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文学
一个有智慧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斗笠客的声音嘶哑如砂纸磨过:“那夜大火,德昌的人还在路上…是另一伙人抢先动了手。”

阿肴手中的茶碗微微一颤,茶水漾出圈圈涟漪:“阁下究竟是谁?”

那人缓缓摘笠,露出张烧伤纵横的脸——竟是顾家旧仆,本该死在那场大火里的马夫老赵!

“赵叔?!”阿肴霍然起身,“您还活着!”

“苟延残喘罢了。”老赵苦笑,“当年我拼死救你出火海,自己却…这些年潜伏东厂,就为查清真凶。”

他取出一枚焦黑的腰牌:“放火的是东厂番子,但指使者…”压低声音,“是当今圣上!”

阿肴如遭雷击:“皇上?为何?”

“因为太祖秘录。”老赵眼中闪过恨意,“传说得秘录者可调理龙气。先帝曾想用秘录延寿,今上恐其改立储君,便…”

竟是弑父篡位!阿肴浑身发冷。十年血仇,兜兜转转指向了龙椅上的那人!

“太后可知情?”他急问。

老赵摇头:“太后那时正病着。后来察觉不对,却为时已晚。”

正说着,后院突然传来打斗声!墨老疾奔而入:“东厂的人围了酒楼!”

老赵变色:“他们发现我了!快走!”

但为时已晚。箭矢破窗而入,老赵挺身挡在阿肴身前,血溅当场!

“赵叔!”阿肴悲吼。

老赵弥留之际塞过一张血图:“龙脉…真相在…”气绝身亡。

外面杀声震天。东厂番子竟动用火铳,分明要灭口!

危急关头,街口突然传来马蹄声!一队新军杀到,为首的竟是袁世凯之子袁克定!

“东厂逆党!放下武器!”袁克定高喝。

东厂头目冷笑:“袁公子,咱们可是奉旨…”

“圣旨在此!”袁克定亮出明黄绢布,“皇上口谕:东厂都督谋逆,即刻拿下!”

番子们顿时溃散。阿肴却心中雪亮——这是袁世凯与太后的交易:借剿东厂之名,行削权之实。

袁克定下马扶起阿肴:“家父闻听逆党作乱,特命在下护卫顾先生。”又低声道,“太后有请。”

颐和园暗室内,太后病容憔悴:“皇帝终究容不下我了。”她指着老赵留下的血图,“这是他拼死送出的——东陵龙脉勘测图。”

图上标注着诡异符号:东洋人勘测的路线,竟暗合风水杀阵!

“他们要以铁路为刀,斩断龙脉!”太后剧烈咳嗽,“皇帝…竟默许此事…”

阿肴震惊:“皇上为何…”

“因为他非真龙!”太后咬牙,“先帝暴毙那晚,玉玺被盗。如今玉玺是仿造的,他得位不正,恐龙气反噬,索性毁脉!”

皇权秘辛如惊雷炸响。阿肴方知自己卷入的是倾国之祸。

“必须阻止铁路。”太后紧握他手,“但明面阻挠正中新派下怀。唯有…暗中破局。”

当夜,百味楼密室。阿肴、苏清棠、墨老、白老、蓝惊天围坐一桌——竟聚齐了江湖朝堂各方势力。

“东洋风水杀阵需借地气。”白老指点血图,“若能在关键节点改变地气,阵法自破。”

蓝惊天补充:“蛊宗可在地下埋‘镇龙蛊’,反吸阵法之力。”

墨老沉吟:“但需精确找到阵眼。”

阿肴忽然道:“或许…我能找到。”

他取出五味鼎:“此鼎能感应地气流动。”又看向苏清棠,“清棠的软剑心法可辨气脉。”

计划既定。明面由袁世凯继续修路,暗中由阿肴带队勘测真实路线。

袁克定主动配合:“家父只求强国,不愿做千古罪人。”他提供新军掩护,假借勘测之名,实为破阵。

首站定东陵。阿肴以五味鼎测地气,苏清棠以剑心辨脉,果然找到阵眼——一处正在施工的隧道。

“今夜子时,埋蛊破阵。”蓝惊天分配任务。

但子时将至,隧道突然灯火通明!东洋工程师连夜赶工,竟提前开挖!

阵眼将破!危急间,阿肴灵机一动:“用那招‘百味惊雷’!”

这是他以《百味经》所创的奇招:将特制调料混入火药,爆炸时产生浓烈气味,阻人靠近。

果然,爆炸声后隧道弥漫奇香,工人们涕泪横流纷纷逃散。蓝惊天趁机埋下镇龙蛊。

首战告捷。但第二处阵眼竟在天津租界!洋兵守卫森严,根本无法靠近。

“或许不必靠近。”阿肴看着租界地图,“阵眼依水而设,若能改变水流…”

苏清棠接口:“漕帮!他们掌控水道!”

墨老立即联系漕帮。帮主听闻龙脉之事,拍案而起:“洋鬼子敢动咱们龙脉!弟兄们,改道!”

当夜,漕帮万人动手,竟一夜挖出新河道!原河道水枯,阵眼不攻自破。

东洋人大怒,却查不出缘由。

连破两阵,东洋风水师慌了。最后一阵眼竟设在…紫禁城太和殿!

“他们要在龙椅上做手脚!”白老骇然。

确实,东洋人以“协助修缮”为名,已获准进入太和殿。

如何入宫破阵?众人一筹莫展。

转机来自一场意外“食案”:某贝勒吃了百味楼外烩后突发癫狂,状似中邪。

太后震怒,命阿肴入宫查因。阿肴趁机带入了镇龙蛊。

太和殿内,东洋工匠正在更换地砖。阿肴假意查验食材,五味鼎忽感震动——阵眼就在新地砖下!

但众目睽睽,如何下手?正焦急,忽听苏清棠惊呼:“殿下小心!”

只见年幼的溥仪好奇去摸东洋人的钻头,眼看要受伤!阿肴飞身扑救,顺势打翻调料盒。粉末溅入地砖缝隙,正好掩盖了镇龙蛊!

阵眼已成,只待子时催动。

然而出宫时,李莲英的干儿子突然拦住阿肴:“顾掌柜,有人托咱家给您带话。”递过一张纸条。

纸上只有三字:“你娘在瀛台。”

阿肴如遭雷击!瀛台——皇上软禁珍妃的地方!

他不及细想,直奔瀛台。果然在冷宫找到个疯妇,容貌与母亲相似,却满口胡言。

“他们都骗你!”疯妇突然清醒,“蓝月瑶早死了!我是她的替身!”

原来德昌为逼问《百味经》,找了个相似之人假冒蓝月瑶,真身早已…

阿肴悲愤交加,却见疯妇塞来一枚玉簪:“这是你娘遗物…藏着秘密…”

突然,窗外箭矢破空!疯妇中箭身亡!

东厂番子跃入:“逆党勾结废妃,杀!”

阿肴浴血杀出,回楼才发现玉簪中空,藏着微缩地图——竟是紫禁城地下密道图!

其中一条,直通太和殿地下。

子时将至,阿肴毅然孤身入密道。密道直通太和殿基座,正好在阵眼下方!

他安置好最后一只镇龙蛊,忽听头上传来东洋人惊呼:“地气变了!阵法反噬!”

轰隆巨响!太和殿剧烈震动,东洋法器尽数爆裂!

阵法已破!但阿肴退路被塌方阻断!危急间,一道软剑破土而入——苏清棠竟循密道来救!

二人携手逃出,身后地宫轰然塌陷。

次日,东洋风水师暴毙寓所,铁路计划莫名中止。皇帝称病罢朝,太后重掌大权。

袁世凯加封太子太保,袁克定却私下找阿肴:“家父说,风雨将至,望君早作打算。”

果然,太后召见阿肴,神色凝重:“皇帝经此一事,恐不会善罢甘休。你…暂且离京避祸。”

阿肴却道:“草民想回云南。”

并非畏祸,而是玉簪地图还指向一处——昆明城外,有处标记与五味鼎纹路完全一致!

太后默然良久,赐下一面金牌:“如遇不测,可调新军。”

又低声道:“若见着…真正玉玺,务必带回。”

阿肴心领神会。原来太后早知玉玺被盗,一直在暗中寻找。

离京那日,百味楼前聚满饯行百姓。袁克定竟送来匾额:“味守河山”。

马车南行,苏清棠忽道:“赵叔临死前说,龙脉真相在…”

阿肴接口:“在云南。”

他望着窗外,想起母亲遗物上的标记,想起五味鼎的奥秘,想起顾家与蛊宗的渊源…

或许,所有的答案都在那片红土地下。

但当他们回到昆明,却发现百味楼竟被查封!胖婶被抓,罪名是“用蛊毒害人”!

一场更大的阴谋,早已张开罗网。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