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散值的钟声在翰林院敲响,同僚们纷纷收拾案牍,相互揖别。王云却坐在自己的值房里,少有的磨蹭起来。

他心底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声音充满渴望地回响着张夫人那句“来家里住”,那温暖的厅堂,可口的家常菜,以及师兄睿智的提点,都对他这个孤身在京的年轻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另一个声音则属于读书人的那点矜持与不安:非亲非故,怎好长久叨扰?师兄位高权重,自己频繁出入,落在旁人眼里,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他纠结地揉着额角,最终还是决定今日先回赋闲院再说。总不能……总不能天天去吧。

然而,当他随着人流走出翰林院大门时,脚步却不由自主地顿住了。

不远处,并非往常那样车马稀疏,而是并排停着三辆马车。样式并不张扬,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那绝非寻常官员所能乘坐。其中一辆,他认得清清楚楚,正是昨日送他来的张府马车!

心,猛地跳快了几拍。他正犹豫着是否要上前,张府马车的车帘已被掀开,张子策(玄谋)探出身,微笑着向他招手。

王云不再迟疑,快步走了过去。刚到近前,另外两辆马车的车帘也几乎同时掀起。

“扶摇,快来。”张子策笑着下车,引他至另外两位官员面前,“正好你二位师兄今日都得闲,便一起来接你。这位是你二师兄,司马子延。”他指向那位年近花甲、面容严肃、目光如炬的官员。

王云连忙躬身:“王云见过二师兄。”

司马长(子延)微微颔首,打量他的目光锐利而审慎,仿佛在鉴定一方古砚。他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谨:“嗯,气象尚可,勿负师门厚望。”言语简短,却重若千钧。

“这位是你三师兄,范子毅。”张子策又引向另一位年纪稍轻,面带温和笑意的官员。

范成大(子毅)未等王云行礼,便已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早就听老师说收了个了不得的小师弟,今日总算见着了!果然一表人才,我是范成大,在京里有什么不惯的,尽管来找我。”

他的笑容极具感染力,瞬间驱散了司马长带来的些许压迫感。王云心头一暖,再次行礼:“王云见过三师兄。”

“好了,都不是外人,站在这里像什么话。”张子策一挥手,“你嫂子估摸着你也该散值了,早早备好了家宴,就等我们呢。走,回家!”

“回家”二字,如此自然地从位极人臣的内阁首辅口中说出,落在王云耳中,让他眼眶微微发热。

再次踏入文然侯府,氛围与昨日又自不同。张夫人见一下来了三位师弟,喜得眉开眼笑,忙前忙后地张罗。席间,不再是王云与张子策的对谈,而是一场真正的师门论道。

张子策(玄谋)居中,谈的是朝堂大局、天下大势,言语间高屋建瓴,尽是宰相气度。 司马长(子延)坐得笔直,言必称礼法制度,引经据典,剖析历代典章得失,所著《文志》的严谨框架已初现端倪。 范成大(子毅)则更关注实务,谈及漕运、水利、工坊革新,言语生动,对民生疾苦充满了真切的关怀。

王云坐在末席,听得如痴如醉,只觉眼前仿佛打开了三扇不同的窗户,每一扇窗外,都是他未曾领略过的壮阔风景。三位师兄风格迥异,却同样才华横溢,同样眼中闪烁着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光。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着为官、为学的心得,每一句都是千金难买的“干货”。

酒至半酣,张夫人又提起了话头:“云弟,你看,你三位师兄都在这儿了,总该放心搬来了吧?赋闲院那地方,哪是长久的住处?”

范成大(子毅)也笑道:“是啊,小师弟。我家人少,就一个十岁的皮小子,你若不嫌弃,来我那儿也成,正好给我那小子做个榜样。”

司马长(子延)沉吟片刻,坦诚道:“我家人多口杂,恐扰师弟清静,便不邀你了。”他这话说得直接,反而显得真诚。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王云身上。看着张夫人那殷切期盼的眼神,感受着三位师兄真诚的关怀,他心中那点最后的犹豫终于冰消瓦解。他站起身,郑重地向张子策和张夫人行了一礼:“如此……便叨扰师兄、嫂夫人了。”

“好!这才是一家人!”张子策抚掌大笑。

这一夜,王云没有再放纵饮酒,他保持着清醒,贪婪地吸收着每一位师兄话语中的智慧。但精神的微醺,却比昨日的酒醉更为浓烈。

翌日,他拒绝了张府马车相送,独自一人步行前往翰林院。他以为这样能低调些许。

然而,他刚踏入翰林院的大门,便敏锐地察觉到,周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所有投向他的目光,都变得无比复杂——敬畏、探究、羡慕、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谄媚。昨日那“三驾马车”齐聚翰林院门前的景象,早已如同长了翅膀般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当今内阁三位实质上的主宰,一同来接一个刚刚入仕、毫无根基的从八品翰林序班!

这已不再是简单的师门情谊,这是一个无比清晰的信号,一个来自帝国权力顶层的、无声的认证。

同僚们与他打招呼时,腰身不自觉地弯得更低了几分,语气也带上了前所未有的恭敬。再也没有人将他视为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新人。

王云平静地回应着,走向自己的值房。他坐在那张熟悉的书案前,铺开纸张,研墨。窗外,是翰林院一如既往的宁静。

但他知道,有些东西,从昨天那一刻起,已经彻底改变了。

九十九岁的王云,在黑暗中,仿佛还能看到那三辆并排的马车,看到三位师兄风采各异的容颜。那份温暖与提携,是他一生感念的珍宝。

可也正是从那一刻起,他脚下那条名为“仕途”的道路,被这三驾马车,铺上了一条过于平坦、也过于引人注目的锦绣。是幸,亦或是……不幸的开端?

那时的他,沉浸在师门的温暖与智慧的光芒中,还无法分辨。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