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清晨的藏经阁,弥漫着书卷与陈旧木料混合的气息。林愚抱着一摞比他还要高的玉简,摇摇晃晃地走在书架之间,像一只笨拙的企鹅。

“嘭!”

一声轻响,最顶上的一枚记载着《基础炼丹初解》的玉简滑落,滚到了一双纤尘不染的云纹踏月靴前。

林愚抬起头,露出一张带着几分茫然和惶恐的脸。眼前站着一位身穿紫色丹师袍的老者,须发皆白,面色红润,但此刻眉头紧锁,眉宇间凝聚着一股化不开的郁气,周身还隐隐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药石焦火之味。

是丹堂的传功长老,李清风。一位卡在四品丹师境界足足三十年的老牌金丹修士。

“对、对不起,长老!”林愚慌忙放下玉简,躬身行礼,动作慌乱,显得手足无措。

李清风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林愚的冲撞浑然未觉,甚至没低头看那枚玉简,只是无意识地弯腰将其捡起,随手递给林愚,口中无意识地喃喃自语:“……为何?‘离火温和,癸水浸润’,步骤分明无误,为何每次融丹到了关键时刻,药性总是相冲炸炉?水火……究竟该如何共济?”

他的声音沙哑,带着浓浓的疲惫与困惑,仿佛这个问题已经折磨了他千百个日夜。

林愚双手接过玉简,听着李清风的呓语,眼神深处一抹了然一闪而逝。在他的“因果瞳”视角下,李清风周身缠绕的因果线中,有几条代表“丹道困惑”的灰暗线条尤其显眼,其根源正指向他对某种基础理论理解的偏差。

他知道,这位李长老为人正直,醉心丹道,只是困于知见障。前世,李清风直到寿元将尽都未能突破此关,郁郁而终。

心思电转间,林愚脸上依旧挂着那副人畜无害的“苯苯”表情,他抱着玉简,像是没头没脑地小声嘟囔了一句,仿佛是在安慰自己:

“唔……小时候娘亲煮粥,火太旺了锅底会糊,加一瓢冷水下去,锅里就会炸得到处都是……要是先把柴火抽掉几根,让粥自己慢慢凉一会儿,再搅和搅和,好像就不会炸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正陷入思维死循环的李清风耳中。

“火旺……加水……炸锅……抽柴……降温……再搅和……”

李清风的喃喃自语戛然而止。

轰——!

仿佛一道惊雷在他识海中炸响!那简单到近乎幼稚的比喻,像一把钥匙,瞬间捅破了他思维中那层厚厚的壁垒!

“离火”是旺火,“癸水”是冷水,在丹药将成未成、能量最狂暴的时候强行融合,岂不正是往旺火上浇冷水,必然炸炉?而“抽柴降温”,不就是先以温和的土属性或木属性灵力作为缓冲,平复狂暴的药性,待其稳定后,再行“搅和”(融合)吗?

“水火非不能容,需寻中和之力,循序渐进……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错了,全错了!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李清风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原本浑浊的眼球此刻亮得吓人。

他激动得浑身颤抖,一把抓住林愚的肩膀:“小子,你……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林愚被他吓了一跳,往后缩了缩,更加“惶恐”地低下头:“弟、弟子没说什么……弟子就是想起娘亲煮粥……弟子笨,不会说话,请长老恕罪!”

他越是这般表现,李清风心中的震撼就越甚。他死死盯着林愚,看着对方那清澈(在他看来是懵懂)中带着畏惧的眼神,怎么也无法将他和“深藏不露”联系起来。

难道……真是巧合?是这孩子无心的一句话,暗合了丹道至理?

是了,一定是这样!大道至简,最深刻的道理,往往就蕴藏在最平凡的生活之中!自己钻研丹经几十年,却忘了最初、最简单的观察!

想到这里,李清风仰天长叹,既有顿悟的狂喜,也有对自身痴愚的自嘲。他松开林愚,郑重地整理了一下衣袍,竟对着林愚这个外门弟子,微微欠身:

“不,你不笨。是老夫……愚钝了三十载!多谢……多谢小友今日……煮粥之言!”

说完,李清风再也按捺不住,甚至来不及多解释一句,身形一晃,化作一道流光直接冲出藏经阁,直奔他自己的丹房而去。他要去验证这困扰他三十年的难题,此刻他心中有十足的把握,此次必能成功!

留下林愚站在原地,依旧是那副摸不着头脑的“苯苯”模样。

周围几个目睹了全过程的外门弟子都惊呆了。

“刚才……发生了什么?”

“李长老……好像对林愚那个笨蛋……行礼道谢?”

“就因为他说了一句……煮粥?”

众人面面相觑,完全无法理解。只当是李长老钻研丹道走火入魔,恰好被林愚一句蠢话给刺激到了。

然而,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林愚低下头,嘴角微不可查地勾起一丝弧度。

他弯腰,继续收拾散落在地上的玉简,动作依旧“笨拙”。

但在他的感知中,一道清晰、温暖、蕴含着感激与顿悟力量的“善功”因果线,已从李清风消失的方向延伸而来,悄然汇入他体内那枚虚幻的“因果道果”之中。

道果的光芒,似乎微不可察地亮了一丝。

第一步善功,入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