笔记本推过来:“我画了个频谱图,你看看能不能用。”
纸上画着个波浪曲线,被分解成无数个正弦波,旁边标着“时域转频域”。洛天临的眼睛瞬间亮了:“你怎么想到的?这方法比教材上的简单多了!”
“上次听你说信号处理时用过傅里叶变换,”她的声音很轻,“觉得或许能用到数学上。”
洛天临的心跳漏了一拍——她居然记得他随口说的话。他低下头演算,笔尖划过纸张的速度飞快,心里却像被桂花蜜浸过,甜得发腻。
中午在图书馆餐厅吃饭时,洛天临从书包里拿出个小小的糯米糍,放在廖静雯面前:“苏城老字号的,芝麻馅的,你上次说想吃。”
“你怎么什么都记得?”她拿起糯米糍,咬了一口,芝麻的香混着糯米的甜在舌尖散开。
“重要的事自然要记住。”洛天临说得坦荡,心里却在想——你的事,哪一件都重要。
下午的智能科技协会例会,洛天临站在讲台上,演示着优化后的校园导航系统。“……这里新增了‘特殊需求’选项,比如带重物的同学可以选择电梯路线,女生可以选择照明良好的路线……”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台下,在看到廖静雯时顿了顿——她坐在第一排,手里拿着笔记本,眼里带着真诚的赞许,像他最忠实的用户。
演示结束后,李教授拍着他的肩膀:“思路很好,特别是结合了用户心理,有商业价值。”他看向廖静雯,“廖同学有什么建议?从用户角度说说。”
廖静雯站起身,声音清亮:“我觉得可以加个‘学习路线’选项,比如去图书馆的同学可能想路过打印店,去教学楼的同学可能想路过咖啡馆,更人性化一点。”
洛天临的眼睛瞬间亮了:“这个建议太好了!我怎么没想到?”
“因为你是程序员思维,”她笑了,“总想着最优解,忘了用户有时候需要‘绕点路’的小确幸。”
全班响起掌声时,洛天临看着她,忽然觉得他们就像这导航系统和用户需求——他提供技术,她完善细节,凑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答案。
傍晚离开科技馆时,韦莉莉带着几个女生迎面走来,故意撞了下洛天临的胳膊:“洛同学,演示得挺不错啊,是不是廖大美女给你提的建议?真是离了她就不行。”
“团队合作本来就需要互相提建议,”洛天临的语气很淡,“不像某些人,只会站在旁边说风凉话,一点贡献都没有。”
韦莉莉的脸涨成了猪肝色,跺了跺脚,气呼呼地走了。廖静雯看着她的背影,忽然说:“你今天挺厉害的,没像以前那样忍气吞声。”
“因为你说得对,”他看着她,“没必要为不值得的人生气。”
走到图书馆门口,廖静雯停下脚步:“我先进去了,晚上有个线上讲座。”
“嗯,加油,”洛天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周末建模竞赛的初审结果出来了,我们进决赛了!”
“真的?”她的眼睛亮起来,像发现了上涨的股票,“太好了!”
“周末一起去庆祝?我请你吃苏帮菜。”
“好啊,”她点点头,“不过得等我考完证券从业资格证。”
“没问题,等你。”
看着她走进图书馆的背影,洛天临站在夕阳下,忽然觉得这个秋天充满了希望。他拿出手机,给韦昊天发了条消息:“昊,建模进决赛了,周末有空吗?一起庆祝。”
韦昊天秒回:“洛哥,可以啊!必须庆祝!不过得带上廖大美女,没有她哪有你的今天?”
洛天临笑了笑,没回消息,只是看着图书馆的玻璃窗,里面映出廖静雯认真的侧脸,像幅安静的画,藏着他所有的欢喜。
周二的实验室,洛天临和廖静雯在整理决赛需要的数据。“这个用户画像模型还得优化,”洛天临指着屏幕,“聚类结果有点模糊。”
“可以试试加入社交关系数据,”廖静雯调出校园论坛的互动记录,“比如经常一起交易的同学,消费偏好往往相似,像你说的协同过滤算法。”
“对!”洛天临的眼睛亮了,“我怎么没想到?你真是我的灵感来源。”
她的脸颊微微发烫,低下头继续整理数据:“只是碰巧想到而已。”
傍晚离开实验室时,天下起了小雨。洛天临撑开伞,自然地往廖静雯那边倾斜:“我送你回宿舍。”
“不用了,”她摇摇头,“我带伞了。”
“拿着,”他把伞塞给她,“你的伞太小,挡不住雨。”他转身冲进雨里,背影很快被雨水打湿。
“洛天临!”廖静雯撑开伞追上去,把伞往他头顶送,“一起走。”
雨水在伞面敲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两人挤在一把伞下,肩膀偶尔碰到一起,像电流穿过身体。“你怎么总这么傻?”廖静雯的声音带着点嗔怪。
“男生淋点雨没事,”他看着她,雨水顺着发梢滴落,“你要是感冒了,考证怎么办?”
她的脚步顿了顿,没说话,只是把伞往他那边又倾斜了些。
到了312宿舍楼下,洛天临的衬衫已经湿透,贴在身上,勾勒出少年清瘦的轮廓。“上去吧,别淋湿了。”
“你也赶紧回去换衣服,”她把伞塞给他,“别感冒了。”
“知道了。”洛天临看着她走进楼道,才转身往347走。雨水打在脸上,凉丝丝的,心里却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
回到宿舍,韦昊天他们正在打游戏。“洛哥,你怎么淋成这样?”韦昊天扔给他一条毛巾,“跟廖大美女共撑一把伞?浪漫啊!”
“别瞎说,”洛天临擦干头发,“就是同学间互相帮忙。”
“帮忙?”赵宇晨推了推眼镜,“帮忙需要淋成落汤鸡?洛哥,承认吧,你就是喜欢廖同学。”
洛天临没否认,只是笑了笑,拿出手机给爷爷发了条视频电话。屏幕亮起时,爷爷正坐在藤椅上看报纸,精神头很好。
“爷爷,我们建模进决赛了!”洛天临的声音充满了喜悦。
“好,好,”爷爷笑得合不拢嘴,“天临真厉害!等你拿了奖,爷爷给你做红烧肉,让静雯同学也来尝尝。”
“爷爷!”洛天临的耳尖红了。
挂了电话,洛天临看着窗外的雨,忽然觉得这场雨下得真好,让他有机会和廖静雯共撑一把伞,哪怕只是短暂的一段路,也足够他回味很久。
周三的书法协会活动,墨香混着雨后的湿气在活动室弥漫。洛天临的“之”字写得越来越有韵味,得到了教授的表扬。“这字有灵气了,”教授笑着说,“像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再是冷冰冰的笔画。”
洛天临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廖静雯身上,她正低头写着“宁静致远”,笔锋圆润又不失力度,像她这个人,温柔却有力量。
活动结束时,教授把洛天临叫到一边:“你和廖静雯同学很有默契,书法讲究‘气韵相通’,你们俩的字放在一起,就像一首完整的诗。”
洛天临的脸颊发烫,没说话,只是看着廖静雯收拾东西的背影,心里像被墨汁晕染,一片温热。
走到图书馆门口,廖静雯忽然说:“明天考证券从业资格证,我有点紧张。”
“别紧张,”洛天临从背包里拿出个小小的平安符,是她之前送他的那个,“这个借你,保你考试顺利。”
“这是你的……”
“给你就拿着,”他把平安符塞进她手里,“等你考完再还我。”
她的指尖触到平安符上的“平安”二字,还带着他的体温,心里忽然安定下来。“谢谢你,洛天临。”
“加油,我等你好消息。”
看着她走进312宿舍的楼道,洛天临站在月光下,忽然觉得这个秋天格外温柔。他知道,无论建模竞赛结果如何,无论未来有多少困难,只要能像现在这样,和廖静雯一起努力,一起进步,就是最好的时光。
而312宿舍里,廖静雯握着那个平安符,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纹路。室友凑过来看:“这不是洛同学的平安符吗?怎么在你这?”
“他借我考试用的。”廖静雯把平安符放进笔袋,旁边是他送的青瓷笔洗,里面插着他写的“静水流深”书签。
“借平安符啊?”室友笑得暧昧,“洛同学对你可真好,连贴身的东西都肯借。”
廖静雯没说话,只是看着笔袋里的三样东西,忽然觉得它们像三颗星星,在她的生活里,悄悄发着光。她拿出手机,翻到和洛天临的聊天界面,输入“明天考试完,请你喝奶茶”,想了想,又加上个微笑的表情,才点击发送。
屏幕亮起又暗下,像两颗在秋夜里互相遥望的星星,虽然距离遥远,却因为彼此的存在,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光。那些未说出口的心事,像藏在墨痕里的秘密,在时光里慢慢晕染,温柔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