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序幕:尘埃落定后的宁静

雍正皇帝驾崩的国丧期已过,紫禁城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寒冬后,终于迎来了初春的暖阳。新帝乾隆(弘历)年幼,但在两位辅政太后——圣母皇太后乌拉那拉·宜修和皇贵太妃年世兰(新帝尊封为敦肃皇贵太妃,位同太后)的悉心辅佐与抚育下,朝政平稳过渡,四海升平。前朝的喧嚣、后宫的倾轧,似乎都随着那个铁腕帝王的离去而渐渐沉淀,化作史书上一行行墨迹。

如今的紫禁城,氛围与雍正朝时截然不同。少了几分肃杀与压抑,多了几分由内而外的祥和。宫人们行走间步履从容,脸上不再总是带着惶恐之色。而这变化的中心,正是那位于紫禁城轴线最高处的慈宁宫——当然,更多人私下里仍习惯称其为景仁宫,那是宜修太后居所,而紧邻的翊坤宫,也经过修缮扩建,成为年世兰太妃的寝宫,两宫之间有特意打通的花园和廊道,往来极其便宜,象征着两位女主宰者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一日,处理完必要的朝务,接见了几位宗室命妇,又亲自检查了小皇帝的功课,看着他被乳母嬷嬷带去歇息后,宜修才得以回到自己的寝宫。她褪去沉重的朝服,换上一身家常的杏子黄缂丝软缎常服,乌发只用一支简单的白玉长簪松松绾起,脸上未施粉黛,露出些许疲惫,却也更显柔和。她挥退了所有伺候的宫人,只留下绘春在门外听候吩咐,自己则缓步走到窗边的暖榻上坐下,随手拿起一本闲书,却并未翻看,只是望着窗外庭院中那几株开得正盛的白玉兰出神。

夕阳的余晖透过雕花窗棂,在她身上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多年的操劳、殚精竭虑,在她眼角留下了细密的纹路,但那双沉静如水的眸子,却比年轻时更加深邃、通透,仿佛能容纳世间一切波澜。如今,最大的风浪已然平息,她终于可以稍稍卸下那副时刻紧绷的铠甲,享受这难得的、真正属于她自己的宁静时刻。然而,在这宁静深处,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空落。仿佛习惯了惊涛骇浪的航船,突然驶入平静的港湾,反而有些不适。她知道这份空落源于何处——那个与她并肩作战、分享了她生命中几乎所有秘密、喜怒哀乐的人,此刻不在身边。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轻快而熟悉的脚步声,伴随着宫女们恭敬的请安声。宜修唇角不自觉地上扬,那丝空落感瞬间被一股暖流填满。她放下书,还未起身,暖阁的门帘便被一只保养得极好、染着淡淡蔻丹的手掀开。

年世兰走了进来。她也刚卸去繁复的太妃礼服,穿着一身与她性情相衬的石榴红缠枝莲纹暗花缎便袍,衬得她肌肤愈发白皙胜雪。岁月似乎格外厚待她,并未带走她惊心动魄的美貌,反而沉淀出一种成熟的风韵,娇艳如盛放的牡丹,却少了昔日的尖锐跋扈,多了被精心呵护后的慵懒与满足。她乌黑浓密的发髻上只簪了几朵新鲜的红色茶花,更添几分娇媚。

“姐姐!”年世兰的声音依旧清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撒娇意味,她几步走到榻前,很自然地挨着宜修坐下,伸手挽住她的胳膊,将头轻轻靠在她肩上,嗅着她身上熟悉的、清雅的百合混合着淡淡书墨的香气,满足地叹了口气,“可算是忙完了,那些个老福晋们话可真多,听得我头都晕了。还是姐姐这里清静。”

宜修任由她靠着,感受着身边人传来的温热和依赖,心中那片最后的冰冷角落也仿佛被融化。她伸手,轻轻拂去年世兰鬓边并不存在的乱发,指尖触到她光滑的脸颊,带来细腻的触感。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温柔:“累了就少应酬些,交给底下人去办便是。何苦自己撑着。”

“那怎么行?”年世兰抬起头,美眸流转,带着一丝狡黠,“如今我们可是‘辅政太后’,架子总要端一端嘛。再说,我要不来,谁陪姐姐用晚膳?谁给姐姐解闷?”她说着,凑近了些,几乎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眼中是毫不掩饰的依恋和深情,“姐姐方才一个人,是不是又在想朝堂上的烦心事了?瞧你,眉头都皱着了。”她伸出食指,轻轻抚平宜修微蹙的眉间。

这样亲昵自然的动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是绝不可能想象的。但如今,在这只有她们二人的空间里,却成了最寻常不过的日常。宜修抓住她捣乱的手指,握在掌心。年世兰的手比她的小一些,柔软而温暖。“没有烦心事,”宜修看着她,目光柔和,“只是在想……如今这般光景,倒像是做梦一般。”

年世兰闻言,眼神也柔软下来,反手紧紧握住宜修的手,声音低了几分,带着感慨:“是啊……像做梦。有时候半夜醒来,看到姐姐睡在身边,都觉得不真实。想起从前……在王府的时候,在宫里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还有……那些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日子……何曾想过,我们能有今日,能这样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起,什么都不用怕。”

她的语气里没有悲伤,只有一种历经劫波后的庆幸和珍惜。宜修将她揽入怀中,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安抚一个终于找到家的孩子。“都过去了,”她低声说,声音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以后,都会是这般光景。有我在,有你。”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