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从陆晗团队那场充满挫败感的会议回来后,杜仲基把自己关在出租屋里,对着那份《哈哈哈哈哈》的策划案沉思良久。陈贺在一旁急得团团转,不断重复着对方团队的刻薄评价。

“他们说我们这是‘自毁长城’!说晗哥去端盘子就是掉价!杜导,这路是不是走不通了啊?”

杜仲基没有回应陈贺的焦虑。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策划案上敲击着,脑海中反复回放会议室里的每一幕。对方团队的抗拒,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将这个节目视作对陆晗现有“完美偶像”价值的消耗。要想破局,必须彻底扭转这个认知。

突然,他眼中精光一闪,猛地坐直身体,抓过一支红笔,在策划案的封面上划掉了《哈哈哈哈哈》这个略显戏谑的名字,在旁边重重地写下了几个字:

【陆晗·偶像变形计】

“贺哥,我们错了。”杜仲基的声音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我们一直在用我们的逻辑去说服他们,告诉他们这节目多真实、多有趣。但他们不关心这个!他们只关心陆晗的‘价值’是提升还是受损。”

陈贺凑过来,看着那几个字,一脸茫然:“变形计?啥意思?”

“意思是,我们不再推销一个‘搞笑综艺’,”杜仲基语速加快,思路越来越清晰,“我们要推销一个专为陆晗量身打造的、战略性个人形象升级项目!核心卖点不是‘搞笑’,而是‘破圈’、‘转型’和‘赋能’!”

他迅速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

项目名称: 《陆晗·偶像变形计》(暂定名,可优化)

项目定位: 顶流偶像战略性破圈成长纪实真人秀

核心目标: 助力陆晗打破偶像壁垒,展现多维魅力,打造不可替代的“国民度”

目标受众: 不仅是现有粉丝,更是更广泛的、对“真实”有共鸣的路人观众

杜仲基开始重新架构说辞:

“痛点转化: 他们怕‘端盘子’掉价?我们就说这是‘体验百态人生,积累表演厚度,展现亲民姿态’!是顶级偶像放下身段,与普通人共鸣的勇气之举!”

“他们怕‘狼狈’损形象? 我们就说这是‘脱离舒适区,展现逆境中的坚韧、智慧与幽默感’!是打破花瓶偏见,证明偶像亦有强大内核的最佳方式!”

“他们怕失去高端代言? 我们就用数据说话!告诉他们,一个既有顶级流量,又有强大路人缘和正面社会形象的艺人,其商业生命周期和代言广度,将远超一个仅靠粉丝经济的传统偶像!”

杜仲基越说越激动:“我们要把每一个他们眼中的‘风险点’,都包装成一个‘转型亮点’!把‘综艺录制’包装成一场‘公开的、可控的、具有巨大传播价值的个人品牌升级实验’!”

陈贺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喃喃道:“我滴个乖乖……杜导,你这嘴……死人都能让你说活了!这……这能行吗?”

“光靠说不行,”杜仲基冷静下来,“我们需要一份全新的、针对陆晗个人发展的《项目建议书》,而不是一份面向大众的《节目策划案》。重点突出这个项目对他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

接下来的两天,杜仲基几乎不眠不休,彻底重写了方案。新方案中,节目环节被重新解读为“成长挑战任务”,节目效果被描述为“公众形象重塑过程”,甚至加入了虚拟的“舆情监测与正面引导预案”,显得极其专业和为艺人着想。

关键一步在于如何绕过保守的团队,将这份新方案直接递到陆晗手中。杜仲基再次动用了邓潮的人脉,但这次目标更精准——不是团队高层,而是那位在会议中曾流露出好奇的、陆晗的贴身生活助理。邓潮的一位朋友,恰好与这位助理私交不错。

一份装帧简洁、标题为《致陆晗先生:一份关于未来五年的战略提案》的文件夹,通过这条隐秘的渠道,没有经过团队过滤,直接放在了陆晗休息室的私人茶几上。

一天后,正在为一个音乐颁奖礼做准备的陆晗,在化妆间隙,随手拿起了这份与其他商业合同风格迥异的文件。他原本只是随意翻翻,但“偶像变形计”、“破圈”、“国民度”这些关键词,以及方案中精准描绘的他内心对转型的渴望和对现状的隐约焦虑,让他不由自主地看了下去。

方案中没有空洞的吹捧,而是像一份冷静的战略分析报告,指出他面临的瓶颈,并提供了一个大胆却看似可行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其中一句:“是继续做千万粉丝的完美符号,还是成为亿万国民心中的有趣灵魂?”像一根针,轻轻刺中了他内心最柔软也最渴望被触碰的地方。

他合上方案,看着镜中妆容精致、无可挑剔的自己,第一次没有感到满足,反而感到一种莫名的束缚感。他想起团队为他规划的、那条看似光明却千篇一律的道路,又想起方案里描述的、那个可能在街头巷尾真实大笑、为生计发愁却充满生命力的“另一个自己”。

良久,他对身边那位助理轻声说:“帮我约一下这位杜导。不要经过公司,私下见一面。我想……亲自和他聊聊。”

“反向营销”的种子,终于在顶流偶像的内心深处,悄然发芽。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