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丫头春红听到敲门声,高兴对秀娘说道:“肯定是爷来看娘子了。这一近爷好久没来了,娘子快打扮打扮,漂漂亮亮的见爷才好。”

说罢就立马出了里屋,往外走了开门。这边秀娘虽然心里想着表哥,但也知道她和表哥应该是再无可能了。

而且她跟黄庆孩子都生了,黄庆虽说比自己大了很多,可他有铺子又有很多银子,自己跟着他也算是个好归属,于是也乐颠颠的换起了新衣裳,坐在梳妆镜前描眉画眼起来。

那春红将门一开,只看到来兴一人,不死心,又往门外走了走看了一圈,并没有看到黄庆,只来兴一人。

于是叫婆子和来兴将买来的东西搬进院子里,将来兴领进了里屋。

那秀娘刚装扮好,见有人来,以为是黄庆,转了身笑意盈盈的刚准备说话,却看到只有来兴一人,哪有什么黄庆,于是便问来兴:“怎么只有你?你们爷呢?不是说好了贩布回来就来见我们的吗?还答应给我买布料首饰的呢!”

来兴记得珍娘的嘱咐,脸上带着笑意陪着小心说道:“娘子别生气。爷从宁阳府回来运回来好些布料,这不马上就要年关了,铺子里忙的很,实在抽不出身子过来了。就让小人先送些吃食衣料过来。爷还说了,等忙完这阵,就来看您和哥儿的。”

那秀娘本就对黄庆来不来无所谓,只是惦记着黄庆说回来要给她买首饰衣料,黄庆一向很忙,到这来也没有个固定时间,所以也没有作它想。

于是又问了来兴几句话,就让来兴走了。秀娘这小院里现在吃食充足,她手里又有些银子,除了冷清些,别的都挺不错的。

来兴见秀娘没有怀疑,便就回去了,回去后将跟秀娘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学了给珍娘听。

“那边娘子本就是个乡下来的,对咱们爷应该也没甚情分,听我说爷忙铺子抽不出空来,也没说什么。娘子就放心吧,暂时那边还能稳得住的。”来兴恭敬对珍娘说道。

“此事你办的不错,先去忙吧。”珍娘又让秋穗赏了他一百文钱,那来兴拿了赏钱高高兴兴地走了。

虽说爷不在了,可主母还在,虽说主母是妇道人家,但是处事公正,对下人也不朝打暮骂的,所以家里的下人很快便忘了黄庆死了的事儿,一心只恭敬服侍珍娘,听她差遣办事。

珍娘见城北小院那里暂时稳住了,也暂时安心下来。

现在让珍娘忧心的就是黄平管着的那家布店了,自从黄庆死后,铺子里送过来的账目已经出了几次纰漏了,这黄庆刚死,珍娘也不好这时候就把黄平找过来问账目的事儿。

毕竟她现在孤身一人,实在是孤立无援,所以哪怕是知道黄平在账目上有些不老实,现在也只能是忍了这口气,静候时机,看有没有什么好时机可以一举拿下黄平,彻底将他从铺子里换下来才好。

而老铺子是由李掌柜管事的,李掌柜为人厚道,做买卖更是一把好手,所以珍娘将老铺子还交给他来管,心里也放心。

因着黄平那出了这档子事儿,所以,黄庆生前从宁阳府带回来的布匹,珍娘就没有往黄平管的那家铺子里送,直接都放在了老铺子去卖。

好在老铺子积攒了很多熟客,李掌柜又深谙买卖之道,这批布料又质量不错,加上年关将至,所以老铺子里的买卖很是不错,每天的进项都颇丰。

这边,珍娘看着铺子里的进项,脸上露出了丝丝笑意。虽然自己现在是无依无靠独自一人,但手里握着这两家铺子和一处宅院,还有不少现银子傍身,这后半辈子啊,足可以过得很好了。

珍娘这边的如意,越发衬得别人的不如意出来了。

先说黄平,自从他哥死了后,他原本以为仗着是黄庆弟弟的身份可以在他哥丧事上捞点银子,哪里知道秦氏那个婆娘将她娘家的人都叫了来。

一应丧事上要用银子的地方,秦氏都让她娘家人去领银子办事,他和陈大舅非但没有讨到任何好处,还被那秦氏指挥的团团转,让他们负责迎来送往的活计,累的要死要活的,什么好儿都没捞着。

好不容易丧事结束了,他就在铺子里捞了点好处,账目上就胡乱应付了事儿,那秦氏向来仔细,肯定是能看出了端倪的,但却没让自己吐钱出来,黄平为此还和自家婆娘好一通吹嘘。

想来秦氏定是觉得自家男人死了,想着以后还有事情要仰仗自己去办,所以才任由自己吞了铺子里的银子。

可最近他才知道,他哥从宁阳府贩回来的布匹,秦氏都放在了老铺子去卖,一点也没往他管的新铺子里送,他这才醒悟过来。

原来秦氏在这等着他呢!年关了,那老铺子因为那些时兴的布料每天铺子里都客似云来,而他的铺子里则没什么生意。想来秦氏定是知道自己私下吞了银子,又不便发作,所以才如此行事的。

黄平越想越气,他大哥辛辛苦苦留下了这个家业,而且他大哥开新铺子的时候,特地让他管铺子,还偷偷让他改了不少铺子里的账目。

他发现了后大哥还给了自己一些好处,想来大哥对秦氏也没有那么信任吧,说起来也不怪大哥,秦氏这么多年都没给大哥生下一儿半女,不要说大哥如此了,要是自己的话,指定早就休了这不能生养的妇人了。

如今他大哥死了,辛辛苦苦挣下这偌大家业,又没有儿子来继承,那岂不是要便宜秦氏那婆娘?

黄平想着大哥死的时候,是自己儿子给大哥摔的盆,又穿麻戴孝的,如同亲子一般,将大哥风光大葬,现在秦氏用完了自家,就想将自家一把推开,黄平实在不能接受。

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和婆娘张氏商量道:“我大哥留下那么多家产,又没有后代,没得白白便宜了秦氏,要我说,业哥儿是老二,人也机灵,就把他过继给大哥那房,承了大哥那房的门楣,咱儿子又跟我们亲厚,这大哥的家产迟早是我们家的,你看如何?”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