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宫斗宅斗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清宫卷王不想宫斗》?作者“尊称椰子大王”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青蕊形象。本书目前连载,赶快加入书架吧!
清宫卷王不想宫斗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长春宫后殿比起永和宫东配殿,不仅宽敞了许多,更多了几分主位娘娘应有的气派与规制。青蕊,如今的瑞嫔,入住后的第一件事并非急着摆弄她的那些“农事家当”,而是先将长春宫原有的宫人召集起来,由内务府派来的管事太监一一引见,认清了人脸,大致了解了各自的职司。
她并未新官上任三把火,行事风格依旧延续着以往的温和低调,只强调了几点:一、恪守宫规,各司其职;二、长春宫内务,以整洁、安静为上;三、后院她划出的那片“自留地”,未经允许,不得擅入。赏罚分明,但初来乍到,以稳为主。
宫人们见这位新主位娘娘年纪虽轻,说话却有条不紊,态度也并不严苛,心下稍安,各自谨慎行事。
安顿好宫务,青蕊便将主要精力投注到两件事上:一是扩大暖棚规模与规范化管理,二是着手编纂《农桑辑要》。
德顺如今俨然是这方面的总管,拿着青蕊画的更详细的图纸,领着内务府派来的工匠,在后院选了一处日照最好的角落,开始搭建两个更大、结构也更稳固的暖棚。棚骨用了更粗壮的木料,覆盖物除了高丽纸,青蕊还特意申请了一些透明度稍逊但保温性更好的牛角片(一种此时已有的类似玻璃的替代品),用于关键部位的采光。内部则规划了更合理的种植区域,甚至预留了放置温度计(她暂时还无法拿出这东西,但先留出位置)和进行不同营养液对比试验的空间。
同时,德顺也通过内务府和之前织造局秦太监的关系,开始大量收集各类农书,从官修的《农政全书》到各地府县志中的物产篇,乃至一些民间流传的抄本、残卷。青蕊则开始筛选、整理这些资料,将其与系统知识中符合当下时代背景的部分进行比对、融合,用更浅显直白的语言重新表述,并配以简单的示意图。她刻意避免使用任何超越时代的术语,所有的改良和建议都建立在“古人已有”、“经验总结”、“略加改进”的基础上。
就在青蕊忙于这些事务时,康熙那日关于“留意皇子公主教化”的话,似乎开始悄然应验。
先是五阿哥胤祺,由他的养母、位份不低的皇太后身边的一位老嬷嬷领着,来长春宫“串门”。胤祺性子较四阿哥胤禛更为跳脱活泼,对那新奇暖棚自然也是好奇不已,扒着门框看了好一会儿,问的问题也多是天马行空,诸如“为何沙子能长菜?”“这水为何是黄的?(指营养液)”。青蕊耐心地一一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末了还送了他一小盆在暖棚里长得极好的、开着紫色小花的薰衣草,喜得胤祺抱着盆不肯撒手。
紧接着,太子胤礽的乳母凌普之妻瓜尔佳氏,也借着送节礼的名义来拜会。言语间颇为客气,但话里话外也不免打探瑞嫔娘娘这些“巧技”,并似无意地提起,太子殿下近日读书,对《禹贡》中记载的各地物产颇感兴趣云云。青蕊心中明了,这是太子一系也开始留意到她这个新晋的、似乎有些“特别”的嫔妃了。她应对得更加谨慎,只说自己愚钝,不过是在家务上有些许心得,万万不敢与太子殿下的学问相比。
而最让青蕊感到意外的,是四阿哥胤禛的再次到访。这一次,他并非独自一人,身边还跟着一个年纪相仿、眉眼间带着几分桀骜与好奇的男孩——正是日后以“大将军王”闻名、此刻尚且年幼的十四阿哥胤禵。
“给瑞嫔娘娘请安。”胤禛规矩行礼,一旁的胤禵也跟着拱了拱手,眼睛却早已滴溜溜地转向了后院那正在施工的暖棚。
“四阿哥、十四阿哥快请起。”青蕊笑着让他们起身,吩咐宫人看座奉茶。
“瑞嫔娘娘,”胤禛坐下后,依旧是那副小大人的沉稳模样,“听闻您这里在建新暖棚,十四弟好奇,便缠着一同来了,打扰娘娘了。”
“无妨,两位阿哥能来,我这长春宫也热闹些。”青蕊温和道,目光转向一脸跃跃欲试的胤禵,“十四阿哥也对这暖棚感兴趣?”
胤禵用力点头,声音清脆:“是啊!四哥说你这儿有不用土就能长菜的宝贝!还能在冬天种出绿叶子!我不信,非要来看看!”他性子直率,带着这个年纪特有的天真与执拗。
青蕊笑了:“眼见为实,十四阿哥既然来了,不妨亲自去看看?只是那边还在施工,杂乱得很,需小心些。”
胤禵一听,立刻从椅子上跳下来,拉着胤禛就要往后院跑。胤禛无奈,只得向青蕊投去一个歉意的眼神,跟着弟弟走了出去。
青蕊也跟了过去,站在廊下看着。只见胤禵围着半成品的暖棚转来转去,不时用手敲敲打打,又蹲下来研究那些沙盘和木槽,问题一个接一个,比胤禛上次来时还要多,还要跳跃。
“为什么用木头和纸搭房子?用砖石不是更结实吗?”
“沙子没有肥力,菜怎么长?”
“这水黄黄的,是不是加了药?”
胤禛在一旁,试图用自己上次理解的知识给弟弟解释,却常常被胤禵更刁钻的问题问住,只得将求助的目光投向青蕊。
青蕊并不直接回答胤禵的所有问题,而是走到他们身边,拿起一块搭建暖棚剩下的边角木料,又捡起一块差不多大小的砖石。
“十四阿哥问得好。你们看,”她将木料和砖石并排放在地上,“若要用它们搭一个能透光、又要暖和的棚子,哪个更合适?”
胤禵抢着说:“砖石结实!”
“结实是结实,”青蕊点头,“可阳光照不进来,里面黑乎乎的,菜苗还能长吗?”
胤禵一愣,挠了挠头。
青蕊又指着沙盘:“至于沙子没有肥力……我们人吃饭长力气,菜苗‘吃饭’靠的是根从水里吸取养分。这沙子的作用,就像……就像我们坐的椅子,只是让菜苗站稳,它真正的‘饭食’,都溶在这‘养料水’里了。”她尽量用比喻来解释。
胤禵似懂非懂,但眼神里的好奇光芒更盛。他不再满足于看,开始动手想要摸摸那些嫩绿的菜苗,被青蕊 gently 拦住。
“十四阿哥,这菜苗还小,娇嫩得很,就像刚孵出来的小鸡,需要我们小心呵护。等它们再长大些,长得壮实了,你再碰它们好不好?”
胤禵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听话地收回了手。
看着两个对自然和物理现象充满好奇的孩子,青蕊心中那个模糊的想法逐渐清晰。她或许可以借此机会,进行一些更基础的“科学启蒙”,不涉及高深理论,只是引导他们观察、思考、验证。
她让德顺取来一个盛满水的木盆,又找来几块大小、形状不同的木块和一块石头。
“两位阿哥,我们玩个小游戏如何?”青蕊将木块和石头递给兄弟俩,“你们猜猜,把这些东西放进水里,哪些会浮起来,哪些会沉下去?”
胤禛若有所思,胤禵则立刻抢过一块大木块和石头,毫不犹豫地将石头扔进水里——噗通,沉了。又将大木块放进去——晃晃悠悠,浮在了水面。
“咦?大的反而浮着?”胤禵惊讶。
青蕊又递给他一块很小却很沉的实心木块,结果也沉了下去。
“看来,东西在水里是沉是浮,跟它的大小没关系,跟它的……嗯,跟它的‘实在’程度有关?”胤禛沉吟着,试图总结。
青蕊赞许地点点头:“四阿哥说得很好。我们可以多找些不同的东西来试试,看看能不能找到规律。”
她又用一个简易的杠杆(一根木棍支在砖块上)演示了如何用很小的力气撬动较重的物体,引得胤禵大呼神奇,非要自己上手试试。
整个下午,长春宫后院充满了孩子们惊奇的声音和欢快的笑声。青蕊没有灌输任何公式定理,只是通过一个个简单有趣的小实验,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提问、去思考。
当两位阿哥终于被随行太监催促着离开时,胤禵还有些依依不舍,扯着青蕊的衣袖问:“瑞嫔娘娘,我下次还能来玩这个……这个‘格物’游戏吗?”
“当然可以,只要十四阿哥得了空,随时欢迎。”青蕊笑着应承。
胤禛则再次郑重地向青蕊道谢:“多谢娘娘今日教诲,胤禛(他用了自称)受益匪浅。”
送走了两位小阿哥,青蕊站在渐暗的庭院中,心情颇为愉悦。今日的“格物启蒙”只是个开始,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她播下的,不仅仅是农桑的种子,更是科学思维的火种。而这些皇子,尤其是四阿哥胤禛,未来将拥有改变这个国家的力量。
她转身回到殿内,看着书案上那些正在编纂的农书草稿,目光更加坚定。
影响力,正在以她所期望的方式,悄然扩散。下一步,或许该让这《农桑辑要》,真正成为一件能惠及实处的利器了。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她在长春宫地位稳固、并且与各方关系处理得当的基础上。

小智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