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苏锦年站在门口目送他们转过楼道不见了,才回屋关门,去拿赵远征给她的挎包打开,里面一本记事本只写了两页。

还有一个厚厚的牛皮信封,从牛皮信封里抽出一沓钱,全是大黑十,数了一下,500块,外加百来斤粮票,布票若干。

苏锦年将用这个记事本记帐,这次的500加上上次的300,和粮票、布票,记个数,以后有钱了再归还。

心里对赵远征很赞:长得帅人品好,出手还这么大方,能处!

把钱票收好,苏锦年背上挎包,趁空间里宝宝正睡得香,锁门上街逛去。

隔着千里之外回海市,好歹也捎带点土特产,让家里人高兴高兴。

记忆里,原主从小是受宠爱长大的,外公外婆、妈妈都那么爱她,舅舅也不差的,就是舅妈刚过门也还好,后来才渐渐变得刻薄。

远离家乡,在艰苦的环境里生存,她无时无刻不想念亲人,多少次在梦里哭醒,也后悔过,甚至想过退缩,想让家人把她弄回城。

但她也知道,家里并没有什么过硬的背景人脉,帮不了她。

所以每次写家信,都故作坚强,只报平安不敢说苦。

而家里时常寄来包裹和钱,不止改善她的生活,更是给了她极大的安慰和鼓励。

苏锦年与海市的陆家虽未谋面,但那份亲情感同身受,特别是外公外婆的慈爱,让她想到自己前世的爷爷奶奶,也是一样的宠爱疼爱着她。

苏锦年其实是弃婴,养父母从医院里抱回家的。

养父母是丁克族,夫妻俩事业成功财富自由感情也很好,但他们就不想生孩子。

人到中年,被想抱孙子的爷爷奶奶各种责难,他们迫不得已,又机缘巧合从朋友处得知医院有个弃婴,于是就去抱回家,算是给爷爷奶奶一个交待。

从此苏锦年就在爷爷奶奶跟前长大。

是的,养父母只是背个名份,他们直接旅居国外去了。

苏锦年是幸运的,虽然出生就被抛弃,但她的人生没有缺失,她拥有爷爷奶奶全部的爱。

爷爷奶奶把她当眼珠子一样,陪伴、维护、宠爱、精心培养,直到她大学毕业,年迈的爷爷奶奶才相继去世。

养父母对她也好的,尊重她的选择,她不愿跟他们去国外生活,他们就给她安排进朋友的家族企业工作,跨国大公司,薪酬丰厚,工作不满两年就得到了晋升机会。

可惜她运气还是差了点,公休时精心挑选的旅游路线,结果遇到空难……

苏锦年叹口气,不知道养父母怎么样了?隔着两个世界,也许是无数个世界,彼此间什么都做不了,唯愿他们喜乐安康、幸福如初!

苏锦年走出军区,在路边找了位大娘,问知北城集市有很多土特产售卖,就坐上公共汽车过去。

到集市逛一圈,瞧见个公私合营饭店,苏锦年顿时肚子饿了,走进去先买点东西吃。

刚才酒席上跟着赵远征敬酒,光应酬说话了,就没吃几口,她现在又是哺乳期,容易饿,吃的也多。

已经过了中午饭点,服务员说没有饭菜了,可以煮汤面。

苏锦年就要了碗阳春面,吃完继续逛街。

她找到一条街巷,堪称土特产聚集地,店铺、摊贩摆卖的全是本地特产。

各种干蘑菇、黑木耳,整只风干的大鹅、大鱼、兔子、鸡鸭,狍子、獐子肉干;

榛子、松子、花生、葵花子,黄豆绿豆红豆、粉条、豆干、土豆片……

苏锦年挑着品相好的敞开买,主要是她觉得价格真便宜,咔咔咔一顿采购收不住手,最后装了四个麻袋。

还买到两瓦罐雪蛤油和獾子油,这可是有很高药用价值的。

雪蛤油给外婆,她经常心脏不舒服,睡眠也不好。

苏锦年在街集外头看到有个乡下大爷,好像是刚来到的,面前摆了一堆中草药,还有两支新鲜人参。

苏锦年不认识中草药,但人参她认识的,瞧着那人参似乎还不小,就上前询问。

大爷说这是林下参,长了有三、四十年份,刚从山上挖到直接就送来集市,家里等钱用,也不喊价,两支一起50块就给了。

苏锦年看大爷像个老实人,也不还价,数5张大黑十,拿走两支人参。

然后请人力车把几个麻袋拉到一个僻静转角处放下,等旁边没人了,收进空间。

东西放贮藏空间不会变质,目前苏锦年是财力不够厚,等有钱了肯定要多多购买粮食囤起来。

过了明年就是有名的荒灾三年,之后的十余年都是物资紧缺,她得提前做准备。

苏锦年又去了一趟供销社门市部,趁现在还不用什么工业票,多买些生活用品,比如脸盆、铁桶、烧水壶、水杯口盅、勺子筷子、铁锅砂锅砂罐、炉子、铝饭盒、搪瓷碗、汤盆、水果刀菜刀等。

收空间里,需要用时可随时取拿。

还给自己买了个木质大澡盆,方便在空间里泡热水澡。

清点一下钱,刚到手的500块直接少一多半!

苏锦年:……

这败家速度,是要完蛋的节奏!

不敢再花,免得收不住手,到时连回海市的车费都没了。

坐公共汽车回到招待所,宝宝也醒了,苏锦年把宝宝抱出来换尿不湿、喂奶,等宝宝吃饱,跟他互动一会,天色暗下来,苏锦年把灯开开,忽听房门笃笃笃敲了三下。

她把宝宝送进空间,出来开门,是郑阳站在外头。

苏锦年笑着道:“郑阳同志?”

关阳:“嫂子,赵团长说您要坐火车去省城,再转海市,我来问一下,您要买哪天的票?”

“我明天走,能买到卧铺吗?”

“可以的,我这就去订票。”

“那谢谢你了,我给你拿钱。”

“不用,赵团给过了。”

郑阳又道:“嫂子,到晚饭时间了,您要吃什么菜,我一会给您送过来?”

“哦,不麻烦了,我知道饭堂在哪,我自己去就行。”

“那好,这是饭票。”

郑阳递给苏锦年两张饭票,苏锦年要付钱,郑阳摆手说这是给她的招待饭票,不花钱的。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