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林昭边炒肉酱,还问老太太,“金嫂子他们两口子面馆开了两年了?”

才恢复高考,知青回城都还没有完全放开,只是说子女可以接班,好些个知青,是想尽了办法回城,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还有骗的,请病假的,只要能回城,别的都靠后。

允许自谋生路这个话放出来才不到半年,之前都是民不举官不纠的那么一个状态。

金丽华和张向阳两口子都不是知青,两年前,还不允许私人做买卖吧?

“放两勺半糖,再放半勺……”老太太在旁边指挥林昭操作,边回答她的问题,“满打满算有两年了。张向阳以前是下面一个连队的司务长,总是偷着拿一点粮食出去给旁边村里的大娘,那大娘是一个烈士的母亲,自己双眼哭瞎了,还收养了两个孤儿,日子过得苦,他看着可怜,时不时的帮上一把。后来他被举报,开除军籍。

犯错误肯定是犯了,但事儿呢,躲不开法外还有人情,他自己确实没吃过一粒不该拿的粮食。

这边的领导帮着想了法子,租了我这房子,是以公私合营的名义开的面馆,一九分成,部队上拿一成。

他媳妇有些小聪明,爱占点小便宜,人不坏,也确实能干,嘴也利索,两口子把店支起来,不少挣。有钱了就没矛盾,一个月给老家邮二十块钱,家里公婆哥嫂都很乐意照看孩子。”

那是呀,农村自己种地,两口子户口都在老家,加上孩子,五口人的口粮,养活仨孩子都足足的,一年二百四十块钱基本全都攒下,五百块钱,在农村能娶回一个媳妇,办个相当体面的婚礼了。

本来还想着怎么防一手金丽华的林昭,一听她男人那情况,心里也怪同情的,都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太小人之腹,不就是一个鸡汤豆腐串嘛,啥了不起的方子,用不上几天,谁都能明白啥做的。有啥好藏着掖着的,卖这个还能发家不成。

“奶,是我小气了。明儿个我就告诉金嫂子那鸡汤豆腐串怎么做,面馆多份收入。咱这边反正一天就是一锅,应该也不影响啥。”

她主要是卖卤货,豆腐串便宜,还能带点儿鸡汤,这才卖了几天,周围几条街都有人来买,连带着茶叶蛋也卖得更快了。多一家卖的真不影响啥。

一听她这么直白的把心里想法说出来,老太太一下就笑了,眼意直达眼底,边念叨她,“炒差不多了,放十大勺酱,三勺酱油,一舀水,小火咕嘟半个小时就可以了。”

一边教她,“不用特意去告诉她方子。你就跟她商量,可以卖给她鸡汤,一天一锅,她自己往里放豆腐串熬着。你要做好事,一锅汤少挣她几毛钱,就很好了。”

当初炒肉酱她也告诉过方子,可那两口子炒酱,舍不得放油又舍不得放肉的,全是酱,找不着肉在哪,味儿也不香。知道不行之后,也想多放点肉,结果俩人就是说啥狠不下心放料,手哆嗦,这才求到老太太头上,看不见就不那么心疼了。

说起来好笑,可细想想,又心酸,得是过了多少苦日子,才会把肉看得那紧。

就是告诉他们鸡汤咋炖,他们也舍不得放那么多鸡架,更舍不得放大骨棒,也舍不得柴禾的……

林昭再怎么苦,也是在矿区那种富裕的地方长起来的,哪怕是吃百家饭,饥一顿饱一顿,也偶尔能见林家人吃剩的肉,也没咋穿过带补丁的衣服,在外面太不体面,工会和妇联都有人过问,林家父母也怕影响不好的。这也是为啥,明明大家都知道林昭从小受虐待,却很少有人说啥的,面上过得去,没实证嘛,总有能辩解的地方。

所以,要不是老太太跟她细说金丽华两口子那么抠的原因,她都想不到那么多。

两辈子也只是听故事,说有些人家穷得一年到头吃白菜帮子,盐水煮玉米粒,一家子穿一条棉裤。

这突然遇到一个可能真是那样穷苦出身的邻居,相当震撼。

就听老太太接着说,“你想的也没错,她是真能干得出来把鸡汤加水接着用的事儿,省钱呐。写吧,写完粘出去,不只防着她一个,没准还有别人那么想呢,防着些总没错。”

林昭想了想,又拿了张纸,写上方子:一副鸡架三碗水,熬到一碗水,加盐、味精调味即可(如条件允许,也可加一根大骨头,再加两碗水,汤味更浓)。

老太太看她写的方子又笑,这姑娘心眼子是真多。照她写的方子,谁家想自己喝个鸡汤,那可费了劲了,成本还高。

她是用大锅熬,一锅放几十个鸡架,十几根大骨头,添满满一锅水,熬剩半锅汽,然后每天往里面加煮过一个开的新鸡架和汤。成本越来越少,汤味儿还特别足。别想不知道她这么做的,要天天按她的方子熬汤卖豆腐串,能卖过她才怪呢。

看着大公无私,做买卖有良心,实际呢?

会算账的一看,就还得来她这儿买,加二分钱多要一勺汤,也比自己在家做省钱省事儿。

“嘿嘿,其实我就是胆子小,怕担事儿,又想挣钱,争取把风险降到最低。”

林昭笑着解释。

柴架在锅里,就不用管了。

她回屋接着剔鸡骨头,要做无骨鸡爪。攒了好几天,有空就煮一锅剔骨,这都第六锅了,才攒够一洋盆,这会儿的鸡爪子是真的穷,肉特别少。

鹰嘴钳还是白英杰找铁匠给现做的。

剔出来的大骨头接着熬汤,小骨头给白英杰带回家给他家狗吃。

这会儿在北方买不到鲜柠檬,就做红油的。红油还得自己熬,辣椒不是二斤条和灯笼椒,就村里收上来的土辣椒,也没有菜籽油,用的大豆油。

“还真别说,这红彤彤的,不咋辣,好吃。跟红油肚丝差不多的做法,味儿也差不多。”

做出来第一盘子,给老太太尝。

“哪天英杰兄弟收到小肚,给您做。”

红油能拌的太多了,收上来啥做啥呗,卖啥不是卖呢。

“眼看着快过年了,高考成绩是不是快出来了?”

林昭没关注,反正她也没打算去。

刚好门开了,门口传来白英杰的声音,“出来了,通知书到招生办了。姑奶,我白哥考上了国防大学,这两天估计就要来取通知书。”

林昭听着白英杰语气带喘,赶紧下地出门看他又收回了啥,结果刚一撩来厨房的帘子,就见他正把几副猪下水往灶边放,看见她出来就说呢,“红旗公社今儿杀年猪,他们公社大,杀了十三头猪,卖了七头,我抢了半拉子肉,两个猪头,三副下水,李队长还送了我两个猪蹄两条猪尾巴。”

哎哟,那可是不少了。

“咱过年的肉有了。”

看白英杰把肉和送的猪蹄猪尾巴都拿屋里了,林昭拿个盆,给分了一半,又把那一半猪肉切下来一条前脚,和两根排骨都放到盆里,“这些算是过年我孝敬子叔和婶子的。”

哎哟,这怎么好意思呢。

白英杰那么活泛的人,都手足无措起来,隔着灶台透过玻防窗看屋里的老太太,嘴上讷讷的,“不能要,不能要,你得卖呢。”

自打林昭的铺子开张,他收上来啥她都能用得上,都不用他出去张罗着卖,价给的还是市场最高价,已经得了很大的便宜,哪还能要人家肉呢。

林昭不依,“卖啥卖,肉不卖,咱今年过个肥年。明后天让婶子来帮我和奶包饺子呗,多包点儿肉的,明天熬油,也包油渣的。”

老太太出声了,“可不能这么造啊,你才挣几天钱,不能都花了。”

“不花挣的钱,奶,你瞧着吧,我用这三副下水,把这半头猪的钱挣出来。”

哎哟,这把她能的。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