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市里的技术比武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末,叶青难得有了一天休息时间。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去车间练习,也没有去图书馆看书,而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去胡同口的新华书店看看,有没有新到的文学书籍。自从上次偶遇冉秋叶后,他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唐诗宋词。

新华书店里人不多,货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叶青在文学区逛了起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他看到一本《唐诗宋词选》,翻了几页,里面收录了很多经典的诗词,还有详细的注释和赏析,很对他的胃口。他正准备买下这本书,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叶青?你也来买书籍?”

叶青转过身,看到冉秋叶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一本《鲁迅全集》,脸上带着笑容。

“冉老师,这么巧,你也来买书记?” 叶青笑着说。

“是啊,周末没事,就来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书。” 冉秋叶晃了晃手里的《鲁迅全集》,“我最喜欢鲁迅的文章,他的文章尖锐深刻,能让人看清社会的本质。”

叶青点了点头:“鲁迅的文章确实很有深度。我刚才看到这本《唐诗宋词选》,里面的诗词都很经典,准备买回去看看。”

冉秋叶看了看叶青手里的书,笑着说:“这本《唐诗宋词选》很不错,我之前也看过,里面的注释和赏析都很详细,很适合初学者。你也喜欢唐诗宋词?”

“嗯,以前在书里读过一些,觉得很有韵味。上次跟你聊起杜甫的《登高》,我又找了一些他的诗来读,越读越觉得有意思。” 叶青说。

“那太好了!” 冉秋叶眼睛亮了亮,“我平时也喜欢读唐诗宋词,要是你不介意的话,我们可以经常交流交流。”

叶青心里一阵高兴,连忙说:“我当然不介意,能跟冉老师交流,我求之不得。”

两人付了钱,走出新华书店。冉秋叶笑着说:“前面有个公园,环境很好,我们去那里坐坐,聊聊天吧?”

叶青点了点头:“好啊。”

两人来到公园,找了个长椅坐下。公园里很安静,只有鸟儿的叫声和风吹树叶的声音。冉秋叶打开手里的《鲁迅全集》,翻到其中一页,说:“你看这篇《孔乙己》,鲁迅把孔乙己的迂腐和可悲写得淋漓尽致,让人既同情又无奈。你读完有什么感受?”

叶青接过书,仔细看了起来。《孔乙己》他以前读过,现在再读,又有了新的感受。他合上书本,说:“孔乙己是个悲剧人物,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却一事无成。他好喝懒做,不愿意劳动,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鲁迅通过孔乙己的故事,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漠。”

冉秋叶赞同地说:“你说得很对。孔乙己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在那个时代,很多知识分子都像孔乙己一样,被科举制度束缚,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两人又聊了聊鲁迅的其他文章,然后话题转到了唐诗宋词上。冉秋叶说:“我最喜欢李清照的词,她的词前期清新明快,后期沉郁悲凉,

尤其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层层递进,把内心的孤寂与哀愁刻画得入木三分。你平时读词时,有没有特别触动你的句子?”叶青想了想说:“我对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印象很深。他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持豁达超脱的心境,这种人生态度很让人敬佩。”冉秋叶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苏轼的词确实充满了生命力,既有‘大江东去’的豪迈,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情。其实诗词就像一面镜子,能照见不同时代的人生百态,也能让我们在文字中找到情感的共鸣。”她随手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翻到其中一页,“这是我前几天读李白《将进酒》时写的札记,你看这里对‘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解读,是不是和你理解的有所不同?”叶青接过笔记本,只见字迹娟秀,字里行间满是细腻的思考,他边看边点头:“冉老师从时代背景分析诗人的壮志豪情,这点我之前确实没考虑到。原来这句诗不只是自信的宣言,还藏着盛唐文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集体心声。”两人就这样从诗词谈到人生理想,从文学创作聊到社会变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书页上,时间仿佛在不知不觉中流淌。直到夕阳西下,冉秋叶才合上笔记本笑道:“和你聊天真是愉快,没想到你对文学的理解这么透彻。下次我们可以约着去文化宫听诗歌朗诵会,那里常有老教授讲解古典文学。”叶青连忙点头:“好啊,到时候我提前去图书馆查些资料,免得在冉老师面前露怯。”冉秋叶被他认真的样子逗笑:“读书本就是为了愉悦心灵,不用这么拘谨。对了,我最近在写一篇关于《红楼梦》中女性命运的短文,有些观点想和你探讨,下周我把初稿带给你看?”“当然可以!”叶青心中涌起强烈的期待,他知道,这次文学交流不仅让他收获了知识,更让他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找到了一片可以静心沉淀的精神角落。

与冉老师分别后,叶青拿着那本《唐诗宋词选》,脚步轻快地往家走。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忍不住哼起了不成调的小曲,脑海里还回荡着刚才与冉老师的对话。他想起冉老师提到李清照后期词作的沉郁悲凉,又联想到自己如今的生活,虽然时代不同,但那种对文字的共鸣却如此相似。回到四合院,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回屋,而是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站了一会儿,看着天上的晚霞,心里盘算着下周与冉老师探讨《红楼梦》女性命运短文时该如何准备。他决定不仅要仔细研读《红楼梦》相关章节,还要结合冉老师之前提到的社会背景分析方法,争取能提出一些有见地的看法。晚饭时,傻柱端着一碗炖菜凑过来,看他一脸笑意,打趣道:“叶青,今儿个捡到钱了?笑得跟朵花似的。”叶青摇摇头,笑着把下午和冉老师交流文学的事简单说了说,傻柱听得直咋舌:“你小子可以啊,不仅技术学得好,还跟文化人聊上诗词了,赶明儿是不是得教我两句,让我也在秦淮茹面前装装文化人?”叶青被他逗乐了,拍了拍他的肩膀:“行啊,等我把这本《唐诗宋词选》吃透了,先教你几句李白的诗,保证气势恢宏。”傻柱乐呵呵地端着碗走了,叶青看着他的背影,心里觉得格外温暖。他知道,无论是在工厂里的技术提升,还是与冉老师的文学交流,亦或是和院里邻居的轻松相处,都让他在这个时代感受到了生活的多样与美好。他更加坚定了要兼顾技术与精神追求的想法,让自己的人生既有扎实的技能作为根基,也有丰富的文学素养作为点缀,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