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哟,文丽,这都是妹夫给你置办的?”二姐文慧满脸羡慕。

文丽笑吟吟道:“昨儿刚买的。”

“柱子,你们不过日子了?”文母担心地问,“手里钱还够吗?”

“妈,您别操心。”何雨柱支好车,开始卸东西,“这两年我没闲着,您按每月一百块算就明白了。”

“嚯!”大姐文秀惊呼。

二姐文慧更惊讶:“你们厨子比我们售货员挣得还多?”

——

“二姐,这得看手艺。请我的都是单位领导、街道干部,还有工程师、技术员,他们工资都不低。”何雨柱不再藏着掖着。

“我做一桌席面五块钱,还得排队呢!”

文父开口道:“可不能太惯着她,她不是个省心的。”

“爸您放心,大件都置办齐了,往后顶多添件衣裳。”何雨柱笑着把东西拎进厨房。

出来拍拍手,“我和我妹冬天都穿毛衣,棉衣太臃肿。”

“过两天就给文丽把毛衣毛裤织出来。”

文父连连摆手,“挣得多也不能这样挥霍啊?”

“爸,有钱就得及时花,像家具、毛线、棉花这些耐用品,您没见现在都要凭票购买了吗?”何雨柱解释道。

“眼下政策还没收紧,能买就赶紧买。等将来限量供应,想买都买不着了。”

文母恍然大悟:”这话在理!”

“自从实行粮票后,其他商品也陆续要票了。现在宽松时不买,等严格管控就难办了。”

大姐文秀转向二妹:”文慧,你在供销社工作,了解内情吧?”

文慧在文宣区供销社卖豆腐,这份售货员的工作相当体面。”目前还没正式通知,不过柱子说得对,这些耐用品确实值得储备。棉花旧了可以翻新,毛线拆了能重织,囤着也不浪费。”

文母当即拍板:”文秀,明天拿钱去买些棉花回来。”

“好!”文秀爽快应下。

文父招呼道:”先不说这个,柱子快进屋坐。”

“让文丽先进去吧,我抽根烟洗个手。”何雨柱掏出烟盒。

文丽挽着父母往里走:”别管他,让他在外头抽完。”

进屋后文母嗔怪道:”柱子疼你给你买,你还真敢要?”

“妈~”文丽撒娇道,”是他非要买的。而且我问过了,给我买的宇水都有。我的工资他都让我自己存着,还特意嘱咐要攒一笔钱应急,说这是专门给娘家准备的。”

文母既欣慰又无奈,女婿这般体贴,女儿却不太懂事。

文秀和文慧相视一眼,满是羡慕。小妹从小受宠,嫁人后更被丈夫捧在手心,真是好福气。

文父满意地点头:”柱子处事周到,你要多学着点。”

“知道啦!我每月至少存十块钱,反正也没什么花钱的地方。”文丽歪着头盘算。

何雨柱抽完烟洗净手进屋,闲聊片刻便去张罗晚饭。待饭菜上桌,全家人围坐用餐。

“正好趁今天大家都在,我给说说大院的情况。”何雨柱放下筷子。

文丽疑惑:”院里出什么事了?”

“就是介绍下邻居们。让爸妈和姐姐们了解情况,以后来串门也方便。”何雨柱解释道。

文父赞同道:”是该说说。你们住的大杂院人多事杂,文丽心里有个底最好。”

“爸说得对。”何雨柱开始介绍,”后院住着年纪最大的聋老太太,无亲无故靠街道补助生活。中院东厢房的易中海是轧钢厂七级钳工,也是院里的一大爷,负责照顾老太太。”

“三位大爷的职务是为防敌特设立的。易师傅德高望重又照顾孤老,所以当了一大爷。”

“这人表面看不出什么,但和一大妈膝下无子。”

“他收了院里贾东旭当徒弟,贾家住中院西厢房,离咱们最近。”

“贾家三口——贾张氏、秦淮茹和贾梗。”

“两家走得近,一是师徒情分,二是易中海盘算着让贾东旭养老。”

文丽专注地记着何雨柱提到的每个名字。

“易中海指望贾东旭?”她追问。

“对,这人精明得很。”何雨柱压低声音,“我爹刚走那会儿,他假意陪我喝酒解闷,转头却怂恿我带妹妹去保城寻人。”

文丽不解:“这不是好心?”

“若搁平时算好心,可次日正是轧钢厂定级考。”何雨柱冷笑,“真要误了考核,轻则降级重则丢饭碗。我那时要养妹妹,偏巧在家翻出五百多块存款和白面鲜肉——若冲动离家,这些早被摸空了。”

文父皱眉:“他图什么?”

“贾东旭虽愿养老,奈何有个蛮横的娘。”何雨柱眯起眼睛,“我爹跟寡妇跑了,留下我们兄妹。妹妹总要出嫁,而我——恰成他备选的养老棋子。”

文丽倒抽凉气:“太算计了!”

“百样米养百样人罢。”何雨柱掸了掸衣角,“那日酒醒后我想通了:守着爹留的手艺和房子, 妹拉扯大才是正理。”

“结果我没打算去,第二天易中海又来了,听说我不去找父亲,他还多说了几句,惹得宇水又哭了。”

“我顶了他几句,他才走,从那以后我们基本不说话了。”

文丽点点头,“那我以后也少跟他来往。”

“他最在乎名声,照顾聋老太太就是为了这个,还总在院里念叨尊老爱幼。”

“最离谱的是,他总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只有不周全的儿女’。”

文丽皱了皱眉,“听着别扭,又说不上来。要不是你之前提过他的为人,我还觉得这话挺有道理。”

“有什么道理?”文母插话,“这不就是愚孝吗?”

“妈,您说得太对了!”何雨柱笑了,“他一个没儿没女的人,倒教育起别人怎么当子女了。”

“他捧聋老太太当‘老祖宗’,不就是想等自己老了,也有人这么伺候他?”

“唉……”文母叹气,她也担心这事。毕竟只有三个女儿,难免多想。

文父心里明白,但没开口。

何雨柱乐呵呵道:“妈,您愁什么?三个女儿还不够?还有三个女婿呢!”

文母一愣,另外两个女婿可从没说过这话。

“现在新时代了,儿女都一样,法律规定了都得赡养父母。”何雨柱接着说,“没准以后儿子还不如女儿呢!”

文父好奇,“柱子,你喜欢儿子还是女儿?”

“当然是女儿!”何雨柱笑道,“不过我和文丽还年轻,想过几年二人世界。再说宇水还小,等她考上大学或工作了,我们再要孩子,三年一个正好。”

文母没想到女婿思想这么开明,这年头可少见。

……

何雨柱又说起二大爷,“后院的刘海中是六级钳工,三个儿子叫刘光齐、刘光天、刘光福。”

“可他只疼老大,好东西全给大儿子,对老二老三非打即骂,下手特别狠。你要是听见后院动静,别吓着。”

文丽吸了口气,“得多狠啊?”

何雨柱不屑地哼了一声:”二大爷刘海中就是个官迷,可惜没那个本事。整天摆领导架子,对儿子非打即骂,还偏心大儿子,家里迟早要闹出乱子。”

“再说说三大爷阎埠贵,”他继续道,”这人精于算计,给我做媒就是为了占便宜。我连着两年每月给他送好处,他才肯帮忙。”

“他家六口人就靠他那点工资过日子,不过还算有底线,所以我愿意跟他来往,给点甜头拉拢个帮手。”

文父皱眉问道:”你们院里这三个大爷,一个图名、一个图权、一个图财,当初怎么选上的?”

何雨柱笑道:”爸您说得对。可那时候刚搬进去,两个高级技工加个小学老师,不用他们用谁?”

文父点点头表示理解。毕竟刚解放那会儿,识字的都没几个。

“后院许家跟我们一直不对付,”何雨柱提到许大茂时语气转冷,”那小子总挨我揍,他爹也是个阴险的主儿,你得特别提防他们家。”

“咱们先不要孩子,这事儿我会让三大妈帮着传话,免得有人造谣。你自己心里也要有数。”

文丽满不在乎:”怕什么,到时候生一个就是了。你打算什么时候要?”

“等四五年吧,”何雨柱盘算着,”那时候咱俩都二十多岁,带孩子也轻松些。小孩子头两年最难伺候。”

婚后生活甜蜜温馨,文丽和小姑子何雨水处得特别好。直到入冬后的某个周日,文丽的表妹突然登门。

“梅梅?”文丽惊讶道,”你怎么来了?”

“姐~大庄要结婚了!”梅梅一进门就哭了起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