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夜深得像一潭浓墨,寒风刮过茅草屋顶,发出呜呜的悲鸣。秦述毫无睡意,就着窗外透进的微弱月光,仔细擦拭着那根杠杆木杆上的毛刺,每一个动作都凝着沉甸甸的心事。秦恒和丫丫已在里屋炕上睡熟,呼吸轻微而均匀,短暂的安宁弥足珍贵。

突然,院外传来一阵细微却持续的窸窣声,不像是风声,更像是有人刻意放轻的脚步声。

秦述动作一顿,全身肌肉瞬间绷紧。赵四去而复返?还是其他窥伺的村民?他悄无声息地放下木杆,摸到门边,从缝隙向外望去。

月光下,一个清瘦佝偻的身影正站在他们家那歪斜的篱笆外,并未强行闯入,而是举着一盏极其昏暗的油纸灯笼,正眯着眼,努力打量着院内那些散放的葛根和古怪的工具。

不是赵四那伙人。秦述心下稍安,但警惕未消。他认出来人,是住在村尾独门独户的陈老先生。据说早年是个走方郎中,后来不知为何孤身一人隐居在此,性子孤僻,很少与村民来往,偶尔会上山采些草药。

他为何深夜到此?

秦述略一沉吟,轻轻拉开了门栓,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门外的人吓了一跳,猛地后退一步,灯笼都晃了晃。待看清是秦述,他抚了抚胸口,声音苍老而略带沙哑:“是…秦家小子?老夫还以为没人醒着。”

“陈老先生?”秦述露出适当的不解和恭敬,“您这是……”

老郎中举了举灯笼,光线照亮他布满皱纹的脸和一双却依旧清亮的眼睛,他指了指院里:“老夫白日里听闻些闲话,又说你家弄出了什么‘白玉粉’,又说是苦葛根……夜里睡不着,循着些残留的药气过来瞧瞧。没成想,还真是野葛藤。”

药气?秦述心中一动。他处理葛根,反复浸泡捶打冲洗,自以为只剩土腥味,没想到这老郎中嗅觉如此敏锐。

“让老先生见笑了,”秦述苦笑,“确实是山里挖的野葛根,弄点粉渣糊口,不是什么好东西。”

老郎中却摇摇头,提着灯笼走近几步,也不进屋,就站在院门口,仔细看着木桶里沉淀的白色物事,又瞥见角落里堆放的葛根渣滓,鼻翼微微翕动。

“野葛藤……性甘寒,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但其根茎若不深加工,确有微毒,令人呕泻腹鸣。”老郎中慢悠悠地说道,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秦述听,“寻常人只知其苦麻,不知其深藏药性,更不知其淀粉澄净后,反倒是一味难得的清补之物,尤其适于脾胃虚热、津伤口渴之症……”

秦述心中巨震!他只知道葛根粉能吃,顶多觉得比一般粮食更细腻滑口,却从未想过在懂行的人眼里,它竟还真的有明确的“药性”和价值!老郎中这番话,无疑给他眼中的“白玉粉”镀上了一层全新的、可能更具价值的光晕。

老郎中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抬眼看他,目光锐利:“小子,你这沉淀之法,虽粗糙,却得了精髓。是谁教你的?绝非寻常农人能知。”

秦述压下心头激动,依旧沿用那套说辞:“是家父早年逃荒时,听一位老乞丐说的半截法子……”

“老乞丐?”老郎中捋了捋稀疏的胡须,似笑非笑,“怕是哪位落难的同行吧……罢了,你不愿说,老夫也不究。”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向沉淀桶,语气变得有些意味深长:“这东西,若只是充饥,未免可惜。若处理得法,粉质再澄澈些,性味再平和些,倒是可以入些温和的方子……比如村里小儿夏日暑热烦渴、食欲不振,或是老人虚火燥咳,用此粉调羹,佐以少许蜂蜜或枣泥,胜似寻常米粥。”

这几乎是明晃晃的点拨了!

秦述心脏砰砰直跳,他强自镇定,拱手道:“多谢老先生指点!只是……小子如今只为糊口,且债务缠身,实在无力深究其妙。李瘸子那边……”他适时露出愁苦之色。

老郎中闻言,眉头微皱,显然也听过李瘸子的恶名。他沉默片刻,叹道:“阎王债,确实难缠。可惜了……”他摇摇头,似乎不愿沾染是非,“粉是好东西,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他提着灯笼,转身便欲离开。

“老先生留步!”秦述急忙开口,脑中灵光一闪,“您……您是否需要这些葛根渣滓?或者……小子日后若得了品相好些的粉,能否……能否请您帮忙看看?”

他不敢直接要求什么,只能尝试抛出一点诱饵,并试图建立一丝微弱的联系。葛根渣或许还有残留药性?而“品相好的粉”则暗示了未来合作的可能。

老郎中脚步停住,回头看了他一眼,昏黄的灯光下神色莫辨。片刻后,他才缓缓道:“葛根渣滓性凉,可外敷些许热毒疮疖,于老夫无用。至于粉……你若真能做出更澄净的,送来瞧瞧也无不可。”

这便是一个松动的口子!

秦述心中大喜,连忙躬身:“谢老先生!”

老郎中不再多言,提着灯笼,佝偻的身影慢慢融入夜色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院门重新关上,秦述背靠着冰冷的木门,心脏仍在剧烈跳动。

夜半叩门,非是恶客,而是意想不到的转机。

老郎中的话,不仅点明了葛根粉的潜在价值,更在他面前推开了一扇窗——或许,这“白玉粉”的路,能走得比想象更宽。

只是,前提是,他必须能保住它,并且能做出“更澄净”的粉。

时间,依旧紧迫得让人窒息。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