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七零娇娇靠蛇语杀疯了》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旺财是一只好狗”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本书的主角是林初夏江见野,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目前本书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七零娇娇靠蛇语杀疯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这种被母亲事无巨细又殚精竭虑保护着的感觉,是上辈子那个孤女连做梦都不敢奢望的珍宝。
姜淑怡的每一条嘱咐背后,都是这些年听多了下乡女知青悲剧故事而产生的深深恐惧,她必须为女儿筑起一道尽可能坚固的防护墙,至少在女儿回来之前。
在这个普遍含蓄,情感内敛的年代,林初夏是林家那个最会表达爱意的孩子。
她像个小太阳,毫不吝啬地用拥抱、撒娇和甜言蜜语温暖着父母的心。
再加上她天生白皙的皮肤、温婉秀气的小脸、像小鹿般清澈灵动的眼睛,简直就是姜淑怡和林长生心中完美女儿的具象化。
这份偏爱,在即将离别的时刻,更是化作了实质。
夜深人静,林初夏盘腿坐在炕上,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抚摸缠绕在她手腕上,小栗子那冰凉滑腻的脑袋,低声呢喃,像是问它,又像是问自己:“小栗子,你说,下乡……真有大家说的那么可怕吗?”
小栗子抬起小小的圆脑袋,冰凉的鳞片蹭了蹭她温热的指尖,白色蛇身带着优雅的棕色斑点轻轻滑动,尾巴尖亲昵地在她手腕上卷紧了些,用只有她能听懂的嘶嘶声,脆生生的回应道:“夏夏~不怕不怕!有小栗子在呢!谁敢欺负你,我就咬他!”
它的豆豆眼里闪烁着忠诚的光。
这条被林初夏唤作小栗子的蛇,是她幼年时从哥哥顽皮的棍棒下救出来的“白带子”(学名叫白条锦蛇)。
家里人对她想养蛇这事,从最初的惊骇拒绝,到后来的无可奈何,最终演变成了如今视若无睹的默许。
小栗子也从当年只有巴掌长的小不点,长成了如今半米多长,灵性十足的小伙伴,是林初夏藏形影不离的伙伴,更是她孤独时能说悄悄话的朋友。
第二天,林长生也把女儿叫到跟前。
他没有妻子那么絮叨,只是沉默地抽了会儿烟,然后用布满稀碎伤口的大手,把一卷用橡皮筋仔细捆好的钱——整整三十二块,还有些零散的粮票、布票,不由分说地塞进女儿手里。
“拿着,穷家富路。别委屈自己,该吃吃,该买买。不够了就给家里写信。”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道,眼神里是化不开的担忧。
这是他偷偷攒下的私房钱。
哥哥林朝晖也红着眼睛,把他攒了很久零零碎碎的三块五毛钱塞给妹妹,瓮声瓮气地发誓:“老妹儿,你放心!哥这次一定拼了命也要选上去当兵!等哥在部队混出个人样儿,提了干,就把你接出来!哥养你一辈子!”
少年的承诺带着血气,也带着对妹妹牺牲的深深愧疚。
林初夏握着哥哥汗津津的钱,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里又暖又想笑。
她用力点头:“嗯!哥,我可记住了!以后就靠你养了!让我少奋斗二十年!”
她嘴上开着玩笑,心里却知道,自己这个社畜心态是改不了了。
嘴上喊着躺平啃老啃小,脚下缝纫机踩得飞起,接点私活补贴家用的习惯怕是到乡下也改不了。
终于到了下乡这天。
当林初夏看到父亲竟然借来了一辆军绿色的解放牌大卡车时,彻底惊呆了!这阵仗,哪里是送知青下乡?分明是搬家!
“爸…这…这车?” 林初夏指着那庞然大物,说不出话。
林长生拍了拍车头,带着点自豪:“跟厂里借的。你东西这么多,牛车得拉多少趟?这多快!”
他熟练地跳上驾驶室,招呼着:“淑怡,你和俩孩子上车!”
姜淑怡、林初夏和林朝晖爬进宽敞但颠簸的车厢。
车厢里塞满了行李:一人高的大衣柜、书桌、椅子、两个摞起来的大木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缝纫机、用被子裹好的收音机、装着锅碗瓢盆的箩筐……活脱脱一个小型移动仓库。
姜淑怡紧紧挨着女儿坐下,一手抓着车厢板,一手紧紧握着林初夏的手,仿佛一松手女儿就会消失。
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在七十年代坑洼不平的土路上颠簸了将近三个小时。
尘土飞扬,呛得人直咳嗽,但姜淑怡的叮嘱声一直没停过。
车先开到了红嘴子公社。
林长生带着妻女拜会了孙长茂书记,办理了户籍和粮食关系迁移。
姜淑怡做事向来周到,她悄悄把一个满满当当的布包塞给孙书记,里面是两瓶珍贵的茅台酒、一条大前门香烟和十五尺厚实的棉布。
孙书记心领神会,脸上的笑容更真诚了,当下就放下手头的事,亲自坐上了副驾驶,要陪林家一起去二道沟大队安顿。
路上,林长生一边小心地避开路上的大坑,一边和孙书记唠着嗑:“孙书记,以后我家这孩子,可就托付给您和何队长照应了。孩子从小在城里长大,被我们惯得有点娇气,农活啥的…是真不大会干,也不指望她能挣多少工分养活自己。您放心,我们每个月都会按时给孩子寄口粮、寄生活费。”
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女儿不是来挣工分的,是来锻炼的,别指望她干重活。
孙书记是明白人,立刻接话:“林工放心!农忙抢收的时候,那肯定所有人都得上阵,这是原则。不过平时嘛…我跟老何说说,安排点轻省的活计,比如去晒谷场翻翻粮食、记记账,或者去割点猪草喂喂牲口,这些活不累人,工分也不少。”
他顿了下,补充道,“二道沟大队猪养得好,割猪草的工分还挺划算。”
林长生连忙道谢:“哎哟,那可太感谢孙书记了!您费心了!家里能耐不大,就是淑怡在纺织厂,弄点瑕疵布啊,处理品什么的还算方便。下次让孩子给您捎点,家里用得上。”
孙书记摆摆手,打着官腔:“哎呀,林工太客气了!都是实在亲戚,咱们不兴这个!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嘛!”
林长生也笑:“瞧您说的,亲戚之间正常走动,不算啥!下次让夏夏去您家认认门,给您和嫂子带点鼎丰真点心尝尝。”
孙书记也顺水推舟:“行啊!让她婶子给她做条鱼,我家那口子做鱼可是一绝!” 车里的气氛顿时融洽了许多。
坐在后面车厢的姜淑怡,在颠簸中依旧紧紧攥着女儿的手,反复叮咛着那些安全事项,眼神里是浓得化不开的不舍和忧虑。
卡车终于颠簸着开到了二道沟村村口。一条宽阔的河流拦住了去路,河上只有一座狭窄的石板桥。
卡车过不去,只能停在河边。留下林朝晖守着车和满车行李,孙书记带着林长生一家步行进村。
得到消息的大队长何向阳和会计王富贵早已迎了出来,见到孙书记亲自陪同,态度更是热情恭敬。
“老何,王会计,这位就是我跟你们提过的知青林初夏同志。这是她的父亲林长生同志,母亲姜淑怡同志。” 孙书记介绍道。
何向阳和王富贵连忙上前握手,看着林初夏一家人的穿着气质,还有停在村口那辆显眼的解放大卡,心里都明白了,这位知青来头不小,是得好好照顾。
“孙书记,两位同志,你们就放一百二十个心!” 何向阳拍着胸脯保证,声音洪亮地对着围观的村民说。
“咱们二道沟大队是先进大队!觉悟高!一定会照顾好每一位响应号召,来我们这里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大家伙儿说是不是啊?”
“是!” 看热闹的村民们齐声响应,目光好奇地在林初夏一家身上打转,尤其在那位皮肤白得晃眼,一看就是城里娇小姐的林初夏身上停留最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