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仕途青云志小说无弹窗阅读的网站推荐

仕途青云志

作者:青屿甜野

字数:184149字

2025-09-25 10:39:25 连载

简介

由著名作家“青屿甜野”编写的《仕途青云志》,小说主人公是李清,喜欢看都市日常类型小说的书友不要错过,仕途青云志小说已经写了184149字。

仕途青云志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省委书记的车队缓缓驶入开发区大门,阳光照在黑色的车身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李清站在迎接队伍的最前方,神情平静,但手心已经微微出汗。

车门打开,省委书记李国栋迈步下车。他看上去六十岁上下,身材挺拔,目光如炬,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李书记,欢迎您来阜县视察指导。”李清上前一步,恭敬地问候。

李国栋握了握他的手,目光扫过周围的环境:“李清同志,听说刚才这里有点小插曲?”

李清心中一惊,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但他很快镇定下来,如实汇报:“是的书记,有一些群众反映征地补偿问题。我们已经做了疏导工作,现在情况已经平稳。”

“哦?”李国栋挑眉,“带我去看看。”

这个要求出乎所有人意料。随行的省市领导都面露难色,但李国栋已经迈步向开发区内走去。

开发区内,工人们正在忙碌。看到领导过来,都有些拘谨地停下手中的活。

李国栋没有按照预定路线参观那些新建的厂房,而是径直走向一群正在休息的工人。

“同志们好,我是李国栋,来看看大家。”他和蔼地打招呼,“工作还顺利吗?生活上有什么困难?”

工人们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这时,一个中年汉子鼓起勇气说:“书记,别的都挺好,就是孩子上学太难。开发区这边没有好学校,想去县城上学又没户口。”

李国栋认真听着,转头问李清:“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吗?”

李清点头:“确实存在。我们已经规划了开发区配套学校,但因为资金问题,建设进度比较慢。”

“资金差多少?” “大约还需要800万。”

李国栋对随行的秘书说:“记下来,回去研究解决。”

接着,他又问工人们:“还有其他困难吗?”

有了第一个人的带头,其他人也开始畅所欲言: “医保报销太麻烦!” “公交车班次太少!” “周边物价太高!”

李国栋耐心地听着,不时问些细节。随行的干部们都捏了一把汗,生怕哪个问题答不上来。

但李清对每个问题都了如指掌,不仅清楚现状,还能说出已经采取的措施和面临的困难。这让李国栋不禁多看了他几眼。

离开开发区时,李国栋对李清说:“你很了解情况嘛,不错。”

下一站是城关镇老工业区。这里的景象与开发区形成鲜明对比:破旧的厂房,斑驳的墙面,随处可见的下岗工人。

按照原计划,只是车览一下。但李国栋再次要求下车,走进了一个家属院。

这个家属院住的都是下岗职工,条件十分简陋。看到这么多领导过来,居民们都围了上来。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拉着李国栋的手说:“书记啊,我不是要闹事,就是想问问,我们这些老工人还有没有盼头?厂子倒闭五年了,我们这些人要技术没技术,要年纪没年纪,找工作都没人要啊!”

李国栋神情凝重:“老师傅,您放心,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你们的贡献。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

他转身问李清:“县里有什么措施?”

李清汇报:“我们采取了几个措施:一是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二是开发公益性岗位;三是对接企业优先录用。但目前效果还不理想,主要是岗位太少,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有什么具体困难?” “主要是资金和资源不足。比如技能培训,我们想请更好的老师,买更好的设备,但县财政困难。”

李国栋沉思片刻,对随行人员说:“这个问题很典型。老工业基地转型,不能只靠地方,省里要拿出专门措施。”

接着,他居然走进了一户下岗职工家中。这完全不在计划内,让所有随行人员都措手不及。

这户人家只有一间房,老少三代五口人挤在一起。冬天只能靠一个小煤炉取暖,墙上都是霉斑。

女主人不好意思地说:“不知道领导要来,家里太乱了。” 李国栋摆摆手:“是我们打扰了。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

女主人眼圈红了:“最难的是孩子上学。我们没钱买学区房,孩子只能在条件差的学校读书。眼看就要中考了,真怕耽误孩子前程。”

李国栋在狭小的房间里转了一圈,心情明显沉重。临走时,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钱塞给女主人:“给孩子买点学习用品。”

这个举动让所有人大感意外。更让人意外的是,他接下来要求改变行程,增加对几所薄弱学校的视察。

在西山乡中心小学,看到的景象让人揪心:教室窗户漏风,孩子们冻得小手通红;操场坑洼不平,体育设施残缺不全;食堂条件简陋,孩子们的午餐只有简单的白菜豆腐。

校长惭愧地说:“我们多次打报告申请维修资金,但总是排不上号。”

李国栋问李清:“县里教育投入占比多少?” “21%,已经超过省定标准。”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困难?” “主要是历史欠账太多。全县类似这样的薄弱学校还有17所,全部改造需要大量资金。”

李国栋对随行人员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接下来的视察中,李国栋不断打破原定计划,深入到最困难的地方,看最真实的情况。这让随行的市县领导们坐立不安,唯独李清始终沉着应对。

中午简单的工作餐后,李国栋突然提出:“下午不去 planned 的点位了,我想看看信访工作。”

这个要求让所有人心里一紧。信访工作最敏感,最容易出问题。

在县信访局,李国栋直接调阅了近期信访台账,随机挑选了几个案例要求现场回访。

第一个案例是开发区征地补偿问题。巧合的是,正是早上聚集反映问题的人群之一。

电话接通后,对方听说省委书记亲自过问,激动得语无伦次:“书记,我不是要闹事,就是心里憋屈。征地补偿款拖了三年,每次问都说在办在办…”

李国栋问李清:“这个问题属实吗?” 李清回答:“部分属实。三年前的那次征地确实有问题,相关责任人已经处理。补偿款大部分已经发放,但还有少数个案因为手续问题卡住了。”

“什么时候能解决?” “我们已经成立专班,保证一周内全部解决。”

李国栋对着电话说:“老乡,你听到了吗?一周内保证解决。如果到时候没解决,你可以直接给我写信。”

电话那头传来哽咽的声音:“谢谢书记!谢谢李县长!我们相信政府!”

这个电话结束后,信访局里的气氛明显轻松了一些。但李国栋又挑选了一个更敏感的案例:教师绩效工资拖欠问题。

这个问题牵涉面广,原因复杂。李清如实汇报:“主要是县财政困难,资金调度不过来。但我们已经在想办法,优先保证教师工资。”

让人意外的是,李国栋并没有批评,而是说:“基层困难我知道。但再困难,教师的工资不能拖。这样吧,省里先拨付一笔应急资金,帮助你们渡过难关。”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大感意外。更让人意外的是,他接着又解决了几个信访积案,都是多年未决的老大难问题。

傍晚时分,视察即将结束。李国栋突然说:“最后一个点,去看看你们那个有名的‘问题小区’吧。”

这句话让所有人的心又提了起来。所谓的“问题小区”,是一个拆迁安置小区,因为质量问题纠纷不断,是全县最头疼的地方。

小区居民听说省委书记来了,一下子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反映问题: “房子漏水!” “电梯老是坏!” “物业乱收费!”

李国栋耐心地听着,然后问李清:“这些问题存在吗?” 李清点头:“大部分属实。主要是当初建设标准低,再加上年久失修。” “为什么不想办法解决?” “资金需求太大,县里无力承担。”

李国栋沉思良久,对随行人员说:“安居才能乐业。这种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能老是拖下去。省里市里都要支持,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视察结束,在返回的车上,李国栋对李清说:“今天看到了很多问题,但也看到了你们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基层工作不容易,但要记住:只要心里装着老百姓,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这句话,让李清这些天所有的压力和委屈都烟消云散。

车队缓缓驶离阜县,但李国栋留下的思考和承诺,却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而对李清来说,这场视察不仅是一次考验,更是一个新的开始。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如何落实省委书记的指示,如何解决这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如何让阜县真正发展起来,这些都是摆在他面前的艰巨任务。

但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的身后,是阜县八十万百姓的期待和信任。

夜色渐浓,县政府的灯光再次亮起。新的工作,已经开始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