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林嵩率领五千郡兵抵达河内时,正值赤眉军逼近长安,刘秀亲率主力西征,河内郡成了前线的“后院”,由寇恂镇守。这位被刘秀称为“萧何”的能吏,正忙着征调粮草、修缮城防,见到林嵩带来的齐郡援军,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笑意。

“林公子来得正好!”寇恂握着他的手,指向城外的粮仓,“赤眉军一路烧杀,不少流民往河内涌,粮草快不够了。齐郡的粮草车队刚到,郡兵再一到,这心就稳了。”

林嵩将郡兵交给经验丰富的校尉统领,自己则跟着寇恂巡查防务。河内城外,护城河刚挖深了三尺,守城的士兵正往城墙上搬石头,城门口的流民排着队,官吏们按户登记,分发粮食——这场景,像极了齐郡安置流民的样子。

“寇大人也是以民为本。”林嵩由衷赞叹。

寇恂笑了笑:“萧王说,百姓是水,我们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河内是他的根基,丢了百姓,这根基就塌了。”

几日后,赤眉军分兵袭击河内,被林嵩带来的郡兵与河内守军联手击退。齐郡郡兵久习阵法,尤其擅长防守,他们在城墙上架起齐地特有的强弩,箭矢精准,力道十足,赤眉军几次冲锋都被打退,不得不退到三十里外扎营。

捷报传到齐郡,林靖立刻下令再调两千郡兵、五千石粮草支援河内。林墨的商队也临时改道,将原本运往河北的丝绸换成了伤药、箭簇,日夜兼程送往前线。

“父亲,河内稳住了。”林嵩在信中写道,“寇大人让我转告,萧王在关中连胜,赤眉军已成强弩之末。只是……长安遭赤眉劫掠,百姓困苦,孩儿看着心焦。”

林靖读信时,林墨正好从长安附近回来,满脸疲惫:“长安城里,粮食比黄金还贵。赤眉军搜刮完了就往外跑,留下满城废墟。萧王的军队进城时,百姓都趴在墙头哭,说‘可算盼来能好好过日子的兵了’。”

林靖沉默良久,对林墨道:“让商队带些粟米去长安,说是‘齐地百姓赠的’,别留林家的名字。”他顿了顿,又补充,“再让嵩儿在河内留意,若有长安流民过去,尽数收留,分田给他们耕种。”

此时的刘秀,已在河北称帝,改元建武,建立东汉。他派使者前往齐郡,封林靖为“齐郡侯”,食邑三千户。林靖却上书辞谢:“臣无功不敢受禄,只求陛下安定天下,让百姓有田种、有饭吃。”

刘秀接到奏折,对邓禹笑道:“林靖这个人,有古之君子之风。他不要爵位,是想让朕记住,当官不是为了封赏,是为了百姓。”他提笔写下“保境安民”四个大字,派人送往齐郡,“就用这个当赏赐吧。”

齐郡的府衙里,林靖将这四个字刻在匾额上,挂在正堂。林嵩从河内回来述职,看到匾额,忽然想起在河内城头,寇恂指着城下的农田说:“你看那些庄稼,一株株长得扎实,才撑起了这片土地。咱们当官的,就该像这庄稼,把根扎在地里,才能挡住风雨。”

他忽然明白,林家传承的秘密,从来不是爵位与财富。从先祖林辰在秦末乱世中护住一家人,到父亲在齐郡安置流民,再到自己在河内守城,一代代人做的,不过是“保境安民”这四个字。

窗外,齐郡的田野里,新插的秧苗绿油油的,像一片望不到头的希望。林嵩知道,只要这田野里还有人耕种,只要城墙上还有人守护,林家的故事,就会一直写下去。

而长安城里,刘秀正站在未央宫的废墟上,下令修缮宫室。他身边的内侍捧着一份清单,上面列着齐郡送来的粟米、布匹,还有工匠——都是林靖悄悄派去帮忙重建的。刘秀看着清单,对身边的人说:“齐郡林家,不是寻常世家。他们懂百姓要什么,也懂这天下该怎么治。”

夕阳的金辉洒在未央宫的断壁上,也洒在齐郡的秧苗上,仿佛在说:乱世的烽火渐渐熄了,新的日子,正在泥土里生根发芽。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