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发电机的 “嗡嗡” 声透过楼道的缝隙传来时,王声辉正对着镜子调整冲锋衣的拉链。镜面上结着一层薄霜,他用手套擦了擦,才看清自己眼底的红血丝 —— 昨晚虽然有羽绒睡袋,但心里记挂着找宋智文和接电路的事,没睡安稳。客厅里,仇贤斌正蹲在地上画电路图,铅笔在纸上划过的痕迹清晰,偶尔抬头和马敬轩讨论两句;查伟欣在给王兴波换绷带,动作轻柔,嘴里还念叨着 “再养两天就能正常走路了”;王兴波则捧着一块巧克力,时不时递给旁边的人,气氛比前几天轻松了不少。

“外面温度降到 – 55℃了。” 马敬轩突然开口,他刚去楼道口摸了摸墙壁,手套上沾了层冰碴,“刚才看了眼 602 的发电机,运行得很稳,柴油还够烧三天,我们得趁这几天把电路接好,再找些柴油储备。”

仇贤斌放下铅笔,把电路图推到众人面前:“我画了简易的供电路线,从 602 设备间拉电线到二十层,需要经过十五层的配电盒,那里的线路没被冻坏,只要接对接口就行。不过电线得用绝缘的,412 户外用品办公室有防水绝缘胶带,我们去十层找宋智文的时候,可以顺路拿。”

王声辉点点头,拿起放在茶几上的棒球棍 —— 棍头的铁丝经过昨晚的打磨,更锋利了,“宋智文是体育生,体能好,就算被困,也肯定能撑到现在。马敬轩说之前在十层看到穿蓝色外套的人,那是宋智文常穿的校队训练服,他大概率在十层的开阔区域,比如广告公司的大展厅,或者……”

“二层有健身房,但十层广告公司旁边有个小型器材室!” 查伟欣突然插话,她翻出之前的大厦布局图,指着十层的一个小方块,“我昨天看布局图的时候注意到的,标着‘员工健身区’,里面有跑步机、哑铃这些,宋智文肯定会去那里找能防身的东西,比如哑铃,或者找宽敞的地方待着。”

王兴波立刻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腿,虽然还有点僵,但比昨天灵活多了,“那我们赶紧出发!我力气恢复得差不多了,要是遇到需要搬东西的地方,我来!”

四人很快做好准备,王声辉背上装着压缩饼干、水和绝缘胶带的背包,马敬轩拿着消防斧和手电筒,仇贤斌把电路图折好放进兜里,还带了一把螺丝刀和钳子(从设备间找到的),查伟欣则揣着酒精瓶和急救箱,王兴波跟在最后,手里握着那根金属管,眼神警惕。

推开家门,楼道里的寒风比昨天更烈,吹在脸上像无数小刀子在割。台阶上的冰层已经厚到能没过脚踝,每走一步都要陷进去一点,拔出来时发出 “咯吱咯吱” 的脆响。马敬轩走在最前面,用消防斧敲着前面的冰面,确认结实后才让后面的人走,“小心点,昨天十五层那段空缝的冰又厚了,别踩偏。”

走到十五层时,果然看到那段台阶的冰层表面凸起,下面隐约能看到黑色的缝隙。仇贤斌蹲下身,用螺丝刀敲了敲冰面,“冰层虽然厚,但下面是空的,承重有限,我们得一个一个过,别一起踩。” 他从背包里拿出绝缘胶带,在冰面上贴了几条,“胶带能增加摩擦力,踩着胶带走更稳。”

马敬轩第一个过,他双脚踩在胶带上,身体保持平衡,慢慢挪到了十四层;接着是查伟欣,她紧紧抓着旁边的扶手,一步一步挪过去;然后是王声辉,他走的时候特意留意了冰面的状况,确认没问题后,才让王兴波过。王兴波虽然腿伤没好透,但走得很稳,很快也安全通过了。

“呼,这冰面要是再薄点,真就掉下去了。” 王兴波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 不是热的,是紧张的,刚才走的时候,他感觉冰面都在晃,生怕一脚踩空。

“再往下走两层就是十层了,注意听周围的动静。” 王声辉压低声音,握紧了手里的棒球棍。之前那两个抢东西的男人虽然被吓跑了,但这栋楼里还有其他幸存者,谁也不知道会不会遇到危险。

走到十层楼道口时,突然听到前面传来 “咚” 的一声闷响,像是有东西砸在地上。马敬轩立刻停下脚步,示意其他人别动,然后慢慢往前挪,躲在拐角处往外看 —— 十层的走廊里,一个穿蓝色外套的身影正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一个哑铃,往旁边的门上砸,似乎想把门砸开。

“是宋智文!” 马敬轩激动地回头,压低声音说,“他在砸 610 办公室的门!”

王声辉赶紧凑过去看,果然,那个穿蓝色外套的人正是宋智文 —— 他的头发乱糟糟的,外套上沾了不少灰尘和冰碴,脸上满是疲惫,但手里的哑铃举得很稳,每砸一下,门就晃动一下,门上的冰碴掉了一地。

“智文!别砸了,是我们!” 王声辉喊了一声,生怕宋智文吓着,手里的哑铃砸偏。

宋智文的动作瞬间停住,他猛地回头,看到王声辉等人,眼睛一下子亮了,手里的哑铃 “当” 的一声掉在地上,“声辉?伟欣?兴波?你们怎么来了?!” 他跑过来,声音里满是激动,还有点哽咽,“我还以为就我一个人活下来了……”

查伟欣赶紧递给他一瓶水,“先喝点水,慢慢说,你怎么会在这里?”

宋智文接过水,拧开盖子喝了一大口,才慢慢说:“周一早上我本来要去学校训练,结果走到恒基大厦附近的时候,突然刮起大风,特别冷,我就想躲进这栋楼里避一避,结果进来后就出不去了。手机没信号,我在楼里找了几天,昨天才到十层,看到 610 办公室里好像有吃的,就想砸开门进去找。”

“你没受伤吧?” 王兴波拍了拍他的肩膀,看到宋智文没事,他也很开心。

“我没事,就是有点饿,还有点冷。” 宋智文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半包被冻硬的面包,“这是我在七层找到的,就剩这点了。对了,你们找到其他同学了吗?”

“找到了,我们现在有五个人了,在二十层建立了临时庇护所,还有发电机,马上就能通电供暖了!” 王声辉拍了拍他的后背,“走,跟我们回去,以后我们一起活下去!”

宋智文眼睛一亮,“发电机?真的?那太好了!我之前在八层看到过一个柴油桶,不知道是不是能用,我们可以去拿回来!”

“真的?那正好!我们的柴油只够烧三天,多一桶就能多撑几天!” 仇贤斌立刻说,他从兜里掏出电路图,“我们现在要去 412 拿绝缘胶带,然后去十五层接电路,你要是有力气,可以帮我们搬东西。”

“没问题!我体力好,搬东西的活交给我!” 宋智文立刻答应,他活动了一下胳膊,虽然饿了几天,但眼神依旧坚定,充满了力量。

六人(现在是王声辉、查伟欣、王兴波、马敬轩、仇贤斌、宋智文)先去了 412 户外用品办公室,拿了几卷绝缘胶带和几根备用的电线 —— 这些都是接电路需要的。宋智文果然力气大,一捆重十几斤的电线,他轻松就扛在了肩上,还说 “这点重量不算什么”。

然后,六人往十五层的配电盒走去。十五层是写字楼,配电盒在走廊中间的一个金属柜里,柜子上结满了厚厚的冰,连柜门都打不开。仇贤斌拿出螺丝刀,想把柜门撬开,却发现冰太厚,螺丝刀根本插不进去。

“用酒精加热。” 查伟欣立刻从背包里拿出酒精瓶,倒了些酒精在柜门的合页处,然后用打火机点燃一张纸巾,靠近柜门。酒精燃烧产生的热量很快融化了冰,仇贤斌趁机用螺丝刀一撬,“咔哒” 一声,柜门开了。

配电盒里面的线路很复杂,密密麻麻的电线缠绕在一起,有的电线外面的绝缘皮已经被冻裂了。仇贤斌蹲下身,仔细看了看线路,又拿出电路图对比了一下,“没问题,这根红色的是主线,接发电机的输出端,蓝色的是零线,接回设备间,只要把这两根线接对,再用绝缘胶带缠好,二十层就能通电了。”

马敬轩和宋智文负责扶着电线,王声辉帮忙递工具,查伟欣则用手电筒照亮配电盒内部,王兴波在旁边警戒,防止有人突然出现。仇贤斌的动作很熟练,他先用钳子把电线的绝缘皮剥掉一点,露出里面的铜芯,然后把发电机的主线和配电盒的红线接在一起,用绝缘胶带缠了好几圈,确保不会漏电;接着又把零线接好,同样缠上绝缘胶带。

“好了,我们去二十层看看能不能通电。” 仇贤斌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六人赶紧往二十层跑,虽然楼道里的冰很滑,但每个人都很激动,脚步也快了不少。

回到二十层的庇护所,仇贤斌先检查了家里的总开关,然后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开关。“咔哒” 一声,客厅里的灯突然亮了起来,暖黄色的灯光瞬间填满了整个屋子,驱散了之前的昏暗;墙角的电暖器也 “嗡嗡” 地响了起来,很快就有热气散发出来,摸上去暖暖的。

“通了!真的通了!” 王兴波激动地喊了出来,他跑到电暖器旁边,伸出手感受着热气,脸上满是兴奋,“终于不冷了!再也不用裹着睡袋发抖了!”

查伟欣也笑了,她走到窗边,摸了摸玻璃上的冰,“有了暖气,玻璃上的冰很快就能化掉,我们也能看到外面的情况了。”

宋智文则走到厨房,打开了电水壶,“有了电,我们就能喝到热水了,还能煮泡面、热午餐肉,再也不用吃冻硬的面包了!”

马敬轩靠在门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嘴角也露出了笑容,“现在我们有了电,有了暖气,有了足够的物资,还有六个人,以后就算遇到危险,也不用怕了。”

仇贤斌则在检查电路,确保没有漏电的地方,“电路很稳定,我们可以再拉几根电线到卧室,给手机和手电筒充电,还能在客厅装个应急灯,万一发电机出问题,也有照明。”

王声辉看着身边兴奋的同伴,心里也充满了暖意。从最开始一个人在家,发烧、害怕,到现在有了五个同伴,有了电、暖气和充足的物资,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 查伟欣的化学知识和急救能力,王兴波的力气和乐观,马敬轩的警惕和敏捷,仇贤斌的物理知识和冷静,还有宋智文的体能和积极。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团结在一起,就像一束光,在这极寒末日里,照亮了生存的路。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巩固我们的庇护所。” 王声辉拍了拍手,让大家安静下来,“第一,我们要去八层把宋智文说的柴油桶拿回来,补充柴油储备;第二,我们要把二十层的门窗加固,用木板和胶带把窗户封好,防止冷风进来,也防止外面的人看到里面的情况;第三,我们要整理物资,把食物、水、药品、保暖用品分门别类放好,方便取用;第四,我们要轮流守夜,确保庇护所的安全,防止有人来抢物资。”

“我同意!” 查伟欣第一个点头,“我负责整理药品和物资,把需要的东西列个清单,方便以后补充。”

“我负责加固门窗!” 王兴波立刻说,“我力气大,搬木板、钉钉子的活交给我!”

“我和宋智文去八层拿柴油桶!” 马敬轩看向宋智文,“我们两个体力好,搬柴油桶没问题。”

“我负责守夜和检查电路!” 仇贤斌说,“我晚上睡得少,守夜正好,还能随时检查发电机和电路的情况。”

六人分工明确,很快就开始行动起来。王兴波从阳台搬来之前准备的木板,用钉子把木板钉在窗户上,再用胶带缠好,防止冷风从缝隙里进来;查伟欣则把客厅的餐桌收拾干净,把食物放在左边的柜子里,药品放在右边的抽屉里,保暖用品放在沙发下面,还列了一张物资清单,贴在冰箱上;马敬轩和宋智文则扛着空的水桶(用来装柴油),往八层走去;仇贤斌则去了 602 设备间,检查发电机的运行情况,确保柴油桶的接口没有漏油;王声辉则在客厅里装应急灯,把之前找到的电池装进应急灯里,确保能正常使用。

中午的时候,马敬轩和宋智文回来了,他们不仅拿回了一桶柴油,还从八层的一个便利店(之前没发现的)里找到了几包压缩饼干、两罐午餐肉和一瓶消毒水。“八层的便利店门是开着的,里面的物资还挺多,我们下次可以再去拿点。” 宋智文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虽然外面很冷,但搬柴油桶还是让他出了汗。

查伟欣赶紧煮了六碗泡面,还加了午餐肉和鸡蛋(之前从冰箱里找到的,现在有了电,冰箱能正常使用了)。六人围坐在餐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泡面,喝着热水,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这是他们在极寒末日里,第一次吃到热乎的、有汤的食物,暖流从胃里传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驱散了所有的寒冷和疲惫。

“以后我们每天都能吃热乎的了。” 王兴波一边吃,一边说,“等我们的柴油够多,还能用电饭锅煮饭,用电磁炉炒菜,跟以前在家一样!”

“说不定我们还能找到种子,在屋里种点蔬菜,比如豆芽、小白菜,这样就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了。” 查伟欣笑着说,她学化学的,知道怎么调配营养液,种蔬菜应该没问题。

“要是能找到收音机就好了,说不定能收到外面的信号,知道这场极寒什么时候结束,其他地方的情况怎么样。” 马敬轩说,他之前在七层看到过一个收音机,但没电池,现在有了电,可以找电池试试。

“我们一步一步来,总会好起来的。” 王声辉看着大家,眼神坚定,“现在我们有了庇护所,有了电,有了同伴,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场极寒虽然残酷,但它冻不住我们活下去的勇气,也冻不住我们对未来的希望。”

窗外的寒风依旧呼啸,玻璃上的冰慢慢融化,露出外面白茫茫的景象,但二十层的庇护所里,却温暖如春。暖黄色的灯光下,六个少年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未来的计划,脸上都带着对明天的期待。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更多的危险和挑战,但只要他们在一起,就一定能在这极寒末日里,活下去,并且活得更好。

傍晚的时候,仇贤斌又有了新发现 —— 他在 602 设备间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个应急广播系统,只要连接发电机,就能在整栋楼里广播。“我们可以用广播系统,看看楼里还有没有其他幸存者,如果有的话,可以邀请他们加入我们的庇护所,只要他们没有恶意,愿意一起努力,我们就欢迎。”

王声辉点点头,“好,明天我们就试试广播系统,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幸存者,壮大我们的团队。”

夜色渐深,二十层的庇护所里,灯光依旧明亮,电暖器散发着温暖的热气,发电机的 “嗡嗡” 声成了最安心的背景音。六人轮流守夜,其他人则躺在温暖的被窝里,睡得很安稳。这是他们在极寒末日里,睡得最踏实的一晚 ——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再是孤单一人,身边有可以信任的同伴,有温暖的庇护所,还有光明的未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