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最近非常火的种田小说从一介布衣到富甲天下讲述了陈文远苏锦儿之间一系列的故事,大神作者佛说众生善恶对内容描写跌宕起伏,故事情节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从一介布衣到富甲天下》以202926字连载状态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也喜欢这本书。《哪里能在线看从一介布衣到富甲天下陈文远苏锦儿最新章节?》就在下方,点即看!
从一介布衣到富甲天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东南沿海的暗流,通过零散的数字和看似无关的市井传闻,化作无形的墨迹,在陈文远书房的密图上一点点晕开。这张图,并非官方的舆图,而是他以商路、物产、气候、人口流动为经纬,自行绘制的“帝国气血运行图”。此刻,他的笔尖正悬在东南沿海那片蜿蜒的海岸线上。
派出的“商人”观察员陆续有消息传回。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密写药水,写在普通家书的行间缝隙,需用特制的药水涂抹方能显现。内容琐碎至极:“宁波港,腊月十五,泊闽广商船七艘,载蔗糖、苏木,卸货速度缓于常例。”“泉州港,正月以来,徽州茶商预定船舱数量,同比减三成。”“某渔村谣传,有‘夜舸’不燃灯火,熟谙水道,常于月晦之夜出没。”
赵小五则负责将各地上报的官方数据与这些信息交叉比对。“大人,市舶司记录,去岁从占城、暹罗进口的香料总量,与江南各市舶抽解数量对不上,有近两成的差额,不知去向。而同期,广东布政使司上报的民间织机数量,下降了半成,生丝价格却反常坚挺。”
陈文远将这些碎片铺陈开来,目光锐利。差额、反常、矛盾,这些正是数据试图诉说的真相。走私的轮廓渐渐清晰:利用官方市舶司管理的漏洞,将部分本应报关纳税的进口货物直接私运入境,同时将严禁出海的生丝、绸缎、乃至可能包括粮食、铁器等战略物资,偷偷运出。这条隐秘的航线,需要庞大的组织、精确的时机、以及官方内部的有效庇护。
“关键在于证据,以及……时机。”陈文远喃喃自语。直接上奏,若无铁证,必被吕相门下官员以“风闻奏事”、“污蔑重臣”为由驳回,自己反而会陷入绝境。他需要等待,等待一个能让这脓疮自行破裂,或者能让皇帝不得不正视的契机。
朝堂之上,风平浪静。吕相似乎接受了陈文远“安于现状”的姿态,偶尔还会就户部钱粮调度之事,客气地征询他的意见,但核心决策早已绕过户部,由总理大臣衙门会同相府决定。陈文远一律以“吕相深谋远虑”、“下官并无异议”应对,谦卑而疏离。
皇帝对陈文远的“识趣”似乎颇为满意,在一次小范围议事时,甚至温言勉励:“文远在户部,梳理天下钱粮,亦是重任。朕知你稳重,堪为国之柱石。”这话听似褒奖,实则将陈文远限定在了“理财能手”的框架内,暗示他不必再插手漕运、新政等更具开拓性的事务。
陈文远叩谢圣恩,心中雪亮。皇帝既要利用吕相一派的势力平衡朝局,又对陈文远这类能办事但可能“不安分”的干吏心存警惕。目前的局面,正是皇帝乐见的平衡——陈文远被高高挂起,吕相权柄日重但尚未完全失控。
初夏,东南传来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消息。观察员密报:泉州一名颇有名气的叶姓账房先生,三日前深夜醉酒,失足落水而亡。此人曾先后受雇于多家与海外贸易有关的商行,据说记忆力超群,心算极准,是许多大商号争相聘请的“活账本”。观察员在备注中谨慎写道:“叶账房死前数日,曾与人在茶楼密谈,神色似有不安。与之密谈者,据描述疑似市舶司一名副提举的家仆。”
几乎同时,赵小五从一堆刑部无关紧要的邸报抄件中,发现了一则短讯:苏州府一名经营生丝买卖的商人,因债务纠纷被告上官府,却在开堂前夜,在狱中“突发急病”身亡。此人生前曾酒后放言,说有门路能将生丝运出海外,“利十倍于国内”。
两起死亡,地域不同,缘由各异,却都隐隐指向东南沿海的贸易网络。陈文远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这是灭口。对方的组织严密、手段狠辣,且对潜在的威胁反应极其迅速。这说明,他们感觉到了某种不安,正在清理可能暴露的线索。
“网在收紧,但也是他们开始慌乱的迹象。”陈文远对赵小五低声道,“继续观察,尤其注意沿海各地米价、盐价、以及建材价格的异常波动。大规模的秘密运输和仓储,不可能不留痕迹。另外……让我们的人,暂停一切主动打探,只记录公开信息,安全第一。”
机会终于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时刻降临。
秋祭大典是朝廷最重要的典礼之一,皇帝将亲率百官祭拜天地,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典前,需由钦天监严密推算天气,确保典礼当日晴空万里。
然而,祭典当天,正当皇帝在天坛焚香祝祷,文武百官肃立之际,原本晴朗的天空骤然变色,乌云四合,一道刺眼的闪电撕裂长空,紧随其后的是一声撼天动地的惊雷!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落下来,顷刻间,庄严的祭典现场一片混乱,仪仗、乐章全被打乱。
皇帝脸色铁青,在近侍的仓促护卫下避入临时搭起的雨棚。百官狼狈不堪,心中俱是惊惶。天人感应,祭祀遇雷雨,这是极大的不祥之兆,往往被视为上天对天子的警示或对朝政的否定。
吕相率领众臣,纷纷跪倒请罪,言称“臣等辅佐无方,致干天怒”。场面一时压抑到了极点。
一片混乱与惶恐中,陈文远却抬起头,任由冰凉的雨水打在脸上,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注意到,这雷雨来得极其迅猛,云层低垂且色泽异样,与他近期从东南沿海气候记录中看到的、一种与强台风登陆前兆相关的局部强对流天气特征,极为相似!
他立刻联想到观察员前几日密报中提及的“闽浙沿海,连日闷热,海鸟高飞不落,老渔民言恐有大风涛。” 当时只当作寻常气候记录,此刻却与这突如其来的雷雨联系了起来。
一个大胆的计划瞬间在陈文远脑中成型。这不是灾祸,这是天赐的破局之机!
他深吸一口气,越众而出,在泥泞中跪倒,声音却清晰有力地穿透雨幕:“陛下!臣户部尚书陈文远,有本启奏!”
刹那间,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吕相愕然抬头,眼中充满惊疑。皇帝在雨棚下转过身,脸色阴沉:“陈爱卿,此时何事奏报?”
陈文远叩首,朗声道:“陛下!此雷雨非为灾异,实乃预警!臣近日梳理东南各州县气候旧档与民间记录,结合海域异动,推断东南沿海恐有罕见风涛,台风将至!此雷雨或是其前锋征兆!风涛若至,不仅沿海百姓生命财产堪忧,海上船只、港口设施尽皆危矣!更恐有……有不法之徒,借恶劣天气掩护,进行大规模违禁走私,冲击海防,损我国本!臣恳请陛下,未雨绸缪,立即下旨沿海各地加强戒备,并严查各港口船只往来!”
他将走私这个重磅炸弹,包裹在“天象预警”和“防灾恤民”的正当外衣下抛了出来!天象异常,他顺势将之解释为自然灾害的前兆,并将可能发生的走私危机与之关联,既避免了直接指责同僚,又将一个可能动摇国本的问题,摆在了被“天怒”震慑的皇帝面前。
雨,还在下。但朝堂上的气氛,已然剧变。皇帝的目光死死盯住陈文远,不再是恼怒,而是充满了审视和一丝惊悸。吕相的脸色,在灰暗的天光下,瞬间变得苍白。
陈文远知道,他掷出的这把赌注,已经撬动了僵局。接下来的,将是真正的狂风暴雨。

小智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