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领导,小姐那边的加急消息……”

钟正国放下手中的正在批示的公文,看向了自己的秘书。

“哦?小艾那边怎么了?”

王秘书立刻将材料翻到简报那页,恭恭敬敬地送到了钟正国的手边:

“领导,您请看。”

钟正国接过文件,低头看了起来,脸上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过了片刻,钟正国合上了文件夹,开始处理其他公务,口中看似不经意的问道:

“结论是什么?”

听到领导询问,王秘书赶忙弯下腰,声音大小恰到好处,丝毫不会影响到钟正国工作:

“根据几名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和走访调查得出的活动规律来看,可以确定是一场意外。”

钟正国头都没抬,只是简简单单的“嗯”了一声,于是王秘书便继续说道:

“背后相关的涉案人员均已被控制,等审讯完毕后移交检察机关,后续有什么问题,我及时向您汇报。”

今天发生的小插曲虽然表面看起来完全没什么问题,但对钟正国而言,任何与他相关的情况都必须重视,王秘书该有的谨慎必不可少。

等处理完了手头的工作,钟正国终于开口了:

“看来上次严打的效果不尽人意啊。”

钟正国的语气平淡如水,然而冷汗却不知不觉从王秘书的额头悄然滑落。

1983 年的那次严打,一举捣毁了全国多达 19 万个犯罪团伙,抓捕了 170 多万名犯罪嫌疑人,这场轰轰烈烈的反黑运动整整持续了将近三年才缓缓落下帷幕。

王秘书心里清楚,随着钟正国这句话的落下,一场新的风暴正在酝酿。果不其然,他听到了领导的命令:

“你下去后写个专项方案,切记要从快、从严、从重,要对犯罪分子形成强有力的震慑,要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王秘书立马挺直了腰杆,敬了个礼,声音洪亮、坚定地回答道:

“是!”

钟正国轻轻摆了摆手,示意王秘书不必如此正式。随后,他用手指轻轻点了点报告中祁同伟的名字,发问道:

“他是?”

王秘书立刻开始向钟正国汇报祁同伟从出生至今的所有重点信息:

“祁同伟,1968年生,汉东省林城市祁家村人,祖辈都是农民,身世清白。”

“目前是汉东大学政法系的大四学生,任学生会主席,曾获得过多次助学金。”

钟正国点了点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算的上是品学兼优。”

王秘书小心观察着钟正国的态度,犹豫片刻,终究还是开口说道:

“领导,小姐好像对他有些好感。”

钟正国愣了一瞬,紧接着笑了起来:

“小艾长大了啊。”

涉及到领导的家事,王秘书自是不敢多言,他眼观鼻、鼻观心,静静地站在原地等待着钟正国。

钟正国摘下眼镜,拿过桌上的汝窑茶杯,抿了口茶水,陷入了回忆。

钟小艾在他怀里哭着闹着不愿意上学的场景似乎就在昨天,可就这么一转眼,自己的宝贝女儿就成了个大姑娘,身为父亲的钟正国心里升起了淡淡的酸涩。

过了良久,王秘书才听到钟正国的声音响起:

“小王啊,这两天你抽空去趟京洲吧。”

……

祁同伟并不知道,千里之外,一场决定他人生的谈话正在进行。

此时,祁同伟正跟钟小艾坐在操场上,一同仰望着星空。

过了这么长时间,钟小艾的心情已经恢复了过来,她看着身边祁同伟的侧脸,眼睛亮亮的。

“师兄,谢谢你。”

祁同伟笑了笑,打趣道:

“怎么还在想这个呢?”

哪个少女不怀春,钟小艾的父亲虽然对她十分宠爱,但要求也照样严苛,生长在那样的家庭,钟小艾难免会有些压力。

如今远离了压抑的环境,远离了父母的视线,钟小艾终于能够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师兄,今天你揍人的样子,可帅了!”

钟小艾的眼光那不是一般的高,她从小就在机关大院中长大,同龄人个个优秀,身上都笼罩着层层光环。

可钟小艾心里明白,这是因为他们从出生起,就享受着最顶级、最优质的资源。

而祁同伟不同,因为对祁同伟很感兴趣,钟小艾很认真的看完了他的成长经历。

祁同伟出身贫寒,曾是一个连饭都吃不起的穷孩子,坐在四处漏风的乡镇小学里,别说优秀的老师了,他甚至连课本都没有。

然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祁同伟仍旧从千军万马中杀了出来,高考分数甚至比钟小艾还要高。

“师兄,师兄,当时你考那么高分,为什么报了汉东大学。”

钟小艾一直好奇,祁同伟的分数明明可以上前top2的大学,可他却没有作出那样的选择,现在有了机会,钟小艾终于可以问出自己心底的疑惑。

“我当时只填了一个志愿。”

那个时候跟现在完全不同,是先填志愿再高考,而且采用顺序志愿,而非平行志愿。

整个表格从本科到专科,密密麻麻要填很多内容,全部填好后再交给老师,后续完全没有更改的机会。

在没有网络、信息匮乏的年代,祁同伟对大学的所有了解,除了听老师们讲述之外,就是通过看报纸获取。

在填志愿时,祁同伟怀着破釜沉舟的心态,他深知,这是他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

钟小艾显然没有料到祁同伟会如此回答,对她而言,top2大学的加分无足轻重,她完全可以工作后读个在职研究生。

但对于祁同伟和其他学生而言,top2大学的加成和光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啊,为什么?”

听到钟小艾的疑问,祁同伟也有些感慨:

“因为这是汉东最好的大学。”

“哪怕上学不要钱,但我只能凑得起来京洲的路费。”

祁同伟看向钟小艾,目光真挚,语气诚恳:

“如果能给贫困生提供助学贷款,那就好了。”

1999 年,助学贷款制度才正式提出,距离现在还有整整十年。这段时间里,不知有多少孩子会因为钱而错失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

上了大学之后,祁同伟通过勤工俭学和每年获得的人民助学金,生活上虽说贫困,但也还能过得去。

可一想到差点因家里穷困而退学的过往,祁同伟由衷地想为像他一样的寒门学子们做些事情。

钟小艾看着祁同伟的眼睛,深陷其中,一时间呆住了,她下意识地回答道:

“好。”

紧接着,钟小艾马上反应过来,慌忙找补道:

“我的意思是,政府肯定会考虑到这个问题的。”

祁同伟没有戳穿钟小艾话里的漏洞,他躺在草坪上,轻声问道:

“师妹,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