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狄仁杰仔细验看后道:“此刀随你多年了吧?”

“正是。自凉州从军时便相伴左右。”此刻李元芳已全然配合。

“灵州呈报的验尸文书记载,差役皆丧命于剑下。”

闻听命案嫌疑得洗,李元芳顿时展颜,由衷赞道:“大人明察秋毫!”

说实话,张光对此并不完全认同。

对他和李元芳这样的高手来说,对付普通捕快根本不必动用最顺手的兵器。哪怕随手捡根木棍、捡块石头,甚至空手对敌,都绰绰有余。

这不是狂妄,而是顶尖高手面对毫无内力的普通人时,本就该如此轻松。

或许因为狄仁杰不会武功,才忽略了这一点。

又或者,狄大人另有考量,才选择暂时相信李元芳?

不过话说回来,张光毕竟知晓内情,清楚李元芳是清白的,也就没有刻意点破,免得引起误会,伤了和气。

“你知道为什么无论躲到哪里,追兵总能找到你吗?”

狄仁杰再次发问,李元芳一时语塞。

张光看准时机,适时插话。

“因为他们根本不想让你藏起来。无论你去哪儿,都有人暗中尾随——来我们这儿也不例外。我甚至敢断定,自从你往虎牢关来,就很少遭遇袭击了吧?特别是进城之后,更是风平浪静?”张光语气笃定。

他的推断自有依据:李元芳在灵州时已身受重伤,而从灵州到虎牢关路途遥远。若是一路苦战,铁打的人也撑不到现在。

但看李元芳此刻状态尚可,显然是途中得到了充分休整,伤势已趋稳定。

李元芳怔了怔,仔细回想后恍然大悟,带着几分懊恼说道:“张将军说得是,我之前竟未察觉!”

三人正要继续交谈,门外忽然响起叩门声。

“谁?”狄仁杰与张光齐声问道。

门外传来狄春的回应:“老爷,张将军,京城千牛卫前来传旨。”

听闻千牛卫传旨,狄仁杰虽觉蹊跷,仍示意李元芳速速藏好。张光则想起这应是冒牌千牛卫,立即盘算起拆穿对方的对策。

李元芳藏妥后,狄仁杰方将门打开。

门一开,便见两名身着千牛卫服色的人迈步而入,门也随即被他们守在外面的同伙从外面关上。

领头那人一进门便急忙宣道:“大人,圣旨到,请狄大人——”

话未说完,却被张光打断。

“慢着!你二人叫什么名字?我在神都当值半年有余,为何从未见过你们任何一人?你们真是千牛卫?”张光不愿向可疑之人下跪,索性直接发难。

千牛卫总数不过近两千人,虽不能尽识每一张脸,但辨认是否眼熟并不困难。

张光这一问并非无理取闹,即便对方真是千牛卫传旨,事后也难以借此向皇上进谗。甚至若皇上知晓,说不定还会称赞他行事谨慎。

张光此言一出,场面顿时凝滞。

狄仁杰先前未及细思,一听张光质疑,也察觉异样,便仔细打量眼前这两位“千牛卫”。

这一看,立刻发现来人脚上穿的鞋子不对。他微微一笑,抬手捋了捋胡须……

领头那人连忙回应:“将军说笑了,我们确是千牛卫。许是刚入卫不久,将军才觉面生。”

“刚来的?那具体是何时加入千牛卫的?”

张光心中冷笑——这借口何其熟悉!他倒要瞧瞧对方如何圆谎。

“回将军,我二人皆是上月才选入千牛卫的。”领头者答得笃定,暗自庆幸一直在神都潜伏,又恰记得千牛卫上月选拔新员,否则必被识破。

谁知张光当场厉声喝道:“上月?哈哈哈!好个贼子,事到如今还敢狡辩!假扮钦差,尔等岂不知王法森严!”

“张将军,莫要欺人太甚!我等奉陛下旨意,特来请狄大人即刻进京。将军若再阻拦,休怪我等回京参你一本,望你三思!”领头之人已觉身份可能败露,眼下唯有抬出圣旨,试图震慑张光。若此计不成,便只能按第二计划强行动手。

“哼,今日就让你们这些宵小死得明白!实话告诉你们,上月的千牛卫选拔正是本将军亲自主持,你们若说是新入卫的倒也罢了,偏说是上月入卫——我岂会认不得自己选出来的人?”

张光并非虚张声势。上月他确实主持了千牛卫选拔。

说来也巧,这位监门卫检校中郎将当时正闲,便被派去负责此事。

只能说这群冒牌货自投罗网。

即便他们谎称其他时间入卫也无济于事——张光大可将二百余名千牛卫悉数召来辨认。

唯一能圆谎的说法,是说前几日刚补入卫中。毕竟张光前阵子护送翌阳郡主时曾与蝮蛇等人交手,若说他们是补那时阵亡将士的空缺,倒还说得通。

然而张光仍可借军靴破绽发难。

既然已知他们是假冒,要找破绽实在容易……

两名假千牛卫见身份彻底暴露,顿时面露凶光,猛地抽刀欲劈!

但张光岂容他们得逞?他们的动作又怎快得过张光?

“三花聚顶掌!”

原来张光说话时早已逼近二人身前,见他们意图行凶,当即双掌齐出,重重击在二人胸口。

但见两人口喷鲜血,撞破门板倒飞而出。

守在门外的几名假千牛卫早已察觉异样,正握刀待命,只等屋内信号便欲冲入。

不料信号刚现,同伴已重伤飞出。

但这些训练有素的**仍毫不犹豫地挥刀冲进屋内。

与此同时,张光拔出腰间的龙泉剑,直冲那群伪装成千牛卫的刺客而去。

转眼间,那群假千牛卫便陷入绝境。张光施展全真剑法,剑光闪动间精准挑断他们的右手手筋,兵刃纷纷脱手。失去战力后,他又以葵花点穴手将他们尽数制服,杜绝了任何反抗的可能。

整个过程不过片刻,张光单枪匹马便将所有来袭的假千牛卫悉数擒获。

“张将军不愧为武状元,单凭这手点穴功夫,天下恐怕无人能及!”李元芳身为行家,一眼便看出张光最惊人的正是这葵花点穴手。

若论内力、掌法与剑招,江湖中能与之比肩者少说也有数十人,包括他自己在内。

但这手点穴功夫却非同寻常。寻常点穴不过攻击特定穴道,使气血阻滞重创对手,最高明者也仅能令人瞬间瘫软在地。

绝不像葵花点穴手这般,既令中招者动弹不得,又毫发无伤!

如此神奇的点穴术实属罕见,李元芳只在失传的传说中听过类似武功,不由对张光由衷赞叹,甚至称其为天下第一。

“元芳过誉了,这功夫我还未练至大成。”

这并非谦辞,毕竟葵花点穴手的最高境界是隔空点穴,按此标准确实火候未足。至于这话是否令李元芳惭愧,便不在张光考量之中了。

张光未再多言,转而向狄仁杰请示:“国老,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事已至此,恐怕唯有正面迎战……”

依狄仁杰往日作风,即便识破假千牛卫的身份,也不会如张光这般直接武力擒拿,而是先静观其变。但眼下局面既成,他自不会多言。

“迎战?难道有人胆敢袭击驿站?”李元芳惊诧追问。

“难说,但极有可能……”

狄仁杰没有马上向李元芳解释原因,而是先拾起地上的假圣旨仔细查看。

这假圣旨的质地竟与真圣旨毫无二致,连所用的墨都是特制的贡墨,毫无马虎。

更令人心惊的是,上面加盖的印章与真正的玉玺几乎一模一样,显然不是寻常人能伪造出来的。

仅从这份高度仿真的圣旨便可推断,朝中必有内奸,而且地位恐怕不低!

看完假圣旨内容后,狄仁杰这才开始回答李元芳的问题。

“很明显,这些假千牛卫是为了将我和张光骗离此处,再找僻静之处设伏灭口。而元芳你,在我们离开后,也绝不会在此久留,必然会尾随我们进京——他们便正好对你下手。

如此一来,使团被杀案的头号通缉犯与查案大臣便全都丧命。

之后他们只需稍作布置,伪造成是你带人假扮千牛卫,杀害我和张光,而你在事成之后又被仇家所杀。那么此案的人证物证尽失,便成了悬案。

旁人再想追查也无从下手,时间一长,自然不了了之。

如今他们既已暴露,必会孤注一掷。只要能将我们全部灭口于此,他们仍可编造新的说辞,完成阴谋……”

“真是歹毒至极!但我们能否悄悄离开?”

李元芳对这群恶人恨之入骨,自己几次险些丧命不说,竟还被他们当作棋子利用,实在忍无可忍!但他仍提议是否该暗中撤离,避免正面冲突。

这时张光代为回答:“不行,我们一行有两百多人,不可能悄无声息地离开。与其在途中遭埋伏,不如依托驿站主动防御。元芳不必过于担忧,我这次带这么多人来迎接狄国老,正是为了防备这种情况。我敢说,只要贼人敢来,人数不超过四百,我必叫他们有来无回!”

为了此行安全,张光携带了大量强弓硬弩,甚至备了几十套重甲,还特地多带了数十匹马驮运物资。

即便蛇灵之人再凶悍,面对装备精良的千牛卫,也难敌以一敌二之势。

再加上有勇猛过人的张光在,这场仗基本是稳操胜券。

蛇灵最多不过一两百人,再多就容易暴露行踪,难道各地驻军和官员都是瞎子不成?

“张光说得对。即便我们暗中离开,歹人若不知情仍会袭击驿站;若他们得知我们离开,更是自投罗网。”

狄仁杰接着说道:“况且张光擒住的俘虏是本案关键证人,必须活着押回神都。带着俘虏不可能悄无声息撤离,此战避无可避。”

狄仁杰与张光都这么说了,李元芳哪还敢有意见?

“既然如此,卑职愿 ** 戴罪立功!”李元芳非但不再反对,反而主动请战,即便身负重伤也要迎战来袭之敌!

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狄大人(张光无需他保护),更是为他自己雪耻!

“元芳,我们能信你吗?”

“能!”

狄仁杰这突兀的一问,李元芳却答得斩钉截铁,目光真挚不似作伪。

若有人能把戏演到这般地步,被骗也认了!

短短两句对答,狄仁杰与李元芳之间难以言喻的羁绊,悄然生根。

张光已暗中调遣部下,命千牛卫悄声整装,尤其将善射者布置在四周高处。

一切行动皆需隐蔽,连火把都不点——正是为了防止打草惊蛇。

驿站外必有蛇灵眼线,一有异动便会回报……

依张光判断,敌人要么即刻来袭,要么便会等到黎明前夕动手。

假千牛卫事件已经令他们行迹败露,但凡稍有头脑之人此刻必然加强戒备,既要防范对方硬闯驿站,也要提防同伙营救被捕者,甚至防止这些人遭到灭口。

要想实现奇袭,要么趁驿站布防未稳之际抢先出手,攻其不备;要么就选在破晓时分,趁守军精神松懈时发动突击,同样能收出其不意之效。

蛇灵组织多半不会大举强攻,更可能先暗中潜入,试图以最小代价解决狄仁杰与李元芳。为此,张光特地派遣七名亲兵贴身护卫狄仁杰。而李元芳今夜也被狄仁杰召去问话,似乎仍有诸多细节需要确认。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