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第二章

5.

见没人回应,工作人员又耐心的问了一遍:

“请问沈慕笙小朋友是在这里吗?我们来接她去孤儿院。”

爸爸这才从慌乱中回过神,皱着眉否认:

“你们找错人了!我们家孩子好好的,不需要去孤儿院,平时我们都照顾得很周到。”

他说这话时,眼神不自觉地避开我,语气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底气不足。

妈妈则将目光落在我身上,眼神忠透露着难以置信:

“慕笙,是你给孤儿院打的电话?就因为我们揭穿你装病,你就这么做?你知道这样会让别人怎么看我们家吗?”

我趴在冰凉的地板上,眼泪早就模糊了视线,胸口因为剧烈的抽泣而起伏不停。

我想反驳,想告诉他们我没有装病。

我烧到意识模糊的时候,他们正在外面庆祝“爽爽日”;

是邻居阿姨发现我晕倒,送我去的医院,是护士姐姐给我输的液才退了烧。

可话到嘴边,却只剩下断断续续的抽噎,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穿深蓝色制服的女工作人员走进来,语气严肃却不失温和:

“孩子在电话里说她已经发烧一周了,家里连退烧药都没有,你们还说她装病,执意去赴早就定好的行程。”

“我们本来以为孩子不是亲生的,才会受这种委屈,现在看来……”

她没再往下说,但眼神里的疑问,让爸爸的脸色又沉了几分。

男工作人员跟着补充:

“你们家条件看着不错,要是真有这些事,就该多关心关心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先指责她。”

“要是没有,也得好好跟孩子沟通,别让她心里有疙瘩。”

爸爸很少被人这样当面指出问题,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最终还是压下情绪,语气缓和下来道歉:

“实在对不起,是我们平时工作忙,又总想着自己的事,没跟孩子好好沟通,让她误会了。”

“您放心,我们以后肯定注意,多陪她,不会再让她有这种想法。”

妈妈也在一旁点头附和,看向我的眼神里,怨怼少了些,多了丝复杂:

“是妈妈不好,没早点发现你不舒服,以后妈妈多留意。”

工作人员见他们态度诚恳,又叮嘱了几句“多跟孩子聊聊”“别总忽略她的感受”,才转身离开。

门“砰”地一声关上,客厅里的空气瞬间冷了下来。

爸爸没再像之前那样发火,只是叹了口气,伸手把我从地上拉起来:

“慕笙,以后有什么事跟我们说,别再做这种让大家担心的事了,好吗?”

妈妈也走过来,摸了摸我的额头,确认没再发烧,才松了口气:

“饿不饿?我去给你煮点粥。”

那天晚上,妈妈真的给我煮了粥,爸爸也坐在旁边,问了我几句学校的事。

我以为他们真的会改,心里那点快要熄灭的希望,又悄悄燃了起来。

可这份希望没维持多久。

几天后,他们又恢复了往日的样子。

忙着计划下一次的旅行,忙着给对方准备礼物,偶尔想起我,也只是问一句“作业写完了吗”。

我发烧时的委屈、孤独,好像从未存在过。

我慢慢明白,他们不是不爱我,只是习惯了把彼此放在第一位,习惯了忽略我。

几个月后,妈妈生下了一个女孩,他们给她取名叫沈念笙。

妹妹的出生,像一道分水岭,彻底把我推到了更边缘的位置。

妈妈不再抱怨“生活被打扰”,每天抱着妹妹,脸上满是温柔的笑;

爸爸也不再只忙着给妈妈准备惊喜,会主动给妹妹换尿布、冲奶粉。

他们把妹妹的房间布置得像童话城堡,

妹妹一哭,他们会立刻放下手里的事跑过去,抱着妹妹在客厅里散步,嘴里哼着我从未听过的摇篮曲。

而我,好像成了这个家里的“客人”。

他们会忘记给我留饭,

会把我的书本不小心扔到储物间,

会在我不小心碰到妹妹时,下意识地把妹妹护在身后,仿佛害怕我伤害到她:

“慕笙,小心点,妹妹还小。”

有一次,妹妹把我画了很久的画画本撕了,

我忍不住说了她一句“你怎么能撕姐姐的画”,

妈妈正好进来,立刻把妹妹抱起来,轻声哄着,然后转头跟我说:

“她还小,不懂事,你让着她点,妈妈再给你买一本新的。”

我看着妈妈怀里的妹妹,心里一片冰凉。

我知道,我是等不到那本画画本了。

我不是计较一本画画本,只是羡慕。

羡慕妹妹能轻易得到他们的关注,羡慕他们对妹妹的耐心,是我从未拥有过的。

原来,不是他们不会爱孩子,

只是他们的爱,优先给了彼此,再给了妹妹,

而我,只能排在后面,甚至被忘记。

6.

妹妹一岁的时候,我躲在楼梯口,无意间听到了爸爸妈妈的对话。

妈妈的声音带着几分担忧:

“念笙越来越大了,得有人时刻看着,慕笙在家,有时候难免顾不上,万一不小心碰到念笙怎么办?”

爸爸叹了口气:

“那能怎么办?总不能把慕笙赶走。”

“我倒有个主意,”

妈妈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

“把慕笙送到寄宿学校吧,全封闭式的,一个月回来一次。这样既能让她好好读书,我们也能专心照顾念笙,一举两得。”

爸爸沉默了一会儿,才慢慢说:

“也好,找个好点的学校,让她去锻炼锻炼,说不定还能独立点。”

我站在楼梯上,眼泪无声地掉下来。

原来在他们眼里,我不仅是“顾不上”的那个,还是需要被“送走”才能解决问题的“麻烦”。

我想起之前给孤儿院打电话时,工作人员温柔的语气,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或许只有那里,能让我不用再害怕被忽略。

当天晚上,等爸爸妈妈都睡熟了,我偷偷拿出妈妈淘汰的旧手机,再次拨通了孤儿院的电话。

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我哽咽着说:

“阿姨……你们还愿意要我吗?”

第二天下午,孤儿院的工作人员又来了,这次还带了社区的工作人员。

爸爸打开门,看到他们,脸色瞬间变了:

“你们怎么又来了?我们不是都说好了,会好好照顾孩子吗?”

“先生,我们这次来,是想核实一下沈慕笙小朋友的生活情况。”

女工作人员拿出笔记本,

“她再次给我们打电话,说你们打算送她去寄宿学校,还说平时经常被忽视。我们联系了社区,想了解下实际情况。”

社区工作人员也开口:

“沈先生,沈太太,我们接到反映,说你们对大女儿的照顾可能有些疏忽,今天过来,也是想跟你们聊聊,看看孩子的生活环境。”

爸爸皱着眉,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这都是误会!我们不是忽视她,是觉得寄宿学校的教育好,想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对她好。”

妈妈也连忙点头:

“是啊,我们怎么会忽视她?她是我们的女儿。”

女工作人员看向我:

“慕笙,你愿意跟我们说说吗?”

我站在工作人员身后,鼓起勇气,把心里的委屈慢慢说出来:

“儿童节他们会把我反锁在家里,我生日他们要庆祝‘爽爽日’,我发烧一周没人管,妹妹出生后,他们很少陪我,还想送我去寄宿学校……”

我说得很轻,眼泪却止不住地掉。

社区工作人员听完,语气严肃了些:

“沈先生,沈太太,孩子说的这些事,如果是真的,那你们确实有些疏忽。孩子还小,需要你们的陪伴,不能因为有了小的,就忽略大的。”

爸爸妈妈还想解释,房间里突然传来妹妹的哭声。

妈妈脸色一变,再也顾不上说话,转身就冲进房间:

“念笙乖,妈妈来了!”

爸爸也跟着走进去,客厅里只剩下我和工作人员。

女工作人员叹了口气,摸了摸我的头:

“慕笙,跟我们走吧,去孤儿院,那里有很多小朋友陪你,还有阿姨照顾你。”

我点了点头,跟着他们走出了家门。

这一次,我没有回头。

身后传来妹妹的哭声和妈妈温柔的哄劝声,我心里没有难过,只有一种奇怪的平静。

我终于不用再等着他们想起我了。

孤儿院的生活,比我想象中温暖。

院子里有高大的梧桐树,有秋千和滑梯,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小朋友。

接待我的还是上次那个女工作人员,她姓刘,大家都叫她刘阿姨。

刘阿姨给我安排了宿舍,宿舍里还有三个小女孩。

她们都很友好,看到我进来,都围过来跟我打招呼。

“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叫沈慕笙。”

“我叫乐乐!”

“我叫丫丫!”

“我叫朵朵!”

她们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笑容单纯又灿烂。

晚上睡觉的时候,乐乐躺在我旁边,小声问:

“慕笙姐姐,你为什么来孤儿院呀?”

我沉默了一会儿,说:

“我爸爸妈妈不爱我。”

乐乐愣了一下,然后伸出小手抱住我的胳膊:

“没关系,姐姐,我连爸爸妈妈都没有呢。”

“但是在这里,刘阿姨会给我扎辫子,王院长会给我讲故事。在这里也很好呀。”

我愣住了,眼泪悬在眼眶里,一时间竟不知该落下还是收回。

乐乐仰着小脸,看着我呆住的样子发现了什么有趣的小秘密,偷偷笑了起来。

不知怎的,那股积压的酸涩突然被这笑声冲散了。

我也跟着笑了出来。

没有爸妈的日子,好像真的也很好。

7.

在孤儿院的日子很平静。

每天早上,我们一起起床洗漱、吃早餐;

上午有老师教我们读书写字,下午一起在院子里玩,晚上听阿姨讲故事。

这里的老师和阿姨都很温柔,会耐心地教我做题。

我慢慢变得开朗起来,脸上也有了笑容。

我以为这样的生活会一直持续下去,

直到有一天,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个人站在孤儿院门口,穿着朴素的衣服,手里还提着一个布袋子,脸上带着几分焦急和期待。

我愣了一下,然后不敢置信地跑过去:

“张阿姨?”

张阿姨是以前家里的保姆,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陪着我的,只有她。

她会给我做我最喜欢的糖醋排骨,会在我生病的时候守在我床边,会用相机记录下我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自己吃饭的样子。

后来,她被爸爸妈妈辞退了,我再没见到她。

张阿姨看到我,眼睛瞬间红了,快步走过来,一把抱住我:

“慕笙……我的慕笙……阿姨终于见到你了……”

我被她抱在怀里,感受着熟悉的温暖,积压了多年的委屈突然爆发出来,

我放声大哭:

“张阿姨……我好想你……他们都没时间陪我……他们把我送到这里来了……”张阿姨拍着我的背,声音哽咽:

“阿姨知道,阿姨都知道……这些年,阿姨一直没忘了你。”

“当初离开的时候,我以为你爸爸妈妈会慢慢多关心你,可我后来去别墅区看你,保安说你爸爸吩咐过,不让我进去。”

“我只能偷偷去你学校门口等你,看到你一个人背着书包走,阿姨心里难受极了……”

原来,张阿姨一直记着我,一直关心我。

我们坐在院子里的长椅上,张阿姨拉着我的手,问了我很多这些年的事。

我把爸爸妈妈的忽视、妹妹出生后的变化、他们想送我去寄宿学校的事,都告诉了她。

张阿姨听得眼泪直流,紧紧握着我的手:

“慕笙,对不起,阿姨当初不该离开你。如果我知道你过得这么难,我一定会求你爸爸妈妈让我留下来。”

“阿姨,不怪你,”

我擦了擦眼泪,

“是他们不爱我,不是你的错。”

张阿姨叹了口气,眼神变得坚定:

“慕笙,阿姨想领养你,想让你跟阿姨一起生活,阿姨会好好照顾你,不会让你再受委屈,好不好?”

我愣了一下,不敢置信地看着她:

“阿姨……你真的愿意领养我吗?”

“当然愿意,”

张阿姨笑着点头,眼里满是温柔,

“阿姨一直把你当成自己的女儿。”

张阿姨的话,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心里的黑暗。

我想跟她一起生活,想有一个真正把我放在心上的人。

刘阿姨知道张阿姨的想法后,很支持:

“张女士,你是慕笙熟悉的人,又这么疼她,你领养她,对她的成长最好。我们会帮你准备材料,也会跟慕笙的爸爸妈妈沟通。”

接下来的日子,张阿姨忙着准备领养材料,刘阿姨也一直在帮我们协调。

可当工作人员联系爸爸妈妈,说张阿姨想领养我时,他们却不同意了。

爸爸在电话里的语气有些急:

“她是我们的女儿,怎么能让别人领养?我们只是暂时让她在孤儿院待一段时间,等我们忙完了,就接她回家。”

妈妈也说:

“是啊,慕笙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怎么会不管她?只是现在照顾念笙分身乏术,等念笙再大些,我们就好好陪她。”

我知道,他们不是真的想接我回家,只是不想被别人说“不负责任”。

为了让爸爸妈妈同意,刘阿姨和张阿姨带着我一起回了那个家。

那天,爸爸妈妈正在客厅里陪妹妹玩,看到我们,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你们来干什么?”

爸爸的语气带着几分不耐烦。

张阿姨走到他们面前,语气诚恳:

“沈先生,沈太太,我知道你们爱慕笙,可你们现在确实没时间照顾她。”

“我想领养她,我会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好好照顾她,让她有个安稳的家,希望你们能成全。”

妈妈皱着眉:

“张阿姨,谢谢你关心慕笙,但我们不需要。慕笙是我们的女儿,我们会照顾好她。”

妹妹看到我们,有些害怕地躲到妈妈怀里哭了起来。

妈妈立刻抱住妹妹,温柔地哄着,然后转头跟我们说:

“你们先走吧,别吓着念笙。”

爸爸也站起身,语气带着几分强硬:

“我们不会同意领养的,你们还是回去吧。”

张阿姨还想再说什么,刘阿姨拉了拉她的胳膊,摇了摇头。

我们只能离开。

走出家门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看到妈妈正低头给妹妹擦眼泪,爸爸在旁边逗妹妹笑。

那个家,很温暖,可那份温暖,从来不属于我。

8.

张阿姨没有放弃。

她咨询了律师,律师说,只要能证明爸爸妈妈对我的照顾存在疏忽,法院有可能判决变更抚养权。

于是,在刘阿姨和律师的帮助下,我们开始收集证据。

张阿姨找到了以前在我们家工作的同事,他们愿意作证,说爸爸妈妈平时很少陪我;

社区工作人员也出具了证明,说接到过关于我被忽视的反映;

孤儿院的工作人员整理了我两次打电话求助的记录;

邻居阿姨也愿意出来作证,说她上次看到我晕倒,送我去了医院。

证据收集得差不多后,张阿姨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变更我的抚养权。

开庭那天,爸爸妈妈也来了。

他们穿着整齐,妈妈怀里抱着妹妹,看到我和张阿姨,眼神里满是复杂。

法庭上,律师把证据一一呈现出来:

我儿童节被反锁在家的照片;

我发烧时的医院诊断证明;

邻居阿姨、社区工作人员、孤儿院工作人员的证言……

每一份证据,都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们对我的忽视。

爸爸的脸色越来越白,他忍不住开口:

“我们不是不关心慕笙,只是那时候太忙了,没顾上……我们给她买好吃的、好穿的,想让她过得好。”

妈妈也哭了起来,抱着妹妹,声音哽咽:

“法官大人,我知道我们对慕笙不够好,可我们也是爱她的……她是我的女儿,我怎么会不爱她?”

“只是有了念笙后,我精力不够,忽略了她,我以后会改的,求你们别让她跟别人走。”

法官看着他们,语气严肃:

“两位,爱是需要陪伴和关心的,不是只给物质就够了。”

“孩子需要的是你们的时间、你们的关注,不是冰冷的房子和昂贵的衣服。”

“如果你们真的爱她,就不会在她发烧时不管她,不会在她需要陪伴时把她独自留在家里,不会因为有了小女儿,就把她推到一边。”

法官顿了顿,转向我:

“慕笙,你愿意跟张阿姨一起生活吗?”

我用力点头,声音坚定:

“我愿意!张阿姨会陪我,会关心我,我想跟她一起生活。”

爸爸妈妈看着我,眼里满是震惊和难过。

妈妈的眼泪掉得更凶了,爸爸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最终什么都没说。

最终,法院判决变更我的抚养权,由张阿姨领养我。

走出法院的时候,阳光照在我脸上,暖融融的。

张阿姨拉着我的手,笑着说:

“慕笙,以后你就是阿姨的女儿了,我们有家了。”

我点了点头,眼泪也流了下来,可这是幸福的眼泪。

张阿姨的家不大,是一个两室一厅的小房子,家里还有她的丈夫、女儿和公婆。

张阿姨的丈夫是个老实的工人,看到我来,笑着说:

“慕笙,欢迎你,以后这就是你的家。”

张阿姨的女儿叫林晓雅,比我小两岁,一看到我,就跑过来拉我的手:

“姐姐!我终于有姐姐了!我们一起玩好不好?”

张阿姨的公婆也很和蔼,婆婆拉着我的手,给我塞了个红包:

“慕笙,这是婆婆给你的见面礼,以后跟我们好好过。”

这个家很小,却充满了烟火气。

客厅里的沙发有点旧但洗的很干净,茶几上摆着刚洗好的水果,墙上挂着一家人的合照,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

在这里,我不用再等别人想起我,因为每个人都把我放在了心上。

晚上,张阿姨给我做了糖醋排骨,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味道。

晓雅不停地给我夹菜:

“姐姐,你快吃,妈妈说你最喜欢糖醋排骨了!”

婆婆也笑着说:

“慕笙,多吃点,看你这么瘦,肯定以前没好好吃饭。”

我吃着排骨,心里暖暖的。

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第一次有人把我的喜好放在心上。

后来,在张阿姨的提议下,我改了名字,叫林知意。

我不再是那个被忽视的沈慕笙,而是林家人疼爱的林知意。

在新的家里,我过得很幸福。

张阿姨会陪我写作业,会在我生病时守在我床边,会听我讲学校里的趣事;

叔叔会在周末带我们去公园玩,会给我买我喜欢的书;

晓雅会跟我分享她的玩具,会在我不开心时逗我笑;

公婆会给我织毛衣,会在冬天给我暖手。

我慢慢变得开朗、自信,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我,我还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我终于摆脱了过去的阴影,过上了我一直想要的生活。

9.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就成年了,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学了我喜欢的美术专业。

张阿姨一家都为我高兴,叔叔特意请了假,陪我去学校报到。

大学的生活很充实,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课余时间做兼职,想帮家里减轻负担。

张阿姨总说:

“知意,不用这么辛苦,家里有我们呢。”

可我知道,这个家给了我太多温暖,我想好好回报他们。

有一天,我正在上课,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女声:

“是沈慕笙姐姐吗?”

我微微一愣,已经很多年没听到过这个名字了。

过了很久,我才开口。

“我是,你是谁?”

“我是沈念笙,是你的妹妹。”

听到“沈念笙”这个名字,我愣了一下。

这么多年,我几乎快要忘记那个曾经让我羡慕的妹妹了。

“找我有什么事吗?”

我语气平静地问。

沈念笙的声音带着哭腔,

“姐姐,妈妈生病了,很严重,她想见你最后一面……”

“妈妈说,她以前对你不好,她后悔了,想跟你说声对不起。”

挂了电话,我心里很乱。

我想起了爸爸妈妈对我的忽视,想起了那些孤独的日子,

可也想起了妈妈在法庭上的眼泪,想起了爸爸欲言又止的样子。

我犹豫了很久,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张阿姨。

张阿姨听完,摸了摸我的头:

“慕笙,不管怎么样,她是你的亲生妈妈,现在她生病了,想见你,你去看看吧。至于原不原谅,看你自己的心意,我们都支持你。”

叔叔也说:

“去吧,别让自己留下遗憾。”

在张阿姨一家的支持下,我决定去见妈妈最后一面。

我按照沈念笙给的地址,找到了医院。

走进病房,我看到妈妈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沈念笙坐在床边,看到我来,站起身:

“姐姐,你来了。”

爸爸坐在另一边,头发白了不少,看到我,眼神复杂,想说什么,却最终只是叹了口气。

妈妈听到声音,慢慢睁开眼睛,看到我,眼里泛起了泪光:

“慕笙……我的慕笙……你终于来看妈妈了……”

我走到病床边,没有说话。

妈妈拉着我的手,手很凉,声音虚弱:

“慕笙,对不起……妈妈以前不好,忽略了你,让你受了很多委屈……妈妈后悔了,真的后悔了……你能原谅妈妈吗?”

我看着妈妈苍白的脸,心里没有恨,也没有爱,只有一种淡淡的平静。

我轻轻抽回手:

“我来见你,是想跟你做个了断。”

“以前的事,我没忘,但也不想再提了。我不会恨你,可我也没办法原谅你。”

“我们之间,以后就不要再联系了。”

妈妈的眼泪掉了下来,声音哽咽:

“慕笙,是妈妈不好……是妈妈对不起你……”

沈念笙看着我,眼里满是不解:

“姐姐,妈妈都这样了,你怎么能这么狠心?她知道错了,你就不能原谅她吗?”爸爸也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慕笙,我们知道以前对你不好,我们都后悔了,你就不能给我们一个弥补的机会吗?”

我看着他们,轻轻摇了摇头:

“弥补不了的。那些被忽视的日子,那些孤独的夜晚,我已经熬过来了。”

“现在我有自己的家,有疼我的人,我不想再被过去的事牵绊了。”

说完,我转身就走。

不管他们在身后怎么喊我,我都没有回头。

走出医院,我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我知道,从这一刻起,我彻底跟过去告别了。

就在这时,我看到晓雅站在医院门口,

手里拿着一个袋子,看到我,跑了过来:

“姐姐!妈妈担心你,让我来接你。你看,我给你买了你最喜欢的章鱼小丸子,还是热的!”

我接过袋子,拿出一个咬了一口,还是熟悉的味道。

“姐姐,妈妈还在家给你做了糖醋排骨,爸爸也在等我们回家呢!”

晓雅拉着我的手,笑着说。

阳光照在我们身上,暖融融的。

我看着晓雅的笑脸,心里满是幸福。

我知道,以后的日子,我会一直幸福下去。

因为我有一个真正爱我的家,有一群把我放在心上的人。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