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回到崇德坊那间破屋时,日头已经开始西斜。小丫听到动静,紧张地从门缝里张望,见是陈默和顾长风,才飞快地拉开门闩。

“哥!顾大哥!你们回来了!”她的小脸上写满了担忧和后怕,直到看见陈默手里提着的药包和顾长风肩上那沉甸甸的粮袋,眼睛才猛地亮起来,“买到药和粮食了?”

“嗯,买到了。”陈默将东西放下,屋里虽然依旧破败,但有了这些物资,似乎瞬间增添了许多生气。他先拿出那包棉花和粗布,“小丫,你的袄子破了,这些你拿去,看能不能自己缝补一下,或者请隔壁的王大娘帮帮忙。”他知道小丫跟邻家那位寡居的王大娘关系尚可,时常能得到些零星照拂。

小丫接过布和棉花,小手抚摸着那厚实的布料,眼圈微微发红,用力点了点头。

顾长风将粮袋放在墙角最干燥的地方,目光扫过屋内,最后落在陈默苍白的脸上:“某去坊口井边打些水。”说完,便拎起屋里那个破旧的水桶出去了。他似乎很清楚,此刻这兄妹俩需要一点独处的时间来消化这份失而复得的“富裕”和安全感。

陈默确实需要缓一缓。怀里的两贯多钱沉甸甸的,仿佛还带着西市喧嚣的温度和索拉姆那双精明的眼睛带来的压力。他没有立刻处理粮食和药材,而是先小心翼翼地将钱分藏在不同地方——炕席下、墙缝里、甚至灶膛的冷灰下都埋了一点,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藏好钱,他才开始整理其他东西。粮食足够吃一阵子了,药材也能缓解他的伤势。但他心里清楚,坐吃山空绝非长久之计,更何况陈福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稳定生产出更多、品质更好的白糖,才是唯一的生路。

他拿出父亲那份简陋的“制糖笔记”绢帛,就着窗外所剩无几的天光,再次仔细研读起来。上面的图形和文字依旧简陋模糊,很多关键细节缺失。比如“蔗床”的具体结构、“连环锅”的火候控制、尤其是“吸附澄糖”环节里“骨炭”的制作和使用方法,都语焉不详。

“骨炭……”他喃喃自语,努力回想那个科普短视频的零星碎片,“好像是要用动物骨头……烧透……再捣碎……但具体怎么烧?用什么骨头?烧到什么程度?”信息太模糊了,几乎等于没有。

看来,还得靠自己摸索实验。

这时,顾长风打水回来了。他将水桶放下,看着陈默对着一块旧绢帛发呆,忽然开口道:“方才在坊口,又见到那几人,还在茶摊。”

陈默心中一凛,抬起头:“是陈福的人?”

“不像。”顾长风摇头,“面生,不似本坊闲汉。其中一人,拇指与食指有厚茧,是常年用弓弩或是绞盘绳索的痕迹。另一人,下盘极稳,像是军中步卒的路子。”

陈默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不是陈福的人?那会是谁?索拉姆?他这么快就派人盯上自己了?还是……别的什么人?自己只是卖了一次糖,怎么就引来这么多方的注意?这长安城的水,果然深不可测。

“多谢顾兄提醒。”陈默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诚恳道谢。顾长风的观察力远超他的想象,这份人情欠大了。

“小心些。”顾长风言简意赅,顿了顿,又道,“若有急事,可去漕运码头寻某。”这几乎是一个明确的庇护承诺了。

送走顾长风,陈默的心情更加沉重。危机并未解除,反而更加复杂和隐蔽了。

夜里,寒风呼啸得更紧。小丫熬了药,又用新买的粟米和一点点羊肉粒煮了锅稠粥。热粥下肚,汤药入腹,陈默感觉身体的寒意和疼痛都被驱散了不少,精神也好了许多。

小丫就着油灯的微光,认真地缝补着那件旧袄,针脚虽然稚嫩,却十分仔细。陈默则继续研究那份绢帛,时不时用一根木炭在破陶片上写写画画,推演着“骨炭”可能的生产流程。

“哥,你在画什么?”小丫好奇地凑过来。

“在想怎么把糖做得更白更好的法子。”陈默没有瞒她,将绢帛上关于“吸附”和“骨炭”的部分指给她看,“爹的笔记里说,用特定的炭粉,能吸掉糖里的杂质。哥在想,该怎么弄出这种炭。”

小丫睁大眼睛看着那些鬼画符般的图案和文字,似懂非懂,但“把糖做得更白更好”这句话她听懂了。她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忽然道:“哥,炭不就是木头烧的吗?咱们烧火剩下的那些炭渣,行不行?”

陈默苦笑摇头:“恐怕不行。爹笔记里暗示,可能要用……动物的骨头来烧。”

“骨头?”小丫眼睛眨了眨,“王大娘家前天熬了羊骨汤,好像还剩些骨头渣子扔在巷口垃圾堆里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陈默猛地一愣。

动物骨头……垃圾堆……是啊,他现在买不起新鲜骨头,但那些被丢弃的、熬过汤的残骨呢?虽然油脂和胶质可能少了,但骨质的主要成分还在!是不是可以……废物利用?

这个念头让他瞬间兴奋起来!

“小丫,你真是哥的福星!”陈默忍不住揉了揉妹妹的头发,“明天天亮,我们就去捡……不,等没人的时候,我去捡些合适的骨头回来试试!”

虽然用垃圾堆里的骨头做实验听起来很寒酸,但这无疑是目前成本最低、也最不引人注意的方法了!

小丫被哥哥夸得有点不好意思,抿嘴笑了笑,继续低头缝补衣服。

油灯如豆,光芒微弱却温暖,照亮了兄妹俩专注的脸庞。窗外寒风凛冽,暗流涌动,但这破败的小屋里,却燃起了新的希望。陈默沉浸在对未来的规划和技术难题的攻克中,小丫则用细密的针脚,努力缝补着现实的困窘。

这一夜,陈默睡得格外沉。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尽管这目标看起来微不足道,甚至有些狼狈:去垃圾堆里寻找实验材料。

但这就是生存,在最卑微的处境里,抓住任何一丝可能,向上攀爬。

(第六章 终)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