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京华大学的初夏总是裹着一层粘稠的热。林笑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包,刚从图书馆出来,额前的碎发就被汗水浸湿,贴在皮肤上。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兼职工资——刚从“川味小馆”老板手里接过的六百块现金,攥得发皱。这是他这个月的生活费,扣除教材费和话费,剩下的要精打细算才能撑到月底。

“林笑!等等!”身后传来喊声,是同班的张超。他骑着一辆半旧的山地车,车筐里放着一个印着“考研冲刺”的帆布包,在林笑身边刹住车,扬起一阵尘土,“你听说了吗?咱们系的周强,计算机系的那个,自己做了个小程序,卖校园周边的二手书,据说一个月赚了两千多!”

林笑脚步一顿。周强这个名字他有印象,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听说高中就拿过全国信息学奥赛金奖,是京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天才”。他没想到,对方已经开始琢磨赚钱的门道了。

“挺厉害的。”林笑点了点头,语气平静,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两千多,足够他三个月的生活费了。

张超蹬着脚踏板,和他并排走着:“可不是嘛!现在的大学生啊,脑子活的都在想辙赚钱。对了,你还在那个小馆子里洗碗?太累了吧,不如跟我去发传单,一天八十,不用沾水。”

“不了,洗碗管饭。”林笑笑了笑。他算过账,在小馆子里兼职,包两顿饭,能省下每天十五块的饭钱,一个月就是四百五,比发传单划算。

走到宿舍楼下,张超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对了,我下礼拜要搬出去住,你知道学校附近哪有靠谱的房子吗?宿舍太吵,根本没法复习。”

“租房?”林笑愣了一下。他一直住在宿舍,四人间,一年住宿费只要八百,从没想过租房的事。

“可不是嘛,”张超皱着眉,“我问了好几家中介,要么是中介费要半个月房租,要么是房源图片跟实际差太远——上周去看了个‘阳光单间’,结果是地下室,窗户对着墙根,潮得能长出蘑菇。”他踹了踹自行车的脚撑,语气里满是烦躁,“要是有个地方能直接联系房东就好了,省得被中介坑。”

这句话像一根针,猝不及防地刺破了林笑心里某个模糊的念头。

他想起自己刚入学时,为了找一个能安静刷题的地方,曾在学校周边的胡同里转悠过。那些贴着“出租”字样的小广告,要么被雨水泡得字迹模糊,要么被后来的广告层层覆盖,好不容易抄到两个电话,一个是空号,一个说“房子早租出去了,广告忘撕了”。当时他只当是麻烦,没深想,可此刻张超的抱怨,让那些混乱的画面突然清晰起来。

“你打算租什么样的房子?”林笑追问,脚步不自觉地停在一棵老槐树下。树影斑驳地落在他脸上,遮住了眼里的光。

“离学校近点,步行十五分钟以内吧,能放下一张书桌和一张床就行,月租别超过一千五。”张超掰着手指头算,“最好是房东直租,能省点中介费。”

林笑默默记下这些信息,心里像有个算盘在噼啪作响。京华大学周边有多少学生想租房?考研的、情侣合租的、想安静搞项目的……光是他们系,就有至少十几个同学在宿舍群里问过租房信息。而那些住在胡同里的老房东,大多不会用智能手机,只能靠贴广告或托中介,信息根本传不出去。

如果……如果能把这些信息凑到一起呢?

就像周强做的二手书小程序,只不过把“书”换成“房子”。学生能直接看到房东的联系方式、房源图片、租金价格,房东也不用再花中介费——这不就是个现成的商机吗?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像藤蔓一样疯狂地缠上他的心脏。他想起创业大赛时评委的话:“好的商业模式,往往藏在最朴素的需求里。”

“我帮你留意着。”林笑对张超说,声音有些发紧。

回到宿舍,另外三个室友都在。王磊趴在床上打游戏,键盘敲得噼啪响;李哲戴着耳机看网课,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代码;靠窗的周明则在对着镜子试穿新买的衬衫——他是北京本地学生,家里条件不错,据说每月生活费过万。

林笑没心思闲聊,径直走到书桌前,翻开笔记本。他摊开京华大学的地图,用红笔圈出学校周边三公里的范围:东边是成片的老胡同,住着不少退休老人;西边是新建的小区,租金偏高;南边有几个城中村,房子便宜但环境乱。

他想起张超的需求,在笔记本上写下:“学生租房痛点:中介费高、房源虚假、沟通低效。”

又写下:“房东痛点:招租慢、中介抽成、租客不稳定。”

中间画了个箭头,写着:“解决方案:做一个信息整合平台,连接学生与房东。”

“你写啥呢?跟画符咒似的。”王磊打完一局游戏,探过头来,嘴里还叼着一根火腿肠。

林笑把笔记本往回推了推:“没什么,随便写写。”他还没把握,不想被当成异想天开。

王磊撇撇嘴,又缩回床上:“对了,下周六我生日,晚上去‘红焖羊肉馆’搓一顿,你也来啊,别总闷在宿舍。”

“我那天要兼职……”

“兼职兼职,就知道兼职!”王磊打断他,“老板那儿请个假不行吗?大家同学一场,聚聚怎么了?”

林笑没说话。他知道王磊是好意,但“红焖羊肉馆”人均至少一百五,相当于他三天的兼职工资,他舍不得。

这时,李哲摘下耳机,扶了扶眼镜:“林笑,你是不是在想做什么项目?我刚才听你念叨‘房源’‘平台’什么的。”他耳朵尖,又坐得近,隐约听到了几个词。

林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想法说了出来:“我想做一个校园周边的租房平台,帮学生和房东直接对接,你觉得可行吗?”

李哲推了推眼镜,认真想了想:“技术上不难,做个简单的网页或者小程序就行。关键是推广——怎么让学生知道,怎么让房东愿意把信息放上来。”

“这倒是个问题。”林笑点了点头。他懂点基础的网页制作,是寒假时在图书馆借了本书自学的,但推广这块,他一窍不通。

“我认识计算机系的周强,”李哲突然说,“上次做课程设计跟他组过队,他编程很厉害,说不定能帮上忙。而且他不是在做二手书小程序吗?应该懂怎么推广。”

林笑眼睛一亮。周强——那个靠二手书月赚两千的“天才”,如果能拉他入伙,技术和推广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可他又有些犹豫,自己只是个普通学生,对方会愿意跟他合作吗?

“要不……我帮你问问?”李哲看出了他的顾虑。

“那就麻烦你了。”林笑感激地说。

第二天下午,李哲带来了消息:“周强说有时间,今晚七点,在三教302教室见。”

林笑一下午都坐立难安。他特意回宿舍换了件干净的衬衫,又在图书馆查了很多关于“租房平台”的资料,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写在笔记本上,反复看了几遍,直到能背下来。

傍晚六点五十,林笑提前十分钟到了三教302。教室里空荡荡的,只有周强坐在靠窗的位置,正对着笔记本电脑敲打键盘。他穿着一件黑色的连帽衫,头发有些凌乱,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专注而锐利。

“周强同学,你好,我是林笑。”林笑走过去,有些紧张地伸出手。

周强抬起头,打量了他一眼,握了握他的手,指尖微凉:“坐吧。李哲说你有个关于租房平台的想法?”他的语气很直接,没有多余的寒暄。

林笑在他对面坐下,把笔记本摊开:“是的。我发现很多同学租房时,都会遇到中介坑钱、房源虚假的问题,而房东又很难把信息传给学生。所以我想做一个平台,免费让房东发布房源,学生可以直接联系房东,省去中间环节。”

他把自己画的平台框架图推过去:“首页分‘学生找房’和‘房东发布’两个板块,学生可以按租金、距离筛选,房东要上传身份证和房产证照片,保证房源真实……”

周强一边听,一边手指不停地在键盘上敲着,似乎在查什么。等林笑说完,他才停下动作,推了推眼镜:“想法不错,但有三个问题。第一,技术不难,但维护需要时间,我现在要准备ACM竞赛,没那么多精力。第二,推广怎么搞?光靠咱们学校的人知道,撑不起流量。第三,不收费的话,平台怎么活下去?服务器、域名都要花钱。”

三个问题,个个切中要害。林笑早有准备,拿出另一份笔记:“技术方面,我可以学,基础的维护我来做,你只需要搭个框架。推广的话,我在‘川味小馆’兼职,老板认识很多周边的商户,可以让他们帮忙贴海报;学生这边,我可以去各个宿舍楼下发传单,先从咱们学校做起。至于收费……等用户多了,可以向房东收一点点信息审核费,比如五十块一条,或者跟周边的超市、打印店合作,让他们在平台上打广告。”

周强看着他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惊讶。他原本以为林笑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准备得这么细致。

“你为什么想做这个?”周强突然问。

林笑愣了一下,随即坦然道:“我需要钱,也觉得这事儿能成。”他没说自己的家庭情况,但语气里的真诚显而易见。

周强沉默了几秒,突然笑了,是那种很淡的、带着点认可的笑:“行,我帮你搭框架。但丑话说在前头,我只能晚上和周末抽时间弄,核心代码得你自己学。另外,盈利了,我要拿三成。”

林笑猛地抬起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

“真的。”周强合上电脑,“明天上午九点,计算机楼307实验室,带好你的需求文档。”说完,他背起包,转身就走,留下林笑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心脏砰砰直跳,像要跳出胸腔。

他成功了!他拉到了周强入伙!

走出三教时,天已经黑透了,路灯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林笑一路小跑着回宿舍,晚风拂过脸颊,带着草木的清香,他第一次觉得,京华大学的夜晚这么舒服。

路过“川味小馆”时,他停下脚步。老板正在门口支桌子,看到他,笑着喊:“小林,今天怎么这么高兴?中彩票了?”

“差不多!”林笑咧开嘴,露出了很久没见过的灿烂笑容,“老板,下周我想请两天假,行吗?”

“行啊,”老板挥挥手,“不过别忘了回来上班,你洗的碗比洗碗机都干净!”

回到宿舍,林笑把好消息告诉了李哲和王磊。王磊从床上蹦起来:“可以啊林笑!这是要当老板了?到时候平台上线,给我打个折呗!”

李哲也笑着说:“需要帮忙的话尽管开口,我可以帮你写宣传文案。”

林笑心里暖暖的。他看着窗外京华大学的夜景,远处的教学楼灯火通明,像一片星星。他知道,从明天起,他的生活将不再只是上课、兼职、刷题——他要做一件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一件可能改变他命运的事。

第二天一早,林笑揣着连夜修改好的需求文档,提前半小时到了计算机楼。307实验室是计算机系的“创新实验室”,里面摆着十几台高性能电脑,几个学生正围着一台服务器讨论着什么,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代码的味道。

周强已经到了,正坐在一台电脑前调试程序。他指了指旁边的空位:“坐。需求文档我昨晚看了,基本没问题,我们先确定技术框架。”

林笑坐下,看着周强在屏幕上敲出一行行代码,那些他只在课本上见过的字符,在对方手里仿佛有了生命,变成一个个功能模块。他看得入了迷,突然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数据库用MySQL,前端用HTML+CSS,后端用Python,”周强一边敲一边说,“简单粗暴,适合快速上线。你负责用户界面设计和数据录入,我负责后端逻辑和服务器部署。预计两周能出测试版。”

“好!”林笑点了点头,拿出笔记本飞快地记着,生怕漏了一个字。

接下来的两周,林笑几乎住在了实验室和“川味小馆”之间。白天,他在小馆子里洗碗,趁午休时间跑到周边的胡同里,挨家挨户地问房东要不要发布房源。大多数房东都很警惕,以为他是骗子,直到他拿出学生证和平台的设计图,才有人半信半疑地留下联系方式。

晚上,他就泡在实验室里,跟着周强学代码。周强虽然话少,但教得很耐心,林笑学得也快,从一开始连“变量”都分不清,到后来能独立写出简单的用户注册页面,只用了十天。

李哲果然没食言,帮他写了宣传文案:“‘优居校园’——没有中介赚差价,学生租房直连房东!”还设计了一张海报,用醒目的红色写着“首月发布房源免费”,贴满了学校周边的公告栏和商户门口。

王磊则发动了自己的老乡群,帮忙在各个院系的宿舍群里转发平台的测试链接。

两周后,在一个周六的晚上,“优居校园”测试版终于上线了。周强把平台部署在了一个免费的云服务器上,域名是他用自己的学生邮箱申请的,简单好记。

林笑颤抖着手,在浏览器里输入域名。页面加载出来的那一刻,他几乎要哭了——简洁的白色背景上,左边是“学生找房”板块,挂着他这两周跑遍胡同收集的23条房源信息,每条都带着房东的照片和联系方式;右边是“房东发布”入口,按钮是醒目的绿色。

“成了。”周强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口气,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也有一丝兴奋。

“成了!”林笑反复刷新着页面,看着访问量从1变成10,再变成50,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就在这时,林笑的手机响了,是张超。“林笑!你那个‘优居校园’太牛了!我刚看到一套胡同里的单间,离学校十分钟,月租一千二,直接联系房东了,他说明天带我去看房!”

林笑握着手机,听着张超兴奋的声音,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访问量,突然觉得,那些洗碗时溅到身上的油污,那些学代码时熬红的眼睛,那些被房东拒绝时的尴尬,都值了。

他抬头看向周强,对方也正看着他,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

“庆祝一下?”林笑提议,“我请你吃‘川味小馆’的招牌鱼香肉丝。”

“好。”周强点点头,第一次主动拿起了包。

走出计算机楼,月光正好,洒在两个年轻的背影上。他们或许还不知道,这个简陋的、甚至有些粗糙的小平台,将会是他们人生中最珍贵的起点。而属于“优居校园”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