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苏清颜陆时砚小说在线章节免费阅读(清颜向上无弹窗无删减)

清颜向上

作者:7克拉的梦

字数:333560字

2025-09-18 10:00:43 完结

简介

备受瞩目的职场婚恋小说,清颜向上,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7克拉的梦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目前,这本小说已经完结。如果你喜欢阅读职场婚恋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

清颜向上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周三清晨的阳光刚爬上星芒大厦的玻璃幕墙,苏清颜已经坐在工位前,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时光盲盒”方案发呆。桌角堆着一摞从公司图书馆借来的书——《广告的商业逻辑》《用户心理学》《品牌年轻化实战指南》,书页边缘被她翻得卷了边,空白处写满密密麻麻的批注,却没能解开心里的结。

“情怀溢价的合理区间到底是多少?”她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大大的问号。书上说“10%-30%取决于情感附加值”,可赵曼觉得10%太保守;案例里说“限量款溢价可翻倍”,但悦容的用户画像又偏理性,她怕步子迈大了会摔。

“用户分层怎么才能既避免‘消费力鸿沟’,又保留故事的张力?”她又画了个问号。把周奶奶和白领放在一组,怕聊不到一起;按收入分组,又失去了“代际共鸣”的核心,变成单纯的“有钱人聊天”。

最让她头疼的是拍摄团队的问题。独立工作室的文艺风格和地铁站的快节奏投放需求,像两条平行线,她找不到交汇点。书上说“风格统一是品牌调性的基础”,可赵曼坚持“渠道适配比风格统一更重要”,到底该听谁的?

苏清颜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点开一个广告行业论坛。里面的帖子像在吵架——有人说“数据是广告的根,没有数据支撑的创意都是空谈”,有人反驳“只看数据的广告人是没有灵魂的机器”;有人分享“靠情怀爆火的案例”,下面立刻有人跟帖“半年后品牌就消失了,情怀不能当饭吃”。

越看越乱。她像掉进了迷宫,每个路口都有看似正确的路标,却指向不同的方向。

“又在啃书呢?”林薇薇端着咖啡路过,看到她眼下的乌青,吓了一跳,“你昨晚没回家?”

苏清颜点点头,声音沙哑:“在公司改方案。你看这个用户分组,我改了五版,还是觉得不对。”

林薇薇凑过来看了看:“别钻牛角尖了,按赵总的意思来呗。她让你怎么分,你就怎么分,反正出了问题有她担着。”

“可我想弄明白为什么。”苏清颜固执地说,“如果只是照做,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我还是不会。”

“我的傻妹妹,职场哪有那么多‘为什么’?”林薇薇拍了拍她的肩,“赵总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她的经验就是答案。”

林薇薇的话没说错,可苏清颜做不到。她像个认死理的学生,非要搞懂公式推导过程,才能安心用公式解题。

周三下午,王磊故意在她面前晃悠,手里拿着一份“拍摄团队备选名单”:“苏负责人,这是我找的几家大公司,拍过不少大牌广告,要不要换?”

苏清颜瞥了一眼,名单上的公司确实名头响亮,但作品风格千篇一律的“高大上”,和“时光感”完全不搭。“不用了,我已经和独立工作室沟通好了,他们会调整剪辑风格。”

“调整?”王磊嗤笑,“一群玩艺术的,懂什么叫‘快节奏’?我看你就是死要面子,舍不得承认自己选错了。”

苏清颜没理他,转身去茶水间接水。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有人说话——是赵曼和陆时砚。

“那丫头这两天快熬疯了,桌上堆的书比方案还高。”赵曼的声音带着点无奈,“我不过是提了几个问题,她倒好,非要从书里找答案。”

“她和你年轻时很像。”陆时砚的声音很轻,“认死理,不撞南墙不回头。”

“像个愣头青。”赵曼哼了一声,“当年我为了弄明白‘用户留存率’,把市场部十年的报表翻了个底朝天,结果被老总监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些答案,不是靠查资料能找到的。”

苏清颜的心猛地一跳,悄悄退了回去。原来赵曼年轻时也这样?

接下来的两天,苏清颜像上了发条。白天泡在图书馆和论坛里,晚上留在办公室改方案,常常是保安来锁门时,才发现整栋楼只剩下她一个人。

她把用户分组改成“兴趣导向”——不管年龄和收入,只要有共同的爱好(比如都喜欢手工、都爱追剧)就放在一组,解决了“聊不到一起”的问题;和拍摄工作室磨了无数次,终于确定“前期用文艺镜头讲故事,后期用快剪突出冲突点”的混合风格,既保留温度又兼顾流量;把情怀溢价定在20%,用“买盲盒送定制书签”的附加价值对冲用户的价格敏感。

方案越来越完善,可苏清颜心里的疑惑没减少。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像拼图拼到最后,发现少了最重要的一块,却不知道那块是什么。

周五晚上,她又在办公室加班。窗外的夜景璀璨,她却对着电脑屏幕发呆,连赵曼站在身后都没察觉。

“还没走?”

苏清颜吓了一跳,猛地转过身,看到赵曼手里拿着一杯热牛奶,“赵总?您怎么还在公司?”

“刚加完班。”赵曼把牛奶放在她桌上,目光落在那摞书上,“这些书都看完了?”

“嗯,看了大半。”

“找到答案了?”

苏清颜低下头,小声说:“找到了很多答案,可不知道哪个是对的。”

赵曼笑了,拉过一把椅子坐在她对面:“我年轻的时候,比你还较真。为了弄明白一个数据模型,通宵查资料,结果第二天提案时记错了小数点,闹了大笑话。”

苏清颜惊讶地抬头。

“老总监当时没骂我,只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资料能告诉你别人走过的路,但走不走得通,得你自己去试’。”赵曼看着她的眼睛,“你现在的问题,不是缺答案,是缺‘试错的勇气’。”

“试错?”

“对。”赵曼拿起她的方案,“用户分组按兴趣来,有没有试过找两组人模拟聊天?拍摄风格的混合方案,有没有让工作室先出个样片?溢价20%,有没有做过小范围的预售测试?”

苏清颜愣住了。她一直在纸上推演,却没想过真的去“试”。

“书和资料能给你方向,但不能替你做决定。”赵曼的语气很温和,“就像你想知道水温,光看温度计没用,得伸手摸一摸才知道烫不烫。”

“可如果试错了……”

“错了就改啊。”赵曼摊摊手,“广告本来就是不断调整的过程。我当年做砸的那个项目,就是因为太相信书本上的‘成功案例’,没考虑到我们的用户根本不吃那一套。”

苏清颜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原来赵曼说的“覆辙”,是这个意思。

“还有,”赵曼看着她桌上的书,“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你一个人能想明白的事有限,遇到坎了,问问别人——问我,问陆总,甚至问林薇薇,都比自己钻牛角尖强。”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当年要是早点跟老总监请教,也不至于闹笑话。职场不是单打独斗,学会借力,才走得远。”

苏清颜看着赵曼,突然觉得眼前的迷雾散了些。赵曼的严苛背后,确实藏着过来人的善意——不是直接给答案,而是教她找答案的方法。

“谢谢赵总。”她由衷地说。

“谢什么,我也是为了项目能成。”赵曼站起身,走到门口又停下,“对了,下周一的预售启动会,你主讲。别紧张,按你试错后的结果说就行,错了有我呢。”

赵曼走后,苏清颜握着那杯热牛奶,心里暖烘烘的。她打开方案,第一次没去想“哪个答案是对的”,而是列了一张“试错清单”:周日约两组用户模拟聊天,周一让工作室出样片,周二做小范围预售测试……

原来她缺的不是答案,是迈出第一步的勇气,和相信“有人会托底”的底气。

可新的疑问又冒了出来:赵曼为什么突然对她这么坦诚?是真的放下了“算计”,还是……她想起赵曼和陆时砚在茶水间的对话,“她和你年轻时很像”,陆时砚到底是谁?他和赵曼,和星芒,到底是什么关系?

更让她在意的是,那条提醒她“小心王磊”的匿名短信,始终像根刺。如果赵曼是真心帮她,那匿名者的目的是什么?王磊又会在周一的启动会上做什么?

苏清颜看了看时间,已经是凌晨一点。她收拾好东西,走出办公室。走廊里的灯光长长的,映着她的影子,像个沉默的伙伴。

她不知道周一的启动会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那些藏在暗处的眼睛还会带来什么麻烦。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个人钻进牛角尖里打转。

下周一,她要带着试错后的方案站在台上,也要带着警惕,看看王磊到底想做什么。

而那个神秘的匿名者,会不会在启动会上,露出马脚?

(第八章 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