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继子女难搞?我有持家巧计小说有没有完结版在线?

继子女难搞?我有持家巧计

作者:画扇描眉染尽席

字数:178451字

2025-09-12 11:02:41 连载

简介

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种田小说,继子女难搞?我有持家巧计,正等待着你的探索。小说中的沈棠角色,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惊喜和感动的世界。作者画扇描眉染尽席的精心创作,使得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现在,这本小说已更新178451字,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

继子女难搞?我有持家巧计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镇上的牲口集市在南边,隔着两条街都能闻到那股混着草料和牲畜粪便的独特气味。

周承安把牛车拴在集市外的一棵老柳树下,沈棠则利落地跳下车。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去,集市里人声鼎沸,猪仔的尖叫,牛羊的叫唤,还有贩子们扯着嗓子的吆喝声,搅成一锅热粥。

沈棠没在外面转悠,径直领着周承安走到了最里头一个老汉的圈前。

老汉的猪圈打理得干净,里头七八头小白猪崽正抢着一个食槽,拱得哼哼唧唧。

“大爷,这猪崽怎么卖?”

老汉抬头看了他们一眼,见两人穿着干净利落,不像来寻开心的,便伸出五个手指:“五十文一斤,自个儿挑。”

沈棠蹲下身,仔细看了看。

圈里的猪崽个个皮毛光滑,眼睛有神,在地上跑得飞快。

她指了指角落里一头最壮实的,那小猪正把兄弟姐妹都挤开,霸着食槽吃得最欢。

“就在那头。”

周承安话不多说,翻身进了猪圈,一把就拎住了那头猪崽的后颈。

小猪在他手里拼命挣扎,四条小腿乱蹬。

老汉拿来秤,周承安把猪崽放上去,秤杆高高翘起。

“八斤二两,算你八斤,四百文。”

沈棠爽快地从钱袋里数出四百文铜钱,递了过去。

周承安找了根草绳,把猪崽的四只蹄子捆好,往牛车上一放。

做完这桩买卖,两人又去了布庄。

醉仙楼给的钱还剩下不少,沈棠挑了两块靛蓝色的棉布,结实,耐脏,给周明和周梅做新衣裳正合适。

她又看中了一块更细软的月白色细棉布,扯了扯,觉得料子不错,但想了想,还是放下了。

周承安站在她身后,把她的小动作都看在眼里,没出声。

回村的路上,牛车走得不快,车上多了个哼哼唧唧的新成员。

还没进院门,周明和周梅就跟两只小燕子似的飞奔出来。

“娘!买猪崽啦!”

“还有布!是给我们做新衣裳的吗?”周梅眼尖,一下就看见了那匹蓝布,高兴得直跳脚。

沈棠笑着摸了摸她的头:“是,等娘得空了,就给你们俩一人做一身。”

周承安把猪崽拎下来,在院角用旧木板和竹子临时围了个圈,撒上些糠,小猪立刻埋头吃起来。

一家人正围着猪圈高兴,院门外,一个尖细的声音传了过来。

“哟,这日子过得可真红火,猪也买了,新衣裳也穿上了。”

周老三的婆娘,村里人都喊她三婶,正端着个破碗,倚在门框上,一双吊梢眼在院子里来回扫。

她身后还跟着两个平日里最爱嚼舌根的妇人,都是一脸看好戏的神情。

“孩子长得快,去年的衣裳都短了。”沈棠淡淡地回了一句,把布匹抱进怀里。

“短了?”周三婶嗤笑一声,拔高了音量,“我看不是衣裳短了,是心野了,忘了本了!”

她往前走了几步,唾沫星子都快喷到沈棠脸上。

“承安他爹在世的时候,家里再难,逢年过节也没断了祠堂的香火。你们倒好,刚挣了两个钱,就先顾着自己吃肉穿衣,把列祖列宗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让村里人怎么看咱们周家?说我们周家出了不孝的子孙!”

这话比周老三之前那些抢劫似的胡搅蛮缠要毒得多。

一个“不孝”的帽子扣下来,在村里是天大的罪名。

院门口围观的乡亲越来越多,对着院里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周承安的脸黑得能滴出水,他把手里的柴刀往地上一插,泥里陷进去半寸深。

周三婶吓得缩了下脖子,但一看他身后的沈棠,胆子又壮了起来。

她就不信,周承安敢当着全村人的面,对她一个长辈动手。

“怎么?还想打人?你打啊!让大伙都看看,你们这对没良心的,是怎么欺负长辈的!”

就在这时,沈棠拉住了周承安的胳膊。

她把怀里的布匹交给周梅,然后走到周三婶面前,脸上居然还带着笑。

“三婶说得对。挣了钱,是该先敬着祖宗。”

她声音清亮,院里院外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周三婶愣住了,没想到沈棠会顺着她的话说。

沈棠没理会她的错愕,接着扬声说:“我正跟承安商量呢,我们挣的这点钱,除了嚼用,还想着给周家做点事。祠堂里那些祭器,不是缺了口就是掉了漆,我寻思着,等南山坳钱家阿公的窑稳定了,就专门定做一批新的,让祖宗们也用上体面的家伙什。”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门口所有人的脸。

“还有祠堂里挂着的牌位幔子,都旧得发黄了。我刚才在布庄,瞧见一种青灰色的贡缎,厚实又气派,扯上几尺给祖宗们换上,也算是我们小辈的一点心意。”

她一番话说完,院门口的议论声停了。

大伙脸上的表情从看热闹,变成了惊讶,又转为认同。

这话说得太在理了,也太大气了。

沈棠转回头,看着脸色已经变了的周三婶,笑容更深了。

“三婶您是长辈,又最是孝顺,见识比我这个外姓人多。这祭器要什么花样,幔子用什么尺寸,我拿不准主意。不如,这事就劳烦三婶您去跟几位族老商议商议?定好了章程,告诉我一声,钱,我们家出。”

“你……”周三婶的脸涨成了猪肝色,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沈棠这手釜底抽薪,玩得又快又狠。

她把周三婶架在了火上。

答应去办,那她就成了给沈棠跑腿的,里子面子全没了,还坐实了沈棠的大度孝顺。

不答应?

那她刚才那番指责就成了放屁,一个只会在嘴上嚷嚷孝顺,却不肯为祖宗出力的刻薄妇人形象,就钉死在她身上了。

“看看,看看!”张大伯不知何时也挤了进来,他把烟杆在鞋底磕了磕,“我就说承安媳妇是个心里有数的人!哪像有的人,嘴上喊得比谁都响,心里头全是鸡毛蒜皮的烂算盘!”

“就是!人家钱都准备好了,你倒是不乐意去办事了?”

“自己懒,还见不得别人好!”

人群里的风向彻底变了,一道道鄙夷的视线射向周三婶。

她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最后狠狠地瞪了沈棠一眼,连手里的破碗都忘了拿,拨开人群,灰溜溜地跑了。

院子里又安静下来。

沈棠没再多说什么,转身拿起那匹蓝布,牵着两个孩子回了屋。

周承安拔出地上的柴刀,默默走到院角,开始给猪圈加固。

夕阳的余晖照进来,给院子里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暖色。

新买的猪崽在圈里哼哼,灶房里飘出米粥的香气。

日子,正在一刀一斧,一针一线里,变得越来越有盼头。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