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山西吉县绥靖公署的书房里,煤炉烧得正旺,铁皮烟囱上挂着的铜壶“咕嘟”冒泡,热气在窗玻璃上凝出一层白雾。

阎老西捏着铜烟杆,烟锅里的烟丝灭了半截也没察觉,手里拿着常凯申发来的电报。

“百川兄,察哈尔战局危急,635旅孤军抗敌,傅作义部抽不开身,只能劳烦你调一个师驰援康保县。

军费从特批款项里出,事后国府再给晋绥军补充一批弹药——这可是为抗战大局,还望你以国事为重啊。”

看到这份电报,扎得阎老西心里发疼。

他把烟杆往桌上一戳,青瓷烟缸被撞得转圈,里面的烟蒂撒了一地。

“以国事为重?”他扯着嘴角冷笑,声音里满是嘲讽:“这光头是把我阎百川当傻子耍!察哈尔是什么地方?鬼子的窝!一个师开进去,怕是连康保县的影子都没见着,就被鬼子包了饺子!”

很显然,蒋光头没安好心。

门外传来轻响,参谋长赵戴文掀着棉门帘进来,手里捧着份电报,见阎锡山脸色难看,脚步顿了顿:“司令,刚收到的消息,鬼子第26师团两个联队加一个炮兵联队,已经到了张北县,离康保县就剩五十里。

635旅那点人,怕是撑不了多久。”

阎老西没接电报,走到窗边,用手指戳了戳玻璃上的雾花,划出一道印子:“撑不撑得住,跟咱们晋绥军有啥关系?

635旅是光头树的标杆,要救也该他派中央军去,凭啥让咱们去填窟窿?”

很显然,阎老西不想趟这趟浑水,吃力不讨好。

他倒想看看,蒋光头能把他怎么样。

赵戴文把电报放在桌上,凑到煤炉边烤了烤手:“话是这么说,可常凯申拿抗战大局压咱们,要是不派兵,回头他在全国通电里说咱们‘消极避战’,舆论上咱们占不住理。

再者,傅作义部归绥那边也吃紧,鬼子骑兵旅天天在边境晃悠,咱们要是调一个师去察哈尔,防务就空了。”

“我能不知道这些?”阎老西转过身,铜烟杆在手里转了个圈:“吉县城防就三个师,一个师守城东,一个师守城西,剩下一个师还得盯着晋南的鬼子。

调走一个师,万一鬼子从娘子关打过来,咱们拿什么挡?”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戳在到康保县的路线上:“你看看这路,要过大同、张家口,全是鬼子的据点,一个师拉过去,粮草弹药怎么运?靠驴车?还是靠那些扛着老套筒的民夫?”

很显然,蒋光头那老子没安好心。

赵戴文叹了口气:“可常凯申说了,军费从特批款项里出。咱们晋绥军缺粮缺弹,要是能拿到这笔钱,至少能给弟兄们添点棉衣。”

“添棉衣?”阎老西冷笑一声,从抽屉里翻出张皱巴巴的单子,扔在桌上:“你看看,去年国府承诺给咱们的十万发子弹,到现在只来了三万发,还全是受潮的。

特批款项?那就是张空头支票!等咱们把人派出去,他一句‘国库紧张’,就能把账赖掉。

到时候人没了,钱也没了,咱们找谁哭去?”

阎老西跟蒋光头打了这么多年交道,怎么可能不了解?

为什么蒋光头头发都掉光了,还不是心眼太多?

正说着,副官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个包裹:“司令,北平洋行送来的,说是您订的东西。”

阎老西拆开包裹,里面是两盒进口的咖啡,还有一叠西药。

他拿起咖啡盒,手指摩挲着上面的外文标签,脸色稍缓:“还是洋人的东西靠谱,花钱就能买到,不像国府,尽玩些虚的。”他把咖啡递给赵戴文,“冲两杯,暖暖身子。”

赵戴文接过咖啡,一边拆包装一边说:“司令,要不咱们派个团去?对外就说‘先遣队’,探探鬼子的虚实,要是情况不对,还能撤回来。

这样既给了常凯申面子,也不会把咱们的家底赔进去。”

“派个团?”阎老西端着咖啡杯,热气模糊了他的眼神:“一个团上去,跟送菜有啥区别?

到时候鬼子把咱们的团灭了,常凯申又该说咱们‘作战不力’,照样能把黑锅扣在咱们头上。”他喝了口咖啡,眉头皱了皱,“太苦了,加点糖。”

副官连忙拿来糖罐,阎老西加了两勺糖,搅拌着咖啡,突然眼睛一亮:“有了。你给常凯申回电,就说晋绥军‘积极筹备’,但需要中央军配合——让他派空军去炸鬼子的补给线,再让河北的部队佯攻保定,吸引鬼子的注意力。

要是他能做到,咱们就派一个师去;要是做不到,就别怪咱们‘兵力不足’,没法驰援。”

赵戴文眼睛一亮:“这主意好!中央军的空军一向宝贝得很,肯定舍不得派去察哈尔;河北的部队忙着守自己的地盘,也不会真的佯攻。到时候常凯申没法兑现承诺,咱们就有理由不派兵了。”

“不光是这样。”阎老西放下咖啡杯,手指在地图上敲了敲:“咱们再给傅作义发个电报,让他也给常凯申回电,说归绥这边‘敌情严重’,需要晋绥军主力支援。

这样一来,咱们就不是‘消极避战’,而是‘分身乏术’。

常凯申就算想挑毛病,也挑不出来。”

不愧为常凯申老对手了,高手过招啊!

赵戴文连忙点头:“我这就去拟电报。

对了,635旅那边,要不要给他们发个慰问电?

好歹是咱们华北的部队,要是真被鬼子灭了,对咱们也没好处。”

“慰问电可以发。”阎老西靠在椅背上,掏出烟袋开始装烟丝:“就说‘晋绥军密切关注战局,愿与635旅并肩作战’,再提一句‘盼贵部坚守待援’。

至于‘援’什么时候到,那就看常凯申的本事了。”他点燃烟丝,吸了一口,烟雾从鼻孔里飘出来,遮住了脸上的神色:“张扬这小子倒是有点本事,一个团能灭鬼子一个大队,可惜啊,站错了队,跟着光头混,早晚得被当成棋子牺牲掉。”

阎老西敢叫常凯申光头,其他人可不敢。

当着阎老西的面,还不能称呼委员长,只能叫常凯申。

赵戴文刚要走,阎老西又开口了:“还有,让咱们的侦查队多盯着大同的鬼子,要是他们有异动,立马汇报。

别光顾着应付国府,把咱们自己的地盘丢了。”

“明白。”赵戴文点点头,转身离开书房。

书房里只剩下阎锡山一人,他看着窗外的雪景,手里的烟杆慢慢燃烧着。

铜壶里的水还在“咕嘟”冒泡,咖啡的香气渐渐散去,只剩下烟丝的味道。

他心里清楚,常凯申这次是想把晋绥军当枪使,可他阎百川在山西经营了几十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怎么可能轻易上当?

察哈尔的仗,让张扬去打;国府的面子,他给,但要让他拿出晋绥军的家底去填窟窿,绝不可能。

就在这时,副官又走了进来,脸色有些慌张:“司令,大同侦查队发来急电,鬼子第4独立混成旅团,正在往咱们方向移动,像是要进攻西吉县。”

阎老西手里的烟杆猛地掉在地上,烟丝撒了一地。

他站起身,快步走到地图前,手指指着雁门关的位置,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他转身对副官说,“立即命令守城部队进入戒备状态,让城西的师往往前方向移动,务必挡住鬼子!再给常凯申发报,说太原‘军情紧急’,晋绥军‘无力分兵’驰援察哈尔,让他另想办法!”

副官连忙应道:“是!”

看着副官匆忙离开的背影,阎老西拿起桌上的电报,用力揉成一团,扔进煤炉里。

火苗“腾”地一下窜起来,把纸团烧成了灰烬。

他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冷风灌进来,吹得他打了个寒颤。

“光头,不是我阎百川不抗日,是鬼子不给我机会啊。”他低声自语,眼神里满是算计:“康保县的事,你自己想办法吧。我晋绥军,得先保住西吉县,不然只能西渡黄河,前往陕西了!”

作为山西王,他不想被彻底赶出山西,但有些事儿,不是他说了算。

一旦小鬼子发起进攻,他很难抵挡。

该死的小鬼子!

书房里的煤炉还在燃烧,铜壶里的水已经烧开,蒸汽从壶嘴里冒出来,带着“呜呜”的声响。

阎老西重新拿起铜烟杆,慢慢装着烟丝,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仿佛刚才的慌乱从未出现过。

他心里清楚,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平静了。

鬼子盯着太原,国府盯着晋绥军,察哈尔的张扬还在跟鬼子死磕。而他,必须在这些势力之间周旋,既要保住山西的地盘,又要应付国府的压力,还要提防鬼子的进攻。

这盘棋,难下,但他阎百川,必须赢。

与此同时,康保县的635旅指挥部里,张扬正拿着阎老西发来的“慰问电”,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把电报扔在桌上,对王守业说:“晋绥军的‘并肩作战’,就是发封电报?看来咱们还是得靠自己。”

王守业拿起电报,看了一眼,眉头皱了皱:“阎老西这是不想派兵啊。常凯申的援军,怕是指望不上了。”

“指望不上就不指望。”张扬走到地图前,手指指着狼窝沟的位置:“鬼子明天就到,咱们的伏击方案不变。告诉弟兄们,明天这一仗,咱们不光要打赢,还要让鬼子知道,察哈尔的土地,不是他们能随便撒野的!”

王守业点点头:“我这就去通知各部队,让他们做好准备。”

看着王守业离开的背影,张扬拿起桌上的M1加兰德步枪,拉开枪栓,检查了一下子弹,又慢慢推上。

枪身泛着冷光,映出他坚定的眼神。

他知道,明天的狼窝沟,将会是一场恶战。

没有援军,没有退路,只能靠自己,靠身边的弟兄们,靠手里的枪,去跟鬼子拼。

但他不怕。

因为他心里清楚,只有打赢这一仗,才能守住康保县,才能给那些来参军的学生、给后方的百姓,一个交代。

才能让鬼子知道,神州大地上,还有能跟他们硬拼的部队。

夜色渐深,康保县的街上一片寂静,只有城墙上的哨兵还在来回走动,手里的枪上挂着马灯,灯光在雪地里映出长长的影子。

指挥部里的灯光依旧亮着,张扬还在看着地图,手里的铅笔在狼窝沟的位置画了一个又一个圈。

他在等,等明天的太阳升起,等鬼子走进他布下的天罗地网。

而在张北县的日军营地,黑田重德正对着地图,对身边的军官说:“明天一早出发,务必在中午前赶到狼窝沟,一举歼灭635旅!”

久野村桃代站在一旁,手里攥着指挥刀,眼神里满是杀意。

他已经准备好了,要在狼窝沟为上田中碧报仇,要让635旅付出代价。

只是他不知道,狼窝沟的山头上,早已埋伏好的士兵们,正握着上膛的步枪,等着他们的到来。

一场决定察哈尔战局的战斗,即将在狼窝沟拉开序幕……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