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清晨的雾还没散,黄土坡村的田埂上就挤满了人。林卫东扛着装满分蘖专用营养液的水桶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赵铁柱和李大叔,妇女们则提着竹篮,里面装着除草用的小锄头和镰刀 —— 今天要给全村的麦苗施分蘖肥,还要把田里的杂草除干净,确保有效分蘖能长起来。

“卫东,这营养液真能让每株麦苗长 3 个分蘖?” 李大叔边走边问,手里还攥着昨天从坡顶拔的杂草,“俺昨儿个数了,坡顶那几垄苗,有的已经冒 2 个芽了,要是再长 1 个,就真能超三百斤亩产了。”

“肯定能!” 林卫东停下脚步,打开水桶盖,让大伙看里面的营养液 —— 清澈的液体里带着点淡淡的绿色,是系统特调的配方,“这营养液里有麦苗需要的氮磷钾,还有促进分蘖的微量元素,按 1:15 的比例兑水,洒在苗根旁,三天就能看到效果。”

苏晓梅从后面追上来,手里拿着个粗布巾,递到林卫东手里:“卫东哥,先擦擦汗,雾水大,别弄湿了衣服。我娘说今天要施完三亩地的肥,让我给大伙带了点炒黄豆,饿了就嚼两颗。”

她把装黄豆的小布包分给村民,最后塞给林卫东一把:“这是我挑的大颗的,你得多吃点,一会儿扛水桶费力气。” 林卫东捏着温热的黄豆,心里暖烘烘的 —— 苏晓梅总把最实在的关心藏在这些小事里。

分好工后,村民们立刻动起来。男劳力负责兑水、泼洒营养液,妇女和孩子们则蹲在田里除草。苏晓梅跟在林卫东身边,他泼完一片,她就跟着把旁边的杂草拔干净,两人配合得格外默契。林卫东泼营养液时,特意避开麦苗的叶片,只往根须旁浇:“这营养液不能沾叶子,不然会烧苗,大伙都注意点!”

“知道了!” 村民们齐声应着,手里的动作也放轻了。王桂兰大婶蹲在田埂边,把拔出来的杂草往竹篮里塞,笑着说:“俺活了这么大,还是头回这么精细地种地。以前都是随便撒点肥,草也除不净,难怪收不了多少粮。”

林清月也来了,她没跟着除草,而是拿着个小本子,蹲在田边记录每块地的麦苗分蘖数:“1 号地平均 1.8 个分蘖,2 号地 2.1 个,3 号地(坡顶)2.3 个,比昨天又多了 0.2 个!” 她的声音清亮,每报一个数,村民们的干劲就足一分。

到了上午半晌,突然有个妇女喊起来:“卫东!你快来看!这苗叶子咋黄了?”

林卫东心里一紧,赶紧跑过去。只见那片麦苗的叶尖泛着浅黄,叶片上还有几个细小的斑点,像是得了病。李大叔也凑过来,捏着叶子皱眉头:“这像是‘小麦叶锈病’的初期!去年西坡的麦子就是这么黄的,后来整片都枯死了!”

“别慌!” 林卫东仔细观察叶片,又用指尖摸了摸斑点 —— 没有粉末,不是锈病,更像是浇水太多导致的根系轻微缺氧。他想起昨天傍晚下了场小雨,这片地地势低,积水没渗下去,才让叶尖发黄。

“这不是病!” 林卫东松了口气,对大伙说,“昨天的雨让这片地积水了,根系闷得慌,咱们先把旁边的土松一松,再撒点草木灰,吸吸潮气,过两天就好了。”

“草木灰俺家有!” 王桂兰大婶立刻说,“俺现在就回去拿,顺便让俺家老头子把锄头带来,帮着松土。”

苏晓梅也跟着说:“卫东哥,我去帮大婶拿,你在这儿盯着,别让大伙慌神。” 她跑起来的时候,麻花辫在身后甩着,没一会儿就和王桂兰大婶一起扛着草木灰回来了。

林卫东教大伙把草木灰撒在麦苗根部,又用小锄头在田埂边挖了浅沟,让积水顺着沟流出去。忙活了一个小时,那片发黄的麦苗终于恢复了点精神,叶尖的黄色也淡了些。林清月在旁边记录:“土壤湿度从 65% 降到 50%,符合麦苗生长需求,叶尖发黄情况缓解。”

系统的声音也适时响起:

【叮!宿主成功处理麦苗轻微缺氧问题,避免病害风险,麦苗健康度提升至 96%!当前有效分蘖数平均 2.4 个 / 株,分蘖期养护任务进度提升至 60%。】

【系统提示:建议在草木灰中混入少量生石灰(每亩 5 斤),可进一步预防土传病害,提升分蘖质量。】

“太好了!” 林卫东赶紧告诉赵铁柱,“村长,咱们得去公社买点生石灰,混在草木灰里撒,能防病害,还能让分蘖长得更壮。”

“俺去!” 赵铁柱扛起锄头就往村口走,“俺顺便去照相馆拿你的证件照,正好一起办了!”

下午,赵铁柱不仅带回了生石灰,还拿着一叠崭新的黑白证件照 —— 照片上的林卫东穿着蓝布褂子,头发梳得整齐,嘴角带着浅笑,精神得很。“老王说这是他拍过最好的证件照!” 赵铁柱把照片递给林卫东,“公社的张书记听说咱们村的麦苗长得好,明天要过来视察,让你准备准备,给领导讲讲你的种植方法。”

林卫东接过照片,心里一阵感慨 —— 穿越过来时,他连顿饱饭都吃不上,现在不仅有了高考的希望,还能给公社领导讲农技,这都是乡亲们帮衬的结果。

“卫东哥,我帮你把照片收好吧。” 苏晓梅走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个新做的布套,上面还绣着朵小梅花,“这是我昨天晚上缝的,把照片装进去,别折坏了,高考报名要用。”

林卫东把照片放进布套,指尖碰到布套上的梅花,心里软乎乎的:“谢谢你,晓梅,缝得真好看。”

苏晓梅脸一红,低下头帮他整理桌上的复习资料:“明天公社领导来,你可得好好讲,让他们知道你是有本事的,将来上了大学,也能帮咱们村争取更多好处。”

傍晚的时候,林清月背着帆布包来了,手里拿着个厚厚的笔记本:“卫东,这是我熬夜整理的数学错题本,里面把你最近做错的几何题、函数题都归类了,每道题都写了两种解法,你晚上看看,明天我再给你讲不懂的。”

笔记本的纸页上,字迹工整,重点步骤用红笔标了出来,有的地方还画了示意图。林卫东翻开一看,里面甚至还有他上次模拟考错的那道电磁题,旁边写着 “易错点:忽略电源内阻的功率损耗”。

“清月,你熬夜到几点?” 林卫东心里满是感激,“你明天还要去知青点劳动,别这么累着自己。”

“没事,我年轻,熬点夜不碍事。” 林清月笑了笑,眼里带着点疲惫,却依旧明亮,“对了,我爹从县城寄来封信,说今年农业大学的植保专业扩招了,要是你考上,咱们说不定真能成校友。他还在信里附了几道农业知识题,说对你的麦苗管理也有帮助。”

她把信纸递给林卫东,上面除了家常话,还有几道关于小麦分蘖期管理的题,林清月的父亲还在旁边写了批注:“分蘖期需控旺促壮,避免无效分蘖争夺养分。”

林卫东赶紧把批注记下来,这正是他需要的 —— 之前还担心有些麦苗会长无效分蘖,现在有了专业指导,就能提前预防了。

正聊着,院门外传来赵雅芝的声音:“林卫东!在家没?给你送好东西来了!”

两人迎出去,见赵雅芝推着自行车,车后座绑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支 2B 铅笔、一块绘图橡皮,还有一本《高考考场须知》:“这是公社教育组刚发的须知,里面写了考场纪律、需要带的东西,你好好看看,别到时候漏了啥。铅笔我给你削好了,橡皮也挑的软的,擦答题卡不脏纸。”

她还从包里拿出个搪瓷杯,上面印着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杯子你带着去考场,喝水方便,比用碗轻。我听俺们主任说,县中学的考场没有热水,你得提前装一壶带着,别渴着。”

“赵同志,你想得太周到了!” 林卫东接过搪瓷杯,心里满是感动 —— 从复习资料到考试用品,再到考场注意事项,赵雅芝把能想到的都帮他准备好了。

“谢啥!” 赵雅芝摆了摆手,突然压低声音,“俺听说今年高考的语文作文可能跟‘乡村变化’有关,你可以提前准备准备,写写咱们村种小麦的事,真情实感肯定能得高分。”

“真的?” 林卫东眼睛一亮 —— 这可是重要的考点信息,有了方向,就能提前构思作文框架了。

“俺也是听教育组的人说的,不一定准,但你可以试试。” 赵雅芝说完,又叮嘱道,“明天公社领导来视察,你可得好好表现,说不定领导能帮你在高考录取时说句话,毕竟你是咱们公社的‘农业好苗子’。”

送走赵雅芝,陈老师也来了,手里拿着批改好的模拟卷:“卫东,你这次考得不错,总分 385 分!按去年的录取线,重点大学肯定没问题。就是语文的现代文阅读还得加强,我帮你整理了常考的题型,你晚上再练练。”

他坐在桌边,帮林卫东分析错题:“这道题问‘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你只答了表面意思,没挖到深层 —— 作者写‘黄土’,其实是在写乡亲们的朴实,你得把这种象征意义答出来,才能得满分。”

林卫东赶紧记在笔记本上,陈老师的话点醒了他 —— 之前做现代文阅读总抓不住深层含义,现在终于明白了答题的关键。

晚上,林卫东家的土坯房里还亮着灯。苏晓梅帮他缝补明天要穿的蓝布褂子,林清月帮他整理高考要带的资料,陈老师则在旁边给他讲作文构思。窗外的月光洒在田地里,麦苗在夜风里轻轻摇晃,分蘖的嫩芽已经越来越明显。

“卫东哥,明天公社领导来,你别紧张,就像平时跟俺们讲种地那样说就行。” 苏晓梅放下针线,帮他把复习资料摞整齐,“俺给你煮了两个鸡蛋,明天早上吃,补脑子。”

林清月也说:“要是领导问你高考的事,你就说有全村人的支持,有信心考上,这样既实在,又能让领导知道咱们村的团结。”

陈老师则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你现在的水平,考上农业大学没问题。等你考上了,我就跟村里申请,把你的事迹写成材料,让全县都学习。”

林卫东看着眼前的三个人,心里满是暖意。他打开系统面板,上面显示:

【宿主当前任务进度:麦苗分蘖期养护(60%),小麦种植改良方案推广(70%)。】

【距离高考剩余时间:15 天。】

【系统提示:宿主可利用积分兑换 “小麦分蘖期控旺技术手册”(需 300 积分),预防无效分蘖;同时可兑换 “高考作文万能素材库”(需 200 积分),助力作文提分。】

林卫东毫不犹豫地兑换了两样东西 —— 控旺技术能让麦苗长得更壮,素材库则能帮他在高考作文里拿高分。他看着手册里的控旺方法,又翻了翻素材库里的乡村题材案例,心里越来越有底。

窗外的广播响了最后一遍报时,林卫东把资料收进书包,准备休息。苏晓梅帮他把暖手炉放在床头,林清月则把错题本放在最上面:“明天早上我来帮你再讲道几何题,别起太晚。”

“好。” 林卫东点点头,送两人到门口。月光下,苏晓梅和林清月的身影渐渐远去,林卫东站在院门口,看着田地里的麦苗,心里充满了干劲 —— 还有 15 天就要高考了,还有几天就能完成分蘖期养护任务,他一定能带着全村人的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也能让黄土坡村的麦苗,长出满田的好收成。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