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仁寿宫的铜环门环。

被金瓜武士的大手攥得发白。

“哐当!”

一声闷响炸开。

在寂静的夜里。

格外刺耳。

刘瑾站在殿前。

微胖的身子挺得笔直。

往日里总眯着的小眼睛。

此刻瞪得溜圆。

尖细的嗓音穿透夜雾:

“奉太子口谕!”

“宫女红芍勾结外臣。”

“干预朝政。”

“犯大不敬之罪!”

“即刻杖毙!”

话音还没落地。

两名金瓜武士已经迈着大步。

“噔噔噔” 闯进内殿。

红芍正跪在张太后面前。

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听到 “杖毙” 俩字。

吓得魂儿都飞了。

连滚带爬扑过去抱住张太后的腿:

“娘娘救我!”

“娘娘救救奴婢啊!”

张太后猛地拍案而起。

头上的凤钗歪到一边。

珠翠乱晃。

她指着刘瑾的鼻子。

声音都劈了:

“刘瑾!你好大的狗胆!”

“敢在哀家的仁寿宫放肆?”

金瓜武士的手。

已经抓住了红芍的后领。

粗麻宫装被攥出几道死褶。

红芍跟被拎住脖子的鸡似的。

双脚乱蹬。

“太后息怒。”

刘瑾躬身行礼。

腰弯得像张弓。

语气却平淡得像说天气:

“奴婢只是奉旨行事。”

“不敢放肆。”

“奉旨?”

张太后气得浑身发抖。

手指点着刘瑾:

“哀家就是太后!”

“哀家现在让你放了她!”

“你敢不从?”

红芍被往外拖。

指甲在金砖地上划出四道血痕。

哭喊声撕心裂肺:

“娘娘!奴婢是您派去的啊!”

“您不能不管奴婢啊!”

这话像针。

狠狠扎在张太后心上。

是啊。

红芍是她派去的。

杀红芍。

就是打她的脸。

就是告诉全天下。

她这个太后。

连自己的人都护不住。

“刘瑾。”

张太后的声音突然软了。

带着点哀求:

“红芍是哀家身边的人。”

“她不懂事。”

“哀家替她受罚。”

“你……”

“太后娘娘。”

刘瑾打断她。

依旧躬着身。

抬眼看向张太后。

眼神里半分怯懦都没有:

“小爷说。”

“太后既已选择张家。”

“便该知规矩。”

“规矩?”

张太后后退半步。

后腰撞在暖阁栏杆上。

疼得她龇牙:

“什么规矩?”

“是要哀家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人被打死吗?”

“小爷说。”

刘瑾把声音压得更低。

字字却像石头砸在地上:

“后宫与外臣私相授受。”

“是坏了太祖爷定下的规矩。”

“今日不罚。”

“他日人人效仿。”

“这宫墙里的规矩。”

“便成了废纸。”

张太后的脸。

“唰” 地一下白了。

跟纸糊的似的。

她终于彻底明白。

朱厚照要的不是红芍的命。

是她的低头。

是要让全宫的人都看看。

就算是太后。

也不能坏了他的规矩。

“放开她!”

张太后猛地扑过去。

想护住红芍。

却被金瓜武士拦住。

武士的铠甲冰冷坚硬。

跟一堵推不开的墙似的。

“娘娘!娘娘!”

红芍的哭喊已经哑了。

眼里的光一点点灭下去。

像油灯耗尽了油。

刘瑾挥了挥手。

俩武士架着红芍。

拖向殿外的丹陛。

月光正好落在丹陛上。

青石板被照得发白。

像一块巨大的墓碑。

“刘瑾!”

张太后指着他。

指尖抖得不成样子:

“你今日敢动她。”

“哀家……”

“太后若要治奴婢的罪。”

“奴婢领罚。”

刘瑾躬身到底。

却半步不退:

“但小爷的旨意。”

“奴婢不敢违。”

他转头看向仁寿宫的宫女太监。

声音陡然拔高。

跟杀猪似的:

“都给咱家出来!”

廊下、偏殿里的宫女太监。

吓得缩成一团。

却不敢不动。

眨眼间。

丹陛周围就跪了黑压压一片。

头埋得低低的。

连喘气都不敢大声。

红芍被按在冰冷的石板上。

单薄的宫装 “刺啦” 一声被撕裂。

后背露了出来。

白得晃眼。

执刑的武士抡起檀木杖。

杖头带着风声。

“啪!”

一声脆响。

红芍凄厉的惨叫。

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张太后站在殿门口。

看着那根不断起落的木杖。

看着红芍背上瞬间绽开的血花。

双腿一软。

“噗通” 坐在门槛上。

她想捂住耳朵。

手却跟灌了铅似的。

抬不起来。

“啪!”

“啪!”

“啪!”

杖声越来越密。

越来越重。

红芍的惨叫渐渐弱了下去。

变成哼哼唧唧的呻吟。

最后。

彻底没了声息。

鲜血顺着丹陛的纹路往下流。

在青石板上汇成细小的溪流。

月光照在上面。

泛着诡异的红光。

像一条条小蛇。

刘瑾看着地上没了动静的红芍。

对执刑武士道:

“验。”

武士探了探红芍的鼻息。

回禀:

“回刘公公。”

“已气绝。”

“很好。”

刘瑾点点头。

转身看向跪了一地的宫女太监。

声音像淬了冰:

“都看清楚了?”

没人敢应声。

只有牙齿打颤的声音。

“红芍私传消息给外臣。”

“坏了宫规。”

“这就是下场!”

刘瑾的尖嗓子在夜空中回荡。

震得人耳朵疼:

“往后谁要是敢学她。”

“勾结外臣。”

“干预朝政。”

“不管是谁的人。”

“都是这个下场!”

“咱家丑话说在前头。”

他扫视着众人。

目光跟刀子似的:

“小爷的眼睛。”

“盯着这宫墙里的每一个人。”

“谁要是不安分。”

“咱家手里的杖。”

“可不认人!”

说完。

他挥挥手:

“把尸体拖走。”

“清洗干净。”

武士们拖起红芍的尸体。

跟拖一块破布似的。

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地上的血迹被黄土掩盖。

却掩不住那股浓重的血腥味。

宫女太监们依旧跪在地上。

浑身抖得像筛糠。

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

张太后坐在门槛上。

看着空荡荡的丹陛。

眼神空洞。

跟丢了魂似的。

她知道。

从这一刻起。

这仁寿宫。

再也不是她说了算了。

她的权威。

随着红芍的血。

流进了丹陛的缝隙里。

刘瑾走到她面前。

躬身行礼。

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恭敬。

却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距离:

“太后娘娘。”

“旨意已毕。”

“奴婢告退。”

说完。

他带着金瓜武士。

转身离开。

整齐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像敲在张太后心上的丧钟。

夜风吹过仁寿宫的庭院。

卷起几片落叶。

落在张太后的脚边。

她缓缓抬起手。

摸着自己的鬓角。

那里的白发。

似乎又多了几缕。

与此同时。

首辅府的书房依旧亮着灯。

刘健正对着一幅《出师表》凝神细看。

眉头时不时皱起。

次辅谢迁坐在一旁。

手里把玩着一枚玉佩:

“首辅。”

“明日早朝。”

“我们的人手都安排好了吧?”

“放心。”

刘健放下画卷。

眼神笃定:

“六部九卿。”

“有一半的人会附议。”

“只要我们联名上奏。”

“以‘孝治天下’为由。”

“请太子赦免张家兄弟。”

“他就算再强硬。”

“也得掂量掂量。”

“毕竟。”

“他刚要登基。”

“总不能落个‘不孝’的名声。”

谢迁点点头。

脸上露出笑容:

“还是首辅考虑周全。”

“只要过了这关。”

“让太子知道我们的厉害。”

“往后的日子。”

“就好过多了。”

刘健端起茶杯。

抿了一口凉茶。

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

他算准了朱厚照会顾及名声。

算准了文官集团的力量足以施压。

他怎么也想不到。

此刻的紫禁城里。

血已经染红了仁寿宫的丹陛。

更想不到。

朱厚照为了立威。

根本不在乎什么 “不孝” 的名声。

夜。

还很长。

明天的早朝。

注定不会平静。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