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重回八七?山野向晚蓉城暖》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林声禾”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本书的主角是向晚,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目前本书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重回八七?山野向晚蓉城暖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日头偏西时,李秀兰和向晚回到了家。两人的脚步都比去时轻快了许多,尤其是李秀兰,眉宇间积压多日的愁云似乎被风吹散了些许。
一进院子,李秀兰就忍不住扬起了声调,带着压抑不住的喜悦:“妈!我们回来了!”
王福玉正坐在屋檐下看着向阳玩泥巴,闻声抬起头,看到儿媳和孙女脸上都带着笑,尤其是儿媳,眼神都亮了几分,心里便明白了几分。
“咋样?”老太太沉稳地问,但眼神里也透着一丝关切。
李秀兰放下空了一大半的篮子,也顾不上歇口气,就从怀里掏出那个小心包裹起来的手帕包,一层层打开,露出里面零零碎碎却实实在在的毛票和硬币。
“妈!您看!”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卖了!蘑菇都卖了!三块三毛钱呢!”
“三块三?”王福玉也吃了一惊,浑浊的老眼瞪大了些。她知道鲜蘑能值点钱,但没想到能卖这么多。这可比预想的好太多了!
“是啊!”李秀兰兴奋地絮叨起来,“晚晚可机灵了,帮着我跟人家说……镇上人还真认这口鲜劲儿!咱没通过货郎,自己卖的,价钱就好!”她开始一样样数着买回来的东西,“我买了家里急用的盐和一包火柴,花了三毛五。又割了四两肥肉膘,花了六毛钱,今晚咱就能熬猪油吃!还给晚晚买了本旧字典,花了1毛钱。”
说着,她把剩下的钱小心地推到婆婆面前:“您看,刨去花的,还剩下两块二毛五分钱呢!”那几张毛票和几个硬币,在这个一分钱都恨不能掰成两半花的家里,显得格外珍贵。
“好,好……”王福玉连连点头,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目光落在小孙女身上,多了几分深意。
向阳闻到肉味,早就丢下泥巴跑了过来,围着母亲咂巴嘴:“肉!妈,有肉吃了!”
李秀兰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对,今晚有油渣吃!”
这时,向忠富也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了。刚进院子,他就闻到了一股久违的、诱人的猪油焦香,脚步不由得一顿。
再一看,妻子脸上带着罕见的、轻松的笑意,母亲也笑眯眯的,儿子更是兴奋地围着他转。灶房里飘出的油香更是实实在在的。
“这是……咋了?”向忠富有些摸不着头脑,放下锄头问道。
李秀兰看到他,立刻拿着剩下的钱和买来的东西迎上去,声音里带着邀功般的喜悦:“他爸!你看!我们今天去镇上卖蘑菇的钱!卖了三块三呢!买了盐、火柴,还割了肉,给晚晚买了本认字的字典,还剩下两块二毛五分钱!”
向忠富看着妻子手里那实实在在的钱和物,尤其是那块白花花的肥肉膘和崭新的日用品,黝黑的脸上瞬间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他接过那手帕包,掂量着里面硬币的分量,又看了看那块肥肉膘,嘴唇动了动,半天没说出话来。
“真……真卖了这么多?”他的声音有些干涩,目光猛地转向那几段还躺在院子里的椴木,眼神变得极其复杂。
震惊过后,一股巨大的惊喜涌上心头。三块三!这几乎够交一小部分“代金”了!而且只是卖了一篮子蘑菇!这……
但紧接着,长期被贫穷和挫折打磨出的谨慎和多疑,又让他心里升起一股强烈的不安和疑虑。
钱来得太快太容易,反而让他觉得不真实,甚至有些害怕。
他的脸色阴晴不定,眉头又渐渐锁紧,沉默了片刻,才沉声问道:“这蘑菇……真是你们卖出去的?没……没惹什么事吧?”他担心妻女在人生地不熟的镇上受了委屈或者被人骗了。
李秀兰连忙摆手:“没有没有!就是赶集卖的,好多人买呢!晚晚还帮着我说话……”她把卖蘑菇的经过大致说了一遍,略去了自己最初的紧张和局促,只挑好的说。
向忠富听着,目光再次落到安静站在一旁的女儿身上。
这个小女儿,病了一场之后,确实变得不一样了。眼神太亮,心思太活。找到蘑菇可以说是运气好,认识几个字可以说是聪明,可这主动提议去镇上卖东西,还能帮着吆喝卖出去……这已经超出了一个五岁农村孩子该有的样子了。
他心里那点关于“妖怪”、“中邪”的模糊担忧,又隐隐冒了出来。但看着妻子兴奋的笑容、母亲欣慰的表情、儿子期盼油渣的眼神,以及手里这实实在在的钱和肉,他又无法把这种荒谬的担忧说出口。
最终,他只是闷闷地“嗯”了一声,把钱塞回李秀兰手里,语气听不出喜怒:“卖了就好。这钱……你收好,仔细着用。”
他没有像李秀兰期待的那样,对种蘑菇的事表现出热情和支持,反而显得更加沉默和心事重重。
李秀兰满腔的喜悦像是被泼了一小盆冷水,愣了一下,有些无措地看向婆婆。
王福玉似乎明白儿子的心思,淡淡开口:“钱是正经来的,东西是实在的,就是好事。晚上熬油,孩子们都馋了。”
向忠富没再说什么,转身去洗手了。
晚饭,饭桌上果然难得地飘起了浓郁的猪油香。熬油剩下的油渣,撒上一点点盐,香脆得让向阳差点把舌头都吞下去。就连简单的炒野菜,因为有了油水,也变得格外美味。
李秀兰不停地给向晚夹菜,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骄傲。王福玉也默默吃着,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只有向忠富,吃得有些心不在焉。美味的油渣似乎也没能完全驱散他眉间的疑虑。
他时不时地瞥一眼小女儿。向晚正小口小口地吃着饭,表情安静乖巧,和任何一个吃到好东西的满足孩子没什么两样。
可向忠富心里却像是压着什么,沉甸甸的。
女儿的变化太大了,好得让他不安。这突如其来的“好运”和“聪明”,到底是福是祸?
晚上躺下后,李秀兰还在兴奋地计划着:“他爸,我看这蘑菇真有搞头!鲜蘑这么值钱,等咱自己种出来了,哪怕一次只出一点,也能经常去镇上卖点钱!这日子就好过多了!明天我就把菌种弄到木头上去……”
向忠富背对着她,含糊地应了一声:“……嗯,你看着弄吧。不过别抱太大指望,不成……也别泄气。”
他的态度,比起之前的坚决反对,已经是巨大的让步,但那份疑虑和保留,却像一根刺,留在了李秀兰欢欣鼓舞的心情里。
她也沉默下来,轻轻叹了口气。
看来,要让丈夫彻底放下心来,光靠一次卖蘑菇的成功还不行。必须等到蘑菇真的种出来,真的换来了稳定的收入,才能真正打消他心底那份根深蒂固的不安和疑虑。
而此刻,假装睡着的向晚,将父母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
她明白父亲的担忧。自己的表现,确实超出了常理。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她只能继续走下去,用实实在在的、持续的成功,来慢慢消除父亲的疑虑,让他真正相信,这一切的改变,是好事,而不是什么妖异。
她轻轻翻了个身,目光投向窗外皎洁的月光。
菌种已经备好,椴木也已就位。卖蘑菇换来的钱和物,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母亲的希望。
明天,真正的试验就要开始了。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