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人间绝色竟芳菲》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本书由才华横溢的作者“换酒888”创作,以沈檀重霁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31399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人间绝色竟芳菲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栖霞城的清晨总带着一丝散不尽的薄雾,混杂着远处云梦泽飘来的水汽,将沈家大院的青石板路洇得一片湿漉。
沈檀悄无声息地穿过偏院的角门,像一道影子滑向后山。她避开了族人惯常行走的主路,专挑那些荒废已久的碎石小径。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衣裙,颜色几乎与灰蒙蒙的晨雾融为一体。
越靠近丹房区域,空气中弥漫的药味便越发浓郁。苦涩、甘辛、微焦…各种气味交织,寻常人只会觉得刺鼻,沈檀却微微翕动鼻翼,尝试从中分辨今日炉火的大致成色。
她没有资格进入丹房,甚至连靠近正门都会被值守弟子驱赶。她的目的地,是丹房后侧那片堆放废弃药渣的坡地附近的一处小树林。那里地势略高,几块巨大的风化山石形成了天然的遮蔽,恰好能远远望见丹房侧面的几个通风口。
这是她多年摸索出的“宝地”。
藏身于巨石之后,她先是谨慎地四下观察,确认短期内无人会来这废弃之地,这才缓缓坐下,从怀中取出那本边角磨损的《基础吐纳详解》。
书页被小心地翻开。但她目光的焦点,却并未完全落在书页的文字图谱上,而是更多地投向了百米开外的那座灰扑扑的建筑。
今日丹房似乎格外忙碌。
不过辰时,侧门便“吱呀”一声被推开,两个穿着学徒灰衣的少年抬着一大筐黑乎乎的药渣出来,吃力地走向远处的废料堆。他们一边走,一边低声抱怨,声音顺着风隐隐约约传来。
“…李师叔的火气也太大了,就差那么一丁点时辰,整整一炉‘凝血散’就这么废了…”
“嘘…小声点!不过话说回来,张师兄上次提过,那‘赤炎草’投入前,若能以掌心暗劲微微震颤九下,散去三分燥气,或许更能契合‘冰凝花’的药性…”
“说得轻巧,那对灵力掌控要求多高?咱们还是先顾好火候吧…”
声音渐远。
沈檀的目光却骤然亮了一下。
赤炎草?冰凝花?凝血散?
她迅速低头,手指无意识地在摊开的书页上划过。《基础吐纳详解》讲的是引气蕴灵,与炼丹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她脑海中却飞快地将刚才听到的碎片信息,与这本功法里关于“气”的运转描述,以及她过去在某本残破药典上看过的只言片语联系起来。
‘赤炎草性烈,冰凝花阴寒…二者药性相冲,需以温和木属性药液为引,调和阴阳…但若引入时机或火候稍有差池,非但无法调和,反而会加剧冲突,导致炸炉或药性尽毁…’
‘而吐纳之法,讲究的亦是引导与平衡。引入体外灵气,于经脉中炼化,去其驳杂,留其精纯,何尝不是一种“调和”?’
‘若将丹田视作丹炉,引入的灵气视为药材,灵根属性便是那无形的“火”…那么,对灵气在经脉中运转的细微控制,是否也暗合了炼丹时对火候与药力融合的精准要求?’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滋生。
她再次尝试吐纳,这一次,她不再完全遵循书上刻板的“绵长均匀”,而是刻意模仿起一种极细微的、类似丹火跳跃般的韵律。一呼一吸间,加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顿挫感,仿佛在模拟某种药材在炉中被淬炼提纯的节奏。
一丝…两丝…
周遭稀薄得令人绝望的天地灵气,竟真的仿佛被一种无形的韵律所牵动,比平时更“顺从”了几分,透过她的毛孔,渗入经脉。虽然总量依旧微乎其微,但那种效率上的细微提升,对于感知敏锐的她而言,如同黑夜中的萤火般清晰!
有效!
沈檀心头剧震,猛地停下,迅速收敛了所有气息,警惕地环顾四周。后背惊出一层薄汗。
自行改动功法,乃是修真界大忌!若被察觉,后果不堪设想。
她按捺住狂跳的心,仔细感应,确认四周并无他人窥探的迹象,这才缓缓松了口气。方才那瞬间的感悟与尝试,如同在悬崖边走钢丝,惊险却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突破快感。
‘看来,万法相通。炼丹、修行、乃至世间万物运转之理,皆有其共通之处。我所缺的,并非悟性,而是真正能让我放手施为的资源与机会…’她默默思忖,眸光深处掠过一丝不甘与渴望。
就在这时,一阵略显嘈杂的脚步声和少女娇俏的说笑声由远及近,打断了她的思绪。
“芊芊姐,你这次定能被选上!听说流云宗的那位仙师还没走呢!”
“哼,那是自然。总好过某些人,一辈子只配躲在暗处,连丹房的门朝哪开都不知道,真是可怜。”
是沈芊芊和她那几个形影不离的跟班。她们似乎是刚去前厅凑了热闹,此刻正往后山演武场方向去,途经此地。
沈檀立刻将身子完全缩回巨石阴影之后,呼吸放到最缓,仿佛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多年的谨慎让她早已习惯了这种隐匿。
沈芊芊一行人并未发现她,嬉笑着走了过去。只是她们交谈的内容,却让沈檀的心微微沉了下去。
流云宗的人…还没走?
昨日那惊鸿一瞥后,那种如芒在背的不安感再次浮现。
待那说笑声彻底远去,沈檀才从藏身之处走出来。她看了一眼手中的《基础吐纳详解》,又望了望丹房的方向,眼神变得愈发沉静坚定。
她将书册小心收好,转身沿着来时的偏僻小径,悄无声息地返回自己的小院。
桌上是父亲早已出门留下的简单早饭——一碗清粥,一碟咸菜。
她坐下来,安静地吃着。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她低垂的眼睫上,投下小片淡淡的阴影。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沾了点凉水,在粗糙的桌面上轻轻划动。勾勒出的并非女儿家的花鸟图案,而是一个个看似杂乱、实则暗含某种韵律与结构的线条,仿佛是在推演某种复杂的灵力气流变化,又像是在模拟药性冲突与融合的模型。
那本《基础吐纳详解》就放在手边,但她真正学习的“教材”,是整个沈家,是整个栖霞城,是那些她默默观察、偷听来的一切知识碎片,以及她远超常人的悟性所带来的整合与推演能力。
她需要更快地强大起来。
风雨欲来的预感,从未如此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